烽火淬炼的信仰年轮——记北京市东城区离休干部李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8:28 1

摘要:追寻红色印记,镌刻岁月荣光。在东城,有这样一群离退休干部,他们是抗战烽烟中淬炼的战士,是建设年代里挺立的脊梁,更是新时代社区治理中永不褪色的“红色坐标”。变化的是岁月年轮,不变的是对党的信仰与忠诚,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下面,让我们一起

编者按:追寻红色印记,镌刻岁月荣光。在东城,有这样一群离退休干部,他们是抗战烽烟中淬炼的战士,是建设年代里挺立的脊梁,更是新时代社区治理中永不褪色的“红色坐标”。变化的是岁月年轮,不变的是对党的信仰与忠诚,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东城区离休干部李荣的红色故事。

东城区离休干部李荣,作为一名抗日战争时期的通讯员,为党组织送信。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入东城区卫生健康事业。离休后,以实际行动续写着信仰如炬的红色诗行,将忠诚与热忱化作照亮后人的星火。

就是死,也不出卖共产党员

李荣很小的时候,就为八路军站岗放哨,当小交通员。李荣的哥哥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区小队队员和村干部经常夜里到她家开会。站岗放哨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荣一家的身上。

李荣说,“为躲避敌人搜捕,我们家挖了3个地洞。大洞给小队用,中洞给村干部用,哥哥单独用一个很小的洞。”这地洞,后来还真派上了用场!1943年7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父亲赶紧催促哥哥钻进小洞。刚躲好,4名日本兵就冲了进来,带走了父亲,又把李荣从炕上揪下来,连推带搡地把她拉到有小洞的那间屋里。

“八路军在哪里?哪里有洞?”一名日本兵端着枪,恶狠狠指着李荣问。“我不知道,我家没洞。”日本兵用刺刀到处捅、到处翻,没翻出什么,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顶住她的胸口,吼道:“说!说!不说我就挑了你!”

“就是死,也不能出卖哥哥,更不能出卖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刺刀,李荣毫不畏惧,一言不发。就在这紧急关头,外面哨声响起,一个日本兵跑进来,把4个人喊走了。好在最后,区小队的人从另一个洞口撤走了。

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送信,也有许多难忘的回忆。当时,要送一封营救同志的重要口信,得经过一个被称为“鬼门关”的敌人据点——炮楼。“为啥叫‘鬼门关’?因为炮楼城门上挂着4个村干部的人头,血淋淋的。”李荣穿得又脏又破,打扮成小叫花子的模样出发了。一路上,她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害怕,敌人要问起,就说去看姥姥。走到城门下,见鬼子正搜查一个挑担子的老乡,李荣趁机快步走过城门,可心仍怦怦跳个不停。完成任务回村,再经过“鬼门关”时,李荣抬头看了一眼人头,那仇视敌人、死不瞑目的眼睛,让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把日本鬼子打出中国!由于在儿童团积极抗日,1945年5月,15岁的李荣和其他两名同志在支部书记带领下举起右拳秘密宣誓,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红色星火点亮信仰之光

离休后,她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需要精神灯塔的地方。这位曾因战乱失学的抗战老同志,多年来默默资助名贫困学生。每次探望,她总带着装满文具和生活用品的布袋,更带着珍贵的红色抗战故事。她常说,我们要教育青少年好好学习,更要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她还将红色故事的火种播撒在医院、学校、社区,向年轻一代宣讲红色抗战故事,让历史的烽火照亮新时代的青春征程。

她还先后担任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组织委员,以90多岁高龄坚持组织生活,带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点燃支部理论学习的星火。她总是戴上老花镜认真研读最新政策精神,那些被岁月摩挲出毛边的笔记本上,深浅不一的批注与密密麻麻的心得,恰似她践行红色信仰的年轮印记。正是以这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她先后参加了市区多项离退休干部作品征集活动,“北京老干部”“老干部进行时”微信公众号多次刊登李荣的原创诗歌、散文。她的文稿是时光的琥珀,封存着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

青年李荣曾是刺刀前挺立的青松,以血肉之躯筑起信仰的长城,让滚烫的初心在战火中淬炼成钢。如今白发如雪的她,仍以宣讲为火种、以笔墨为号角,在精神的高地上持续攀登。岁月的沉淀化作铿锵的红色诗行,让银发岁月绽放出比春花更绚烂的光彩。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