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昭通市巧家县冬季气候温暖,吸引了众多游客开着房车来旅居。图为巧家县的一处房车营地。图/闫科任
旖旎的自然风光
深厚的历史文化
“365天过节”的民族风情
还有舌尖上的美食
总有一个理由会让你爱上云南
元阳梯田 图/李雨霖
从丽江古城的静谧
到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
从玉龙雪山的圣洁
到洱海月映的浪漫
每一处都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
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大理 图/姜虹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
北回归线横贯其南部
地势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
受青藏高原大地形和季风的影响
形成了冬干夏湿的季风气候特点
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观
梅里雪山 图/何新闻
山区湿度大、多云雾降水的特点
使得云海、雾障、彩虹、飞雪等
气象景观丰富多彩
云南怒江丙中洛镇 图/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提供
在云南
从热带雨林到雪山草甸的跨越
你能看到北热带、南亚热带
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
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的气候特征
称得上是“立体气候博物馆”
立体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
彩云之南
云南楚雄己衣大裂谷 图/王静
用“四季有美景,一年皆可游”
来形容云南再合适不过了
春季罗平20万亩油菜花海鎏金大地
夏季普者黑万亩荷塘接天映日
秋季元阳梯田流光溢彩如大地指纹
冬季无量山樱花谷冬樱花粉黛漫天
罗平花海 图/李红梅
去年夏天
“冷门”旅游城市曲靖
凭借一抹清凉
吸引了上百万人次旅居
进入冬天
感动全网的“麦子阿姨”南下的西双版纳
以及元谋、元江、巧家等“避寒胜地”
又成为旅居者们扎堆的“新宠”
昭通市巧家县冬季气候温暖,吸引了众多游客开着房车来旅居。图为巧家县的一处房车营地。图/闫科任
不仅自然风光
吸引大家的还有云南深厚的历史文化
6项世界遗产
犹如彩云之南的明珠熠熠生辉
游客在丽江古城游玩 图/新华社
雪山下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丽江古城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同框”的
三江并流保护区
亿万年前走来的
“喀斯特王国”云南石林
记录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秘的
澄江化石地
“雕刻在大地上的诗行”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还有春拂古寨茶飘香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 图/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提供
云南还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
在外地人的印象中
云南人好像一年四季都在过节
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表演 摄影:罗司令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
傣族泼水节
白族三月街
佤族“摸你黑”狂欢节
彝族火把节
哈尼族“十月年”
傈僳族阔时节
……
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节庆活动
让彩云之南更加绚丽多姿
云南德宏陇川县目瑙纵歌节现场 图/陇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到云南
舌尖上的美食当然不能错过
汽锅鸡、烤乳扇、过桥米线、烧豆腐
完了再来一杯普洱茶
早已成为游云南的“常规操作”
鲜花入菜,“小炒春天” 图/肖雁雄
除了鼎鼎有名的普洱茶
云南咖啡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
普洱、保山、临沧等地出产的咖啡
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
赢得了越来越多咖啡爱好者的青睐
2024年云南出口咖啡3.25万吨
同比增长358%
咖啡远销至29个国家和地区
普洱市孟连县的一家咖啡庄园里,咖农在翻晒咖啡鲜果 图/陈欣波
为保障生态持续向好
给游客呈现最美丽、最生态的云南
云南省气象部门在生态遥感领域持续发力
依托风云气象卫星和国产高分卫星
构建多尺度、多场景、高频次的
遥感技术体系
积极参与卫星监测分析与
遥感应用系统建设
与多省合作推进
湖泊生态气象遥感系统建设
生态气象综合业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洱海 图/杨继培
积极服务“双碳”战略
打造“香格里拉曲线”
建成温室气体监测评估系统
强化碳源汇评估研究
为绿色云南贡献气象力量
晨光下的狮子山平顶玉湖 图/花云
与其等风来
不如追风去
在这个春和景明的时节
来云南遇见诗和远方吧!
来源: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