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交出数智转型最新成绩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9:02 1

摘要:VR、AR、MR、XR,AI,大模型,元宇宙,智慧阅读,沉浸式体验……8月的郑州,骄阳似火,一场汇聚国内外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盛会上,各种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与体验项目,让人目不暇接,不禁感慨:“原来出版有这么多种可能!”

VR、AR、MR、XR,AI,大模型,元宇宙,智慧阅读,沉浸式体验……8月的郑州,骄阳似火,一场汇聚国内外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盛会上,各种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与体验项目,让人目不暇接,不禁感慨:“原来出版有这么多种可能!”

这便是8月28日至31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逛完展会感觉非常兴奋。总体上看本届数博会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出版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随处可见人工智能在编印发全流程和阅读方面的深度应用和创新产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如是说。

本届数博会以“数实相融 智赢未来”为主题,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河南省委、省政府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的600多家中外企业踊跃参与。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同期同地举办。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指出,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

为期4天的数博会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展示、论坛研讨、项目路演等,多维度展现了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情况,为深入探索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出版的更多可能搭建平台,为推动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沉浸式体验,全景展现数智新生态

步入数博会现场,中央部委所属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地方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展区、数字出版国际合作展区、数字出版互动体验展区、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六大展区,犹如一幅幅科技感十足的拼图,共同勾勒出产业发展的全景图。技术赋能让传统文化“活化”,让教育场景更丰富,让阅读增添更多趣味和感官体验,让人不禁感慨:“出版原来可以这么‘玩’!”

本届数博会上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收入规模全年达到17485.36亿元再创新高,比上年增加8.07%。这一数据无疑为行业数智转型注入“强心针”。

“有的孩子在我们的体验区,待半天都不愿走。”在一家出版社的AR/VR体验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会期间,参与体验互动的观众非常多。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参展机构的展位设置了VR、AR、MR、XR等技术在出版领域应用的体验区。戴上眼镜,就仿佛进入时空穿梭通道,或“穿越”历史场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或置身太空,探索浩瀚宇宙。“学习强国” 展区的《长征・英雄》VR大空间项目,则生动再现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艰难行军等历史场景,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体验。

中国出版集团展区特别搭建了中华书局古联公司的“中华先贤智慧阅读空间”,该项目综合采用智能交互式投影技术与AIGC技术等,将传世古籍经典图书打造成沉浸式、智慧型、数字化的阅读空间。现场展示的《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小学古诗词》等内容吸引了观众深入参与。此外,该展区还展示了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从书中来,到未来去’全景文学《星鱼》VR”等项目。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在本届数博会发布“地理方舟”地理素养培育融合服务方案,并推出“星穹视界——AR地理空间探索系列”“地图智学・站仔VR课堂”以及“图上山河——国家版图意识教育”AR特展等核心产品。中国地图出版集团融媒体出版分社社长郭玉婷介绍,除了出版物的数字资源,本届数博会该社带来了更多能够让观众参与的体验项目,特别设计了AR展墙,地理等学科是该社的优势学科,且很适合用虚拟仿真的增强现实方式呈现,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了解地理知识,且更有趣味性。据了解,除了在地图主题书店落地这些体验项目,该社还在积极与一些文博场所、书店对接,在一些高校做巡展并进行校园部署。

地方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汇聚了各地特色。浙江大学出版社带来的丹青纪岁时——“中国古画里的传统节日——MR数字美育”系列体验活动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国家级文化工程衍生而来,将古代绘画与传统节日相关的部分转变为混合虚拟现实体验项目。据了解,这一适合全年龄段观众的互动体验项目,主要应用于学校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浙江大学出版社艺术出版分社副社长、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馆长孙晓珺介绍,由画入书,再到数字化产品,该项目以数字化的阅读方式,调动观众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通过互动体验丰富阅读感受。

在山东展区,大小形状不一的机器狗、机器人表演引来众多观众围观。这些产品来自青州市人工智能学习体验中心,工作人员赵章誉介绍,该中心隶属于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是以人工智能和航天科技等主题来打造的综合性研学基地。此次带来展示的机器狗、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研学课程。

东道主河南展区以 “中原文化数字化”为核心,XR 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等引人瞩目。许多观众戴上头显参与其中,化身商代人物,体验历史片段,让甲骨文不再是古老晦涩的符号,而是化作生动的故事与场景。中州古籍出版社“书海幻境 西游奇谭”沉浸式体验项目同样人气火爆。从AR、VR到MR,从棋盘游戏到潮流文创,该社探索出一条清晰的传统文化“活化”路径:以《山海经》《西游记》等IP为核心,借数字技术打破时空壁垒,以游戏化激发兴趣,用文创延续文化记忆,最终构建“体验—兴趣—消费—认知深化”的闭环。

江苏、湖南等地展区,AI在出版多流程和环节中的应用,也吸引许多观众前来体验。打开平板电脑,就能与左宗棠等湖湘先贤“隔空对话”,还能通过语音等方式立体还原湖湘历史人物与事件……湖南展区的《湖湘文库》(AI版)以《湖湘文库》典籍为核心资源,利用大语言模型、知识图谱等AI技术,带来全新的互动阅读和延伸体验。此外,湖南展区的“智趣新体育”等展示了AI等技术在教育出版、阅读推广以及出版审校等领域的应用。江苏展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也带来一批数智新品,展示“人工智能+教育”的蓝图。智羚学伴、凤凰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一系列产品,形成生动的未来学习、阅读空间。

思想碰撞,深度激发数智创新活力

数博会期间,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及超过150场新品发布、路演等现场活动有序开展,汇聚中外行业精英,聚焦热点话题,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和出版机构数智转型把脉定向。

专家业者分享的出版数智化应用案例无疑为从业者带来信心。记者偶遇正在参观各展位的徐升国,他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很多出版社都推出了相关模型、数字人、智能体等各种创新应用产品。深切地感受到出版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非常好地抓住了这一波人工智能的爆发机会。我相信随着智能技术在行业的加速应用,出版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对于各家带来的沉浸式互动产品,郭玉婷觉得,出版逐渐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变得更多元。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处在各种技术应用琳琅满目的环境中。成长环境与上一代人相比有很大变化,他们对阅读概念的理解本身就是多维的,这也是未来出版行业的趋势。

数博会开幕当天举办的主论坛现场,来自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信出版集团、腾讯集团、英国苏帕都技术公司、外研集团(外研社)、数传集团、法国达高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业界、学界的多位嘉宾,共同深入研讨了数智时代数字出版发展的机遇挑战与新路径。与会嘉宾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为促进数字出版更加繁荣共同努力:要坚持价值引领,共同扩大优质产品供给;要强化科技赋能,共同推动深度融合发展;要深化治理合作,共同筑牢安全防护屏障;要加强交流互鉴,共同增进人民相知相亲。

“出版人需在众声喧嚣中坚守主流思想、核心价值与权威表达,在共情体验中引导‘五官跟着三观走’,平衡学习与娱乐;在AI广泛应用的当下,更要保持人类的持续创新能力。”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庆认为,在数字出版时代,内容、平台、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一是活化内容:构建图书与课程的双向驱动;二是场景赋能:打造阅读与体验的螺旋上升;三是平台筑基:凝聚资源与技术的协同力量。

“选题评估环节,AI可分析市场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编辑前期的内容评估。翻译审校环节,AI使错误检出率大约提升15个百分点……营销环节,AI生成文案时间从3到5天缩短到10分钟。在此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AI不仅是工具,还在重塑各个环节的协作逻辑。”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炜分享了AI应用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中信“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数博会上,首部系统研究我国出版融合发展的年度报告《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发布。该报告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人民卫生出版社人卫研究院等10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共同编写,由中信出版集团、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出版。以全国557家出版单位数据为基础,报告显示,2024年出版融合发展收入总计97.24亿元,投入45.26亿元,利润持续增长。

在围绕“以先进技术赋能出版业态创新”这一主题的专题研讨中,多位嘉宾也表示,技术变革对出版业而言,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从知识生产、获取、传播等方面对出版进行全链条的业态重塑,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缪立进提到,数字化时代的协同发展,必须打破业务边界和壁垒。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与技术公司深度合作,让数据在流动中充分释放价值活力。“我们说人工智能无所不能,但其实也确实有‘不能’。”这个“不能”便是出版社的机遇,即出版社的根基——生产好内容和好产品。

当前少儿图书市场,规模持续收缩,利润不断减少,成本居高不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副总经理(副社长)史旻星直言,这些压力让少儿出版人感慨行业的“内卷”,也意识到这既是危机,也是转折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对出版业是变革和历史性的机遇,驱动行业迎来反内卷的变革。AI帮助出版行业从传统的“慢工出细活”走向“高效出精品”。他提到,二十一世纪社投资自研了AI智能审校系统,推动AI应用更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数博会还专门设置了共建高校展区和活动区,参与数博会的高校数量和规模创新高。路演活动区,数传集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等多家机构相继带来编校软件、数字人、XR、数字出版软件工具等方面的新品和项目展示。

放眼国际,强化数智转型“国际范儿”

本届数博会是第二年增加“国际”两字,国际化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值得关注。现场可以看到,国际合作展区面积是上一年的5倍。国际嘉宾人数和国别增加,来自欧美、亚洲和“一带一路”国家的30多位出版机构、科技公司及行业协会的海外人士纷纷出现在展场及论坛活动现场,与中国出版和文化界人士交流业务、分享实践经验及对未来的洞见。国际论坛活动丰富,中外学者对话数字出版、第23届中韩出版学术研讨会、教育国际化创新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为中外出版人提供交流平台。

海外嘉宾一致认为,AI等数字技术变革给出版商带来了深刻而重要的变化。法国达高集团(Media Participations)CEO朱利安·珀佩里耶(Julien Papelier)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该集团出版漫画、文学、青少年及艺术类图书,此外还涉足音视频、游戏、游乐园、桌游和数字平台等领域,其60%的收入来自出版业。早在20多年前就尝试数字化转型,对所有内容进行数字化,并分发到各大平台。达高集团关注数字原住民即Z世代群体,尤其是在网络漫画领域推出首个独立的法语网漫平台ONO,该平台在法国下载量排名第二。达高的工作方式也向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是针对智能手机、数字设备及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另一方面,受数字化影响改变了内容创作和图书销售方式。

企鹅兰登西语区兼新星出版社(Nova)文学总监玛尔塔・罗西奇(Marta Rossich)因10多年前签下《三体》西语版权为企鹅兰登带来近百万册销量和不菲收入,她和《三体》英文版出版商——英国宙斯之首出版社CEO尼古拉斯・奇瑟姆(Nicolas Cheetham)共同来数博会参加《三体》海外十年影响力发布会。谈到数字化的影响,罗西奇表示,疫情以来,西语读者阅读热情持续高涨,群星出版社正在尝试出版心理、美食、健康类非虚构图书,创建了连接作家、读者与书评人的文学互动网络。此外,还通过线上发行低定价的电子书来吸引新读者购买,因为很多科幻和奇幻小说都是系列出版,电子书可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为作者带来更多新读者。

英国苏帕都公司(Supadü)是一家出版技术公司,致力于协助出版商搭建网站、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通过元数据加工及分发提供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同时整合各大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助力出版商及时掌握,由此分析读者行为并优化其订阅模式。该公司首席运营官莎拉·阿巴思诺特(Sarah Arbuthnot)表示,苏帕都已在美国、英国、阿联酋、德国、日本与相关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希望在中国也找到合作伙伴,助力中国出版机构将图书送入“快车道”。

谈到出版业的未来,法国《图书周刊》前总编辑法布里斯·皮奥(Fabrice Piault)提出,数字技术给出版业带来变革,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在此背景下,出版商要重新思考:什么是图书,什么是阅读,什么是知识,以及如何在AI世界中保持思维的多样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加拿大多伦多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詹姆斯·威尔顿 (James Weldon)表示,该社最近增加了一些数字出版项目,教育领域将有越来越多的内容被数字化。如果新媒体带来的丰富性与传统出版社的权威内容相结合,就可以为出版业带来新活力。

日本和韩国不少出版机构和行业协会代表参加了数博会。韩国出版学会会长、瑞逸大学校传媒出版系教授金镇斗认为,韩国对数字教材应用持谨慎态度,同时韩国出版人非常关注AI给版权贸易带来的挑战及AI生成内容的归属问题。

数博会还汇聚了众多“一带一路”国家的出版机构代表。斯里兰卡海王星出版社社长丹尼斯·库拉顿加(Dinesh Kulatunga)表示,该社刚刚开始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正与斯里兰卡的专家探讨如何在数字出版中应用AI。现在出版内容通过各种媒介传播,传统出版业正在衰落,所以数字出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关注并学习数字技术如何应用于出版。

国际学术出版商无疑成为本届数博会的另一大亮点。有20多年数字化转型经验的学术出版商,都走在了时代变革的最前沿。数博会期间举办了2场国际数字出版高管年会、数字出版国际合作论坛,邀请到励讯集团、威科集团、威立集团、世哲公司、查尔斯沃思(Charlesworth)集团、开科思(Cactus)公司等海外学术出版机构代表,分享各自将AI应用于出版中的实践与思考。励讯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玉国表示,AI时代,国际科研合作是关键。中国正迅速崛起为全球知识生产大国,为全球出版业带来巨大机遇。与此同时,国际科研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已成为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实现科学工程技术突破的关键因素。威科集团战略合作与学术关系副总裁‌艾星涛博士表示,威科为AI应用制定了五大原则,积极利用AI以精益敏捷的方式提供出版解决方案,如生成文章摘要助力高效文献阅读,驾驭文献检索,以及辅助作者与编辑。通过积极地探索应用实践并制定标准,威科致力于让每位患者都受益于最好的医学知识和证据,每位医生都像顶级专家一样行医。

世哲公司亚太区出版人汪旭婷从技术和工具创新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该公司助力研究者发表论文的成功经验。查尔斯沃思全球运营总监玛丽·米斯金(Mary Miskin)表示,在该集团AI应用已从单一任务转向集成化的工作流自动化,应用于整个出版工作流中。未来,在AI助力下将直接为审稿人提供AI驱动的见解与建议。在研究诚信方面,借助专业平台帮助出版商验证作者身份,追踪新兴风险。开科思全球首席技术官兼产品执行副总裁尼什查·沙阿(Nishchay Shah)介绍了该公司的创新成果:CACTUS Labs打造了一套定制化AI解决方案,并不断迭代优化;在7个国家设有本地团队,能够与出版机构深度合作,持续提升效率。该公司还与Paperpal AI工具合作,正在构建一个开放、可信、高效的出版生态。

从AR、VR、MR等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到AI重塑出版全流程,出版业数智转型的步伐逐步加快。无论是突破1.7万亿元的产业规模,还是中外企业的深度交流碰撞,都印证着数智转型已成为推动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