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动构建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1+5+N”区域发展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破解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师资专业能力不足的核心问题,为安阳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8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动构建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1+5+N”区域发展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破解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师资专业能力不足的核心问题,为安阳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8月26日至29日,豫北学前融合教育组长单位-北关区新都城幼儿园精心组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学前融合教育骨干教师专题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同步模式,现场配备专业教学设备与互动空间;线上则通过高清直播平台搭建云端课堂,确保无法到场的教师也能实时参与学习、同步共享课程资源。从课程筹备到技术保障,北关区新都城幼儿园作为承办方,以细致周全的服务为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为确保培训内容兼具专业性、实用性与创新性,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四位横跨教育实践、心理治疗、国际视野、本土教研四大领域的专家,组成“多元赋能讲师团”,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覆盖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知识盛宴”:
深耕本土教育实践的“领航者”: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马晓红,深耕学前教育领域数十年,擅长将复杂的融合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她以“轻松融合,从一曲多玩开始”为主题,通过现场演示儿歌创编、乐器互动等教学场景,向教师们展示如何借助音乐活动打破特需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互动壁垒,让融合教育自然融入日常教学环节,既降低了教师的实践难度,又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包容与合作。
聚焦特需儿童干预的“创新者”:美国ADTA舞蹈治疗协会受训舞动治疗师、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BodymindUnion联合创始人皞昕,带来了“舞动治疗框架下理解与评估特需儿童的新视角与实践”课程。她摒弃传统理论说教模式,通过“肢体表达小游戏”“情绪舞动模仿”等现场互动,引导教师们亲身体验舞动治疗如何通过身体语言解读特需儿童的内心需求,如何借助节奏与动作帮助孩子调节情绪、提升社交能力。许多教师在课后反馈,这种“沉浸式学习”让原本陌生的“舞动治疗”变得具象可感,未来能更有信心地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拥有国际教育视野的“思想者”: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LaSierra大学教育学院行为健康系联席系主任兼教授赵紫轩,以“看见差异,拥抱多元:让学习对每个孩子都有意义”为核心,结合美国学前融合教育的成熟案例与国内实际情况,深入剖析“多元包容”教育理念的深层内涵。她通过对比不同教育模式下特需儿童的成长轨迹,强调“差异不是缺陷,而是教育的独特资源”,引导教师们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观念,学会用更包容、更灵活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立足本土教研的“实干者”:安阳幼专幼儿教育学院书记、院长、教授王现军,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游戏从追随到引领”为主题,聚焦教师在融合教育实践中最棘手的“活动设计”难题。他通过拆解优秀教学案例,从“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方法创新、评价优化”四个维度,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设计分层教学活动,如何让游戏真正成为融合教育的“桥梁”——既让普通儿童学会尊重差异,也让特需儿童在游戏中提升能力。课程中穿插的“分组设计教案+现场点评”环节,更是让教师们将所学理论快速转化为实践方案,收获颇丰。
四天的培训中,四位专家始终坚持“理论不空洞、实践不盲目”的原则,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拆解复杂概念,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连接理论与实践,用趣味十足的互动打破线上线下的隔阂。线下会场里,教师们时而专注记录,时而围绕案例热烈讨论,让培训效果远超预期。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为自己的幼教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未来将结合教学实际,把所学经验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服务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同时,大家也期待此类高质量培训能不定期开展,为自身专业成长持续“充电赋能”。
此次安阳市学前融合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推动了“多元包容、科学融合”教育理念在安阳学前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相信随着参训教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安阳的学前融合教育必将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来源:晋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