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继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传承好红色基因做出了明确要求。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盐城考察,提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要求。一年多来,滨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习近平总书记来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继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传承好红色基因做出了明确要求。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盐城考察,提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要求。一年多来,滨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习近平总书记来盐城考察为强大动力,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研究,强化红色文化传承发展,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在红色热土上接续奋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滨海新篇章。
挖掘红色历史,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滨海是革命老区,被评为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片区,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底蕴深沉厚重。“五卅”烈士顾正红、长征英雄张绩之、捍海卫士陈振东、巾帼女杰陈涛等革命先烈,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树起了永远的丰碑;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宋乃德等革命先驱也在这片红色大地上留下了光辉事迹,为滨海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
探寻“红”的足迹。滨海现有以烈士命名的镇、村20个,红色遗址40处,9处革命遗址入选江苏省第一批革命文物目录。通过深度挖掘旧址、遗址、纪念设施以及重大事件等背后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和崇高革命理想信念、革命精神、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形成了《在人民心中筑起更多新时代的“宋公堤”》等研究成果。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红色资源专项调查,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充分彰显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打造“红”的品牌。近年来,滨海围绕红色文化,创作了中国画组画《黄海丰碑·宋公堤》、小淮戏《半袋黄豆》等文艺作品,2024年8月份举办了新四军题材的大型原创淮剧《黄海谣》首演,协助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制作拍摄纪录片《每闻潮声思宋公——宋公纪功碑》,在中央电视台10套《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栏目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将继续打磨以陈涛烈士为创作背景的小淮戏《红棉袄》。同时,会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编辑出版《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纪念文集》,拍摄大型纪录片《风雨宋公碑》,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四军革命精神教育品牌。
讲好“红”的故事。坚持线上线下宣传齐发力,全媒体宣传推介专题片《宋公堤》、纪录片《追寻》等红色作品,举办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事迹展、北上延安图片展、纪念顾正红烈士牺牲95周年主题展等展出,组织了“红色滨海行”“重走宋公堤”等系列活动,用心用情讲好滨海红色故事。我们还将依托革命遗址遗迹和红色纪念场馆等阵地,利用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参加红色教育宣讲、红色现场教育等活动,让英烈故事家喻户晓,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深耕红色沃土,用红色资源赋能旅游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按照编制一套规划、打造一个节点、完善一处展陈、串联一条线路、讲好一个故事“五个一”的思路,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以“红色引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滨海新实践。
统筹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贯彻落实《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扎实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宋公堤等红色遗址的保护修缮提升,建成盐阜大众报旧址陈列馆,宋公堤主题文化展陈馆2024年9月份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红色资源利用工作,优化顾正红烈士故居、县烈士纪念馆等展陈配套,将基础条件好的革命旧址开辟为革命纪念馆或遗址公园,对分散在农村的各类革命旧址,结合村史馆进行规划修整,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项目。
统筹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滨海在红色旅游景区的设计上,注重维护历史的原真性和严肃性,确保原汁原味,凸显地方特色,守住红色底色。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在20个烈士命名镇村等处设置统一标识并嵌入“二维码”,运用VR、AR等技术手段,创新展陈形式、运营模式,更加立体地展现红色文化的感染力。
统筹好个体与全域的关系。在精品化打造每个红色旅游景点的基础上,以宋公堤为主线,将宋公堤纪念亭、盐阜大众报旧址、王桥战斗纪念馆、顾正红故居等串联成线,打造了一批精品红色研学路线。同时,加快梨花语、月亮湾建设国家4A级景区步伐,整合黄河故道、淮河入海水道等生态廊道的农文旅资源,形成红色旅游与自然景区相结合的农文旅发展新格局,以文旅融合促进富民增收。
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精神激发实干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滨海深入挖掘“正红故里、宋堤丰碑、红色堡垒”的红色内核,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的经验启示,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将其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夯实敢于斗争的思想根基。“五卅”烈士顾正红用最宝贵的生命唤起与激发各界民众的反帝怒火,是滨海人民的英雄儿女。我们坚持传承发扬顾正红烈士勇于斗争的精神,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发展进程中的“两难”“多难”问题时,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宋公堤作为矗立于辽阔黄海岸线上的“民心长城”,是共产党人秉持为民情怀的生动印记。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4年高考中考再创佳绩,医共体建设入选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滨海成为八路军南下、新四军北上的重要战略基地,为前方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稳步提升机关党建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全面提升。同时,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制定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十个严禁”,下大气力解决督查、检查过频过繁问题,为基层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畅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滨海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来源:群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