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起草制发 跟踪监督 评估质效“三个关口”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09:02 1

摘要:“收到监察建议后,我们立即围绕列出的问题和建议研究整改,逐一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目标……”近日,黔东南州黄平县纪委监委到县农业农村局对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该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收到监察建议后,我们立即围绕列出的问题和建议研究整改,逐一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目标……”近日,黔东南州黄平县纪委监委到县农业农村局对监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该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去年年底,黄平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涉农项目及资金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发现县农业农村局存在涉农项目监管不力、资金发放不到位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围绕涉农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农村“三资”监管等方面内容,采取集中会商等方式,深入分析研判问题反映出的廉政风险、监管盲区,针对性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整改。截至今年3月中旬,县农业农村局已整改突出问题4个,修订完善涉农项目监管、村集体“三资”管理3项制度。

省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把纪检监察建议制发质效作为监督检查情况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严把建议起草制发、跟踪监督、评估质效“三个关口”,提升纪检监察建议质效,推动形成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推进一域治理标本兼治功效。

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找准问题是前提。“制发前,坚持以审查调查认定的违纪违法事实、监督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为依据,注重从‘人’上找原因、从‘事’中挖根源、从‘制度’上查漏洞。”省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问题客观真实、性质认定准确,通过实地调研、咨询论证、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延伸核查,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进行分析研判。制发时,综合考虑产生原因、风险漏洞、防范措施等因素,列出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同时加强纪检监察建议制发各环节的审核把关。

比如,针对省某发展专项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问题,省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向相关省直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前,先后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与企业代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等谈话,通过查阅工作报告、政策文件、申报材料、兑付凭证等材料,充分了解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为提升运用纪检监察建议规范性,省纪委监委印发《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规范纪检监察建议工作办法》,从制发情形、提出程序、督办反馈回访、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等方面细化34条具体举措,着力以制度规范提升建议针对性。同时,把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质量评查重要内容,纠治针对性不强、必要性不足、规范性不好等问题。

“实践中,我们区分可以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情形、可以提出监察建议情形、不需要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情形、应当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情形,结合具体案件、发现问题等综合研判,确定是否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坚决防止将纪检监察建议等同于一般工作提示,切实增强纪检监察建议精准性、严肃性、权威性。”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跟进。黔南州纪委监委制定规范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指引,对纪检监察建议提出程序、会商指导、整改监督、综合评价、备案归档等作出具体规定。黔西南州纪委监委制定《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流程》,建立月汇总梳理、季集中评查、半年“回头看”机制。遵义市播州区纪委监委将规范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培训“必修课”,通过专题辅导、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加强业务指导。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被监督单位整改情况“全周期”监督,通过定期听取整改情况汇报、组织行业部门座谈交流、实地走访查看整改成效、参与主管部门整改调研等方式,“嵌入式”开展跟踪督促,及时纠正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跑偏、落实不力、治理无效等问题,有效避免“一发了之”“落地无声”。

毕节市金沙县纪委监委按照“谁建议、谁跟踪”原则,对被建议单位整改过程实行台账式管理,采取不定期回访、列席会议、电话提醒、抽查核实等方式跟进,压实整改单位主体责任。同时,及时组织对被建议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定期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整改效果不明显、制度执行不力的及时提醒纠正。黔东南州纪委监委对搞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党组织(单位),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领导,还对其党组织(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坚决防止整改落实打折扣、走过场。(黔清风)

【监督故事】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靶向纠治私设“小金库”

“我们对照监察建议反馈的问题‘逐条过筛’,举一反三开展自查,目前问题已完成整改。”近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纪委监委检查组到特区教育局就监察建议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时,特区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此前,特区纪委监委检查组到岩脚镇中学核实相关问题时,发现该校时任校长唐某在公务活动就餐中违规使用烟酒的线索。经核查,学校通过截留学生部分餐费、商家或单位的赞助费等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问题浮出水面。

私设“小金库”后,钱越“存”越多,而知道的人却不多,唐某开始动起了“歪脑筋”,通过编造虚假接待就餐事由,提供虚假就餐、烟酒饮料单据,甚至“打白条”等手段从“小金库”资金中套取公款,陆续用于个人生活开销、购买房产和车辆等。最终,唐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4年8月,唐某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针对唐某案暴露出的学校监管不严、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特区纪委监委坚持查办案件和源头治理同向发力,向主管的特区教育局制发《关于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的监察建议》,督促教育部门紧盯全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廉洁风险点,组织全区学校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完善财务、监管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为防止建议‘一发了之’,我们通过列席民主生活会、‘室组地’联动监督等方式,及时掌握被建议党组织、单位的问题整改进度。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提醒,督促压实整改责任,确保真改实改。”六枝特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今年3月中旬,在六枝特区纪委监委跟踪监督下,特区教育局等组织各学校“一把手”、财务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大会,到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和到法院旁听职务违法犯罪庭审,推动建立完善六枝特区教育局财务管理制度等4个制度,全区各学校同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100余个。(通讯员  张朝英)

【工作体悟】

精准规范用好纪检监察建议“良方”

精准有效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和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六盘水市纪委监委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紧扣突出问题精准规范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开出“治病良方”,推动问题整改在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发展。

切脉问诊找准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寻根问底,针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深入查找被监督单位责任落实、权力运行、制度执行、教育监管等背后根源,“抽丝剥茧”剖析“病因”,着力发现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突出问题。针对重点案件审查调查情况,强化个案剖析和类案梳理,从制度机制层面研究案发原因,把准案件特点和案发规律,深入挖掘“病源”。2024年以来,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重心,六盘水市纪检监察机关突出“少而精”的要求,在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上深下功夫,找准系统行业痛点,共计制发纪检监察建议32份。

联合会诊精准施策。坚持协同贯通、综合施治,强化与被建议单位共同分析,因事制宜精准施策,提升建议的可操作性。强化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信息互通,对问题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在机关的问题,由市级直接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确保建议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强化审核把关,纪检监察建议正式下发前,坚持做到“监督检查部门提出—党风室审核—委领导把关”。近年来,六盘水市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农村集体“三资”“校园餐”、煤矿安全生产等方面系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均因时因地与所涉及部门多方会商、共同开好可行“药方”,严格规范程序,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闭环管理跟踪问效。坚持系统管理、一体推进,不断强化“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跟踪督办—综合评价—反馈回访”闭环管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后,按照“谁监督、谁督办”原则,通过台账管理、质量评查等方式,压紧压实监督检查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督办职责,坚持对账销号,不断推动被建议单位从“人”上找原因、“事”中挖根源、“制度”上查漏洞,举一反三深化整治,进而实现发出一书、规范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扎实做好纪检监察建议“后半篇文章”。此外,探索推进将纪检监察建议提供给审计、财会、巡视巡察等有关部门掌握,强化成果共享,联合推动整改整治。(六盘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孙伟)

来源:老汪不是隔壁老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