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晚,演员张歆艺为抑郁症患者发声的话题冲上热搜,她微博转发“抑郁症躯体化发作的视频”后,在评论区呼吁网友扩散,并表示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回应。随着话题的发酵,不断有人在微博下留言,讲述自己患病的感受与艰难的抗病经历。
8月31日晚,演员张歆艺为抑郁症患者发声的话题冲上热搜,她微博转发“抑郁症躯体化发作的视频”后,在评论区呼吁网友扩散,并表示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回应。随着话题的发酵,不断有人在微博下留言,讲述自己患病的感受与艰难的抗病经历。
每一次积极的发声和理性的讨论,可能都是为某个正经历挣扎的人推开一扇窗。
今年3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孙伟医生入驻b站,希望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破传统上对抑郁症的误解与偏见,同时帮助不愿前往医院、觉得“扛一扛就能过去”的抑郁症患者或未曾察觉自己“病了”的人学到相关知识。
孙伟医生在b站课程《北大六院孙伟医生的心理疗愈课:重拾生活掌控力》中提到抑郁症是能治愈的,“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四位一体,能够使抑郁症的痊愈率达到90%以上”。
关于运动疗法,孙伟医生表示,运动对于预防抑郁以及缓解抑郁症症状都是有效果的,“只要动起来就能改善抑郁问题”。
Kyutae Lee 绘
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以走路为例,发现如果每周步行时间累计达到2.5小时,无论是一次性完成还是分次进行,都能将抑郁症的风险降低25%。这意味着,即使是最简单的走路,也可以预防抑郁症的发生。而对于已患抑郁症的人,运动同样可以缓解症状。《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运动,如慢跑、瑜伽、力量训练、混合有氧运动,以及我们中国传统的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均能有效缓解抑郁。
孙伟医生讲到,运动之所以能预防和治疗抑郁,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机制:
1
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运动能调节大脑中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改善情绪的神经递质水平。运动后,这些递质的浓度会明显上升,起到类似抗抑郁药的效果,让身体自动产生“快乐物质”。
2
增强大脑神经可塑性
抑郁症不仅涉及功能改变,还可能伴随神经损伤和炎症反应。运动能增强神经可塑性,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
3
提升自我效能感
坚持运动能带来成就感,这种价值感被称为“自我效能”。由于运动门槛较低,只要开始行动就容易获得正向反馈,从而增强自信。
4
改善睡眠质量
运动消耗能量,使体内的三磷酸腺苷(ATP)分解为腺苷和磷。腺苷作用于我们的GABA受体(许多安眠药的作用靶点),运动后随着体内腺苷浓度的上升,能促进睡眠、加深睡眠深度。因为睡眠是我们身体一个充电的过程,睡好觉了,身体自我修复的能力就会提升。
5
缓解压力
压力是抑郁的重要诱因,长期的压力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规律运动能降低压力水平,并提升抗压能力。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压力大时,去操场跑几圈或者去户外爬个山,压力会明显减轻,运动还能促进身心放松,减轻紧张感。
虽然运动已被证实能通过多种机制调节情绪,是预防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但一个矛盾的现象是:不少人一听到“锻炼”这个词,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认为“锻炼”必然涉及高强度内容(大话精神)。那么,针对抑郁症的运动治疗,有哪些简单、有效的方法?
孙伟医生在b站课程《北大六院孙伟医生的心理疗愈课:重拾生活掌控力》中,向我们推荐了中国传统中的运动方式——易筋经,他认为这种中医导引术的疗效比健身房中的力量训练更好,也更温和。
孙伟博士(左)与严蔚冰教授(右)
尽管孙伟医生是一名西医,但他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参加了国家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高级培训班。在学习中,他获益最大的是跟随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传承人严蔚冰教授练习中医导引术“易筋经”的经历。他在分享个人体验时说:
我练易筋经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个人的体会是身体的抵抗力明显增强了。大家看我现在气色还蛮好,其实之前我也是一个病秧子,身体比较弱,动不动就感冒,而且有过敏性鼻炎,一到春季、秋季,不停地打喷嚏,经常发炎。但是我练了易筋经以后会发现抵抗力明显增强了,很少再感冒了,而且我的过敏性鼻炎也不怎么犯了,哪怕到了春天花粉季也不怎么打喷嚏了。这是我最欣喜的地方。
孙伟医生通过一年多的亲身实践,发现易筋经能有效提高抵抗力、促进身心放松、畅通气血并缓解疼痛。目前,他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易筋经对情绪影响的研究。因为在带领患者练习“易筋经”时,有患者反馈:做完“卧虎扑食”这个动作后,心情会变得格外舒畅。这些反馈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
长期练习易筋经,可以使人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健康状态。临床研究发现,练习易筋经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症状。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易筋经,孙伟医生录制了易筋经教学视频。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