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川普侄女回忆录:世界上最危险的男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08:59 1

摘要:这部回忆录是川普总统(以下简称川普)的侄女玛丽L.川普(Mary L.Trump)写的,英文书名: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多多益善或永不满足)。另外副标题也很绝:HOW MY FAMILY CREATED THE WORLD’S M

原创 读书阅世纪 利明

唐纳德.川普:世界上最危险的男人

这部回忆录是川普总统(以下简称川普)的侄女玛丽L.川普(Mary L.Trump)写的,英文书名: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多多益善或永不满足)。另外副标题也很绝:HOW MY FAMILY CREATED THE WORLD’S MOST DANGEROUS MAN(我的家族是如何制造出世界上最危险的男人)。

玛丽是川普哥哥的女儿,生于1965年。她受过很好的教育,拥有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和艾德菲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时还是一位心理学家,曾出版过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方面的专著。跟另外几种川普传记截然不同,他对川普总统的成长历程、家庭教育、人品、经商和从政持负面态度。2020年末,川普的弟弟罗伯特(肯定经其还在总统任上的哥哥的授意)出面试图阻止这部书的出版,但纽约一位法官判定允许出版。据说这部书在出版当天就卖出去近百万本。

因为找不到汉语译本,所以我就买了部英文原著,生吞活剥地读了一遍。我相信关注我公号的朋友对这个家族以及川普本人的话题会感兴趣,所以我就把在书中读到的提纲挈领地在此简述一下,尽量不做置评。

写这部书的动机和目的,玛丽在前言部分说得很清楚:“唐纳德追随我祖父(即川普的父亲)的意志,以共谋、冷漠和对手足情谊的无动于衷,毁灭了我的父亲。这次,我不能让他再毁灭我的国家。”

川普的祖父弗里德里克(Friedrich)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小村庄卡尔施塔特(Kallstadt),这地方离大城市曼海姆和法兰克福都不远。1885年当他18岁时,为了逃避强制兵役,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在西雅图和加拿大克朗代克经营餐馆和妓院得以发迹。当他回德国探亲时,结识了一位比他小十几岁的金发女郎。他们在美国结婚,生了一个女儿。本来他打算携家眷在德国定居,但因为逃兵役,他被驱逐回美国,他的两个儿子都出生于纽约皇后区,其中弗莱德(Fred)是他的长子,即川普的父亲。

老爷子死于西班牙大流感期间(1918年1月——1920年4月),留下了一些钱财和约30万美元的物业。

弗莱德12岁丧父,虽然家里有遗产继承,但大流感引起的经济动荡,使他和母亲的日子并不宽裕。因此弗莱德还在读高中时就打各种零工,研究建筑,在住家的社区建造、出售车库。待到他高中毕业两年后,他母亲跟他合伙成立了“E.川普与儿子公司”,因为弗莱德还没到法定成年人的岁数(21岁),他母亲便代他经营公司,处理财务。由此一点点的,家族和生意开始繁荣兴旺起来。

弗莱德25岁时,在一个舞会上结识了一位来自苏格兰的姑娘玛丽,1936年1月他们结婚。婚后他们陆续生了3儿两女5个孩子,川普在男性中排行老二,哥哥弗莱迪,即作者玛丽的父亲。

写到这我插一句,他们家族起名字简直太缺乏想象力:弗莱德、弗莱迪、伊丽莎白、玛丽、玛丽安……像初级英语课本的发音练习,看得人眼晕。

该回忆录的正文开篇是这样的:

“爸爸,妈妈在流血!”

这话是川普的姐姐,时年12岁的玛丽安喊出来的。起因是川普的母亲生下最小儿子后,患上了产后综合症,在家里突然发作。她被紧急送往医院,虽然命保住了,但从此无论从生理和心理上再也没有康复过。她无暇顾及孩子。而弗莱德是个工作机器人,他每周6天,每天10——12小时待在位于布鲁克林的川普管理公司的办公室里。按作者的话说他患有“高智商反社会人格综合症”,这种患者的表现出高模仿能力,例如知识和逻辑思维,但没有智慧,更可怕的是没有共情能力和愿望。具体表现即他对孩子漠不关心,只想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生意的工具。

在书中,作为心理学家的作者给出一个观点:“从情感意义上来说,虐待儿童有两种:一种给予更多,一种是不足。”当时才两岁的川普,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失去了和父母的情感联系,这使他受伤很深,也因此导致了他的人格病态,表现出自恋,霸凌和浮夸,撒谎成性,内心又极其脆弱等等,而这个病态却被当做正面和积极的性格引起了他弗莱德的重视。

川普长到12岁时,因为受到父亲的鼓励,就开始相信他的自我炒作能给他带来成就。他嘴角带着冷笑上扬,展现出夸张的优越感。这使他哥哥弗莱迪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伟大的我(the Great I-Am)”,就像《圣经 出埃及记》里首度向摩西显露自己身份的耶和华。

而作者的父亲,即这个家庭的长子弗莱迪受到的待遇完全相反,因为生怕在父亲面前出错,因此变得唯唯诺诺,在加上那种金钱至上的氛围给他带来的压抑感,他最终选择自立门户。他大学毕业之后,考取了飞行驾照,并且在环球航空公司执飞了一年。这本来是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收入也不错。但在他父亲和弟弟眼里简直就是自甘做下人:“空中公共汽车司机”。因为缺乏家人认可,自小没有安全感的心理创伤,使他开始依恋酒精,而且越喝越多,最后被航空公司辞退,无奈又回到了家族企业。此刻他已结婚有了孩子,但还是被父母冷落,被弟弟嘲弄,甚至他申请贷款买房子也被银行拒绝,这背后是老弗莱德在搞鬼。这一连串打击,终于使弗莱迪精神崩溃了,他酗酒、豢养蟒蛇、离婚、生病住院。最后在42岁英年时死于医院。而他死去的那天晚上,川普在外看电影,他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也满不在乎。这真令人发指。

亲情在这个家族里连个屁都不是,他们最在乎的只有一样东西:金钱!甚至孩子们对老弗莱德有句谑语:“把钱守得比鸭子的屁眼儿还紧。”

川普13岁时就读于一个类似专科学校的军校,然后要申请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商学院。因为他的成绩太差,怕通不过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只好花钱找人代考,甚至还通过熟人给宾大招生办打招呼。总之,他混进了大学,拿到了商科文凭。至于他的学识水平,作者写道:“唐纳德完全不懂历史、宪政原则、地缘政治等等,也从未被迫展示出来此类知识,他只从金钱的角度评估美国所有联邦州和整体福利计划,因为他父亲就是这样教他的。”

书中披露,川普出版的几本畅销书,都是雇佣枪手写的。

川普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家族企业,他父亲对他委以重任,但他做生意屡战屡败,且屡败屡战,每次都是他父亲或者背后什么神秘力量给他托底。在他最危难时刻,他甚至试图篡改父亲的遗嘱来填补窟窿。

老弗莱德93岁死于老年痴呆,在告别会上,唯有川普脱稿发言。在这种场合,他甚至还不忘大大地吹嘘了一下自己,听得他的姐姐都差点吐出来。

根据老弗莱德的遗嘱,分配财产仅仅有4份,即是把早年死去的大儿子的两个孩子(作者和她哥哥)和母亲完全割裂出去。老弗莱德的遗产大约值8亿美元。作者和他的哥哥拒绝在这份遗嘱上签字,准备起诉。弗莱德的遗孀,也就是作者的奶奶打电话给她:

你们最好不要(打官司)。

我们只是试图弄清楚而已。

你知道你爸死时值多少吗?分文不值。

大理石般冷酷的奶奶!

川普吹嘘他的生意几乎白手起家,“只在我父亲那里借了一百万。”事实是他在协助父亲做生意时,没显示出任何经商才干上,到是6、7次能从破产边缘死里逃生,的确显示出他有特殊本事。他父亲过世后,他继承的那份遗产就高达约两亿美元。这种“白手起家”岂不是美版的先手里握着“两个小目标”吗?!

老弗莱德到底看中了他什么:“弗莱德不是不清楚川普不是称职的生意人,但他知道川普在某些领域很有天分。弗莱德肯砸数百万美元在儿子身上冒险,正是因为相信他身上的特点——自我推销的高手、厚颜无耻的骗子、打造品牌的能人——可以用来达成他一直做不到的事:符合他的自尊心和野心,还有那种用钱买不到的名气。”

川普的品性,在作者看来“今天的他就跟他3岁时一样,没用成长、学习和进步,无法调节情绪,控制回应,也无能接纳或汇总信息。”作为总统,他无知而残暴,霸凌那些软弱的人,或者因为职务在身怕丢了饭碗的人。这其实是他内心脆弱的表现,因而对比他更残暴的人,他又会俯首帖耳,一派顺从之相。

总的来说,川普是老弗莱德诞下的一个超级怪胎,从肉体到精神都是。他的治国理念,除了金钱至上之外,再就是分化策略,“就像放飞47000个盘子在空中转动,令人无法真正锁定其中任何一个。”

对照书中的这个精彩比喻,我们看在他二进宫的两个月内都发生了些什么:国内大裁员、抓捕遣返难民、股指狂跌、俄乌搅局、跟盟友翻脸、全球关税大战、狂喷加拿大、威慑格陵兰……难怪《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惊呼:这种混乱和危机持续4年是不可想象的,以至呼吁美国人民到了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的关键选择时刻。

那么,当初那些选民为什么会选川普呢?他会不会被弹劾?我想这部回忆录的作者也会跟我一样,既困惑又有所期待。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关注意思下得了……

来源:东方红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