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学啦!新学期正值秋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又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公众场所,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大大增加了秋季易感传染/流行疾病的传播风险!!为了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开启新学期,做好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是十分必要滴~
开学啦!新学期正值秋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又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公众场所,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大大增加了秋季易感传染/流行疾病的传播风险!!为了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开启新学期,做好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是十分必要滴~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秋季易传播的疾病的鉴别,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好发哪些传染类疾病呢?
秋季来袭,气温逐渐转凉、干燥且昼夜温差大,而人们逐渐从夏季的户外转向室内聚集,室内人群近距离接触增多,又因通风效果较差,特别容易爆发流行性的传染类疾病,儿童青少年特别要注意这几类易发疾病:
1、流感
第一个就是“流感”,流感比较常见,基本上每年都会流行一次,主要症状是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且症状明显,还伴有咳嗽、咽痛、流鼻涕等呼吸道相关症状。
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可携带病毒,可传给周边1-2米内的易感人群。
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可引起爆发性流行。
2、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不是普通的拉肚子,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 每年的9月~次年1月为感染高峰期,特点是好发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
感染的典型表现:先有呕吐,后腹泻,大便呈现出水样或者蛋花汤样,次数多,量也多,可能还会伴有发热和腹痛以及会有脱水风险。
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途传播,也可能会经过呼吸道飞沫、接触被污染的玩具/衣服之类的进行传播。
秋季腹泻重点预防脱水、注重补液与卫生,疫苗与洗手都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出现脱水和高热血便要立即就医。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症状为发热,口、手、足、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口腔疱疹疼痛明显,影响孩子进食。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特点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有:
粪-口传播,如上厕所后手没有洗干净;
疱疹液传播,水疱破烂后疱疹液流出,可携带大量病毒,如接触了沾染疱疹液的玩具,纸巾等都可能被传染上;
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常见与咳嗽、打喷嚏,未保持安全距离;
间接接触传播,比如共用玩具、没消毒的杯子等。
4、水痘
症状为发热,皮肤黏膜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皮疹呈现向心性分布,瘙痒明显。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
日常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导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之后,一定要记得洗手;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打扫房间,通风换气。
2、合理饮食。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量饮水,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食物。
3、多运动。督促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注意,运动要适中,避免过度疲劳。
4、接种疫苗。按时为孩子接种流感、水痘、轮状病毒等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应传染病。
5、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孩子周围有患病的人,应避免接触,防止被传染。
图片|本文图片由AI生成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甫哥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