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砸向全球汽车业,终极目标是谁,谁能笑到最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08:34 2

摘要: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出口美国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让很多国家目瞪口呆,尤其是像加拿大等美国的传统盟国。

根据美国最新的消息,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出口美国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让很多国家目瞪口呆,尤其是像加拿大等美国的传统盟国。

一、特朗普为何挥动“汽车关税大棒”?

特朗普的核心逻辑是“在美国造车就能免税”。通过25%的关税壁垒,逼迫车企将工厂搬回美国本土。例如通用汽车37%的产能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Stellantis更有45%车辆依赖海外生产。这种“关税绑架”政策直接呼应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承诺。

汽车产业直接关联美国中西部“铁锈带”的就业。数据显示,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拥有近40万会员,这些蓝领工人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通过关税保护本土工厂,特朗普既能兑现政治承诺,又能为竞选连任造势。

白宫文件特别强调《美墨加协定》的“本土含量”豁免机制,实质上是要将北美汽车产业链完全置于美国掌控之下。特朗普甚至嘲讽美墨加边境的产业链既荒唐又可笑荒,还扬言要汽车“在单一地点生产”。

二、对美反击战已经箭在弦上

加拿大总理卡尼说,关税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而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更是扬言,要让美国人民“感受尽可能多的痛苦”。报复措施可能针对美国农产品、威士忌等敏感商品,2018年,加拿大就曾经对128亿美元美国商品加税作为反制。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价值620亿欧元的汽车。欧洲可能对哈雷摩托、李维斯牛仔裤等标志性美国产品加税,同时加速推进《欧盟-南方共同市场自贸协定》以分散风险。

日本正在推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扩容,韩国则加快与东盟的电动汽车合作。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扩建计划表明,车企可能将更多产能转向中国等非美市场。

三、这场豪赌的输家与赢家

短期看:

首先遭殃的是消费者。美国研究机构测算,部分车型价格将暴涨2000-12200美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半年的可支配收入。

会导致产业链紊乱。墨西哥352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可能腰斩,加拿大28万汽车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还会继续加大美国内通胀。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美国通胀将再升2个百分点,美联储降息计划可能被迫推迟。

长期看:

特斯拉会意外获益。依靠加州和得州工厂,特斯拉受冲击小于依赖进口的宝马、本田,但电池等零部件仍需进口。

我国的宁德时代已宣布考虑赴美建厂,比亚迪则在墨西哥新建工厂规避关税。

而特朗普团队暗示可能将TikTok争端与汽车关税挂钩,多重博弈交织升级。

四、杀敌1千自损2千?

回顾2018年关税战,德国车企通过承诺在美投资580亿美元换取豁免,但这次特朗普明确表示“不协商任何豁免”。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的模型显示,如果关税持续到2028年,美国本土汽车价格将上涨6.2%,销量下降13%,反而流失3.4万个岗位。

当加拿大工人与美国消费者同时遭受损失,当德国车企转向东欧建厂,当亚洲国家构建去美化的供应链,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砸中的,或许正是美国制造业最后的竞争力。

有一点必须明白,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的目的就是砸向我国,因为跟我国相比,美国的制造业已经空心化了。而现在,没有了制造业的美国,想要继续称霸全球是不可能的。

#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25%关税#

来源:丛林的蝴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