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捡到一枚26面“骰子”,上面写满神秘符号,专家看后:国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7:21 1

摘要:中华底蕴深厚,具有上下5000年之说,如此坚实的根基,自然塑造出诸多的文化、艺术瑰宝,可惜年代久远,很多珍品因战乱、朝代更迭等原因,不慎流入民间,消失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直到近代,才重新问世,譬如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煤精石印,即使如此。

中华底蕴深厚,具有上下5000年之说,如此坚实的根基,自然塑造出诸多的文化、艺术瑰宝,可惜年代久远,很多珍品因战乱、朝代更迭等原因,不慎流入民间,消失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直到近代,才重新问世,譬如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煤精石印,即使如此。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此物的发现过程,上世纪80年代,即1981年11月9日,在陕西省旬阳县旬阳中学,一位名叫宋清的中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于路边杂草堆里,捡到一块“奇石”,乍一看,此物浑身漆黑,外型酷似骰子,但是常见的骰子只有6面,它却有26个面。

他见其十分奇特,便拿回家中,交给了父母,父母仔细看后,感到此石不简单,因为这个八棱多面体,其中的14个面,写满了神秘符号,全家商量后,将其交给旬阳博物馆,起初工作人员并未注意,只当是一块古代的刻石,就没有深究。

直到10年后,陕西省博物馆的一位专家,前往此地游览、考察,见到此物,颇感兴趣,于是拿起细细观察,发现竟是独孤信的印章,而不是普通刻石,因为上面的文字,全都是反向镌刻,多用于印章,后经详细的考证、修复,确认字体乃是楷书,然而刻印内容,颇为纷杂。

写有“大司马印”、“臣信上疏”、“柱国之印”、“信白牋”,“令”等等,好在此时,终于看到一个印面上,刻着“独孤信白书”的印文,在加上多方考证,确认拥有者是独孤信,此人颇为传奇,具有“中华最牛老丈人”的称号,祖籍云中县,鲜卑族,史称“美容仪,善骑射”。

史册记载,他有7个女儿,个个嫁的显赫,大女儿嫁给北周明帝,为周明敬后,小女儿则是嫁给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成为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荣登元贞皇后,无论朝代如何变迁,独孤信一直都是国丈,可见地位之稳固,知其背景,便可明白,他拥有这样一个多重作用兼备的印章,并不奇怪

第一种作用,自然是用于公文,其次还是上书用印、书信用印,至于书法字体,融合金文、篆隶之风,笔画拙质、凝厚,体势奇崛,极为古雅,与唐朝横平竖直的楷书,有一定差别,展现北周晚期楷书的风貌,这般罕见的物品,专家看后,实在惊喜不已,将之奉为“国宝”。

您对“独孤信石印”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五体八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