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10个奔跑类游戏(附图片+游戏方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5:06 2

摘要:游戏目的:该游戏旨在综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能和耐力。通过与队友的协作,学生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01

搬地雷

1.游戏目的:该游戏旨在综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能和耐力。通过与队友的协作,学生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默契和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2.分组: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3.器材:沙包,根据学生备好相应数量的“地雷”、置物桶两个。4、游戏规则:(1)场地布置: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要大于20米,最多不超过50米,可根据小组的人数、本节课的强度等适当调整沙包的距离,如1米、1.5米、2米等。如我们将沙包等距放置,每两个沙包间隔两米,并摆为直线,桶被放置在最后一个沙包两米的后方。(2)分组与站位: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组数,场地上每人接力搬运一个“地雷”,比赛开始后,每人搬一个“地雷”放到指定位置,最后一名同学将桶和全部沙包拿回,最先搬完获胜。(3)游戏过程:游戏开始,每队排头的学生快速向前跑出并捡起距离自己最近的沙包,将沙包放在桶里跑回,与下一名队员击掌后排到本队队尾。在击掌的同时,下一名队员应做好准备,迅速起跑。(4)取得胜利:最先完成搬运任务的组别为胜者。若出现并列情况,需进行加时赛或增加地雷数量,以决出胜负。(5)惩罚措施:最慢完成搬运任务的组别需接受惩罚,如做额外的体能训练或表演节目等。(6)公平竞争:比赛过程中,学生需遵守规则,不得有作弊行为。若发现违规行为,将取消该组比赛成绩。02

拉网捕鱼

1.游戏目的:通过该游戏培养学生协同一致、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反应速度和奔跑能力。

2.分组和角色分配:(1)划分固定区域进行活动,可分组进行,也可不分组。(2)学生分散站在各自区域(池塘)内,从学生中选出2人作“捕鱼人”,其余学生作“鱼”,分散在“池塘”里。

3.游戏方法:

(1)由老师发令,发令后“捕鱼人”进入“池塘”,手拉手作渔网去捕“鱼”,被围住或碰到的就算被捉住了。(2)被捉住的学生立即参加捕“鱼”,与“捕鱼人”拉起手来去捕其他的“鱼”。直到把所有的“鱼”全部捕完,或者剩少数“鱼”时为止。4.游戏规则:(1)“鱼”不能跑出“池塘”;“鱼”被围不能用力冲破网逃跑,但是可以趁机从空隙钻出去。(2)“捕鱼人”手松开就算网破,“鱼”可以自由出入。(3)“捕鱼人”只能手拉手去围捕,不能拉人、推人。03

十字接力跑

1.游戏目的:通过该游戏培养学生协同一致、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奔跑速度,锻炼学生弯道跑的能力。

2.器材接力棒×4

3.分组和角色分配:游戏参与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在圈内成单行站在十字线上,各自面向圈外的起跑线。

4.游戏方法:

(1)在场地中央画一个直径10~15m的圆圈,通过圆心再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组成一个“十”字,十字线延长到圈外1m,作为起跑线。(2)各排头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线后。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人沿圆圈按逆时针方向奔跑。(3)第一人将要跑完一圈回到起跑线时,将棒交给第二人,自己站在本队队尾,第二人则继续奔跑。依次进行,以最先跑完的队伍为胜。

5.游戏规则:

(1)奔跑时不得跨进圆圈或踏线。
(2)如果接力棒掉在地上,必须捡起再跑。不允许拋棒。

(3)超越别人时,必须从右边绕过,不得推人、撞人。

04

惊弓之鸟

1.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快速启动能力,发展学生敏捷、反应、下肢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拼搏的精神。

2.场地与角色分配场地:在一个同心圆的草坪上开展游戏,外圈为学生行进路线,内圈为安全区。角色分配:全体同学手拉手,面朝圆心站在圆圈的外沿后,1、2、3....依次报数,每个学生记住自己是单数组还是双数组。

3.游戏方法:

(1)游戏开始,学生沿逆时针方向,做横跨步移动。(2)当教师击掌发出“啪啪”两声时,双数组学生跑进黄色内圈安全区;单数学生要抓住身边双数组的学生,不让其进入圈内。

(3)教师若击掌发出“啪”一声时,则单数组学生跑进黄色内圈安全区;双数学生负责阻拦单数组学生进入圈内。

4.游戏规则:

(1)被抓住的学生要蹲在圈外空地停止一次游戏;

(2)如果判断失误而误跑、误抓时,也要按照规则1停止游戏一次,然后其他学生站好报数后继续游戏。

(3)胜负判定:作为跑动组,能够跑进圈内并不被抓住即为胜一次,积一分,作为追逐组,抓住一人积一分,最终积分高的前5或10名同学为胜(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胜负规则)。

05

齐心解密

1.游戏目的:该游戏巧妙融合了短跑速度训练与沟通、记忆力锻炼,要求学生在快速奔跑过程中按照特定规则翻动卡片。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速度素质,同时通过团队协作与信息传递的实战演练,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沟通配合在团队活动中的重要性。

2.器材:自制卡片或扑克牌,如若使用扑克牌,将扑克牌按照四个花色正面朝下摆放在各小组对应的翻牌区

3.分组与站位:

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平均分组,通常为4组即可。起点和翻牌区之间设置一定距离,可设置为20米。

4.游戏方法:

(1)翻牌规则: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和小组人数,设置规则。如设置翻牌顺序为由1至8,或者由10倒序至1。第一局尝试游戏时,可要求学生不能出声音,只能翻牌并返回。第二局可以沟通自己的翻牌情况。(2)游戏开始:游戏由教师发令开始,发令后,各小组由起点向翻牌区域快速奔跑,每个学生一次翻动一张牌,只有翻到教师规定的数字才可以正面亮牌,否则需要重新正面朝下放在原位。如教师要求由1--8翻牌,学生翻到3需要重新盖住,返回起跑线与下一位同学击掌,由下一位同学继续出发翻牌,只有翻出1才可以正面朝上亮牌,并继续返回由下一位同学翻2。(3)胜负判定:第一局不出声完成翻牌,第二局最快按照要求顺序完成翻牌的小组为胜。

5.注意事项:

教师需在开始前讲明规则,并在第二局沟通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及时根据游戏情况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

06

攻占城堡

1.游戏目的:该游戏要求学生在快速奔跑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躲避路上的障碍物,可以锻炼学生的短跑、反应、灵敏速度。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应对各种情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反应和手眼协调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器材:标志盘、标志桶等障碍物若干3.分组与站位: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平均分组,通常为4组即可。每两组同学为一队,站立在老师画的起点处,一般设置成“凵”形,两组学生各站在两端位置准备出发,距离根据学生状况进行调节。

4.游戏方法:

(1)规则:所站立的起点即为本方的“城堡”;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和小组人数,设置规则。如低年级学生可要求为快速奔跑躲过路上设置的障碍物,高年级可增加难度为单脚跳、双脚跳等动作躲过路上的障碍物。

(2)游戏开始:游戏由教师发令开始,发令后,各小组由起点沿着“凵”快速奔跑,当两组同学在路上相遇后,采用腿部“石头剪刀布”的形式进行PK,赢方继续沿着线向前,输方的下一名同学快速奔跑与刚刚获胜的同学在相遇处进行PK,如此循环往复。

(3)胜负判定:当一方攻击到一方的“城堡”之中,该方即为胜利,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惩罚环节的设置。5.注意事项:
教师需在开始前讲明规则,把控好游戏比赛进度,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其中,并在游戏过程中采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

1.游戏目的:该游戏要求学生以要求的步伐或跳跃动作完成播种,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下肢力量、快速移动和全身协调的能力,且在团队游戏中,学生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场地与器材:场地: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5个。

器材: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场地中间的两个中圈内。3.分组与站位: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如果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4队或6队同时进行,增加练习密度。4.游戏方法: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照前面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所有队员均完成跑动,且速度最快的队为胜。5.注意事项: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能起动。6.教学建议:(1)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2)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08

搬球大作战

1.游戏目的:通过运球和移动来锻炼学生的移动速度和身体敏捷性,以及通过团队游戏增强团队合作与配合意识。

2.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平均分组。3.场地与器材:

(1)呼啦圈:若干,每个呼啦圈内放置一颗球。

(2)各类球:若干,用于比赛的传递。

(3)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比赛长度,赛道中间放置若干呼啦圈。

4.游戏方法:(1)每队同学均分为两份后,各立于设置好的出发点两侧,等待比赛开始。(2)起点同学手持一颗球率先出发,在路上遇到呼啦圈时要将手中的球与呼啦圈中的球进行交换,遇到下一个呼啦圈做同样动作,直至来到队伍对面的队友面前,将手中的球传递给队友,队友接球后出发,遇呼啦圈同样进行交换球。(3)队伍的每一个人完成一轮,率先完成比赛的队伍取得比赛的胜利。5.游戏规则:(1)站在线后等待的同学必须接到队友的球才能出发。(2)球脱手必须将球捡回,在丢球位置重新出发。09

松鼠与大树

1.游戏目的:该游戏通过角色分配和相互配合,培养参与者之间的协作意识和信任感,且游戏中的快速反应和奔跑可以提升参与者的反应能力、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2.场地与器材:场地:选择一个宽敞、平坦的区域,如操场、球场或大草坪,确保没有障碍物,以避免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受伤。场地大小要根据参与人数来决定,人数较多时可扩大场地,反之可适当缩小。器材:一般来说,这个游戏不需要特殊器材,但可以使用一些标志物(如小旗、圆圈等)来标示大树的位置。若在室内进行,可以使用软垫或障碍物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但要确保安全性。

3.分组与站位:

所有学生围一个大圆,按照1、2、3依次报数,喊1和3的同学为“大树”,喊2的同学为松鼠。其余学生或教师专门挑选1-2名学生作为“无家可归的人”。

大树组:学生需要在场地中间竖立,喊1和3的同学面对面伸手搭成圆圈,保持不动,象征着树干。

松鼠组:学生可以在两棵大树中间蹲下,准备随时开始游戏。

4.游戏方法:
老师发出一声哨响,标志游戏开始。“松鼠”需要在大树的周围等待指下一个指令。听到不同口令做出不同反应。 猎人来了大树不动,松鼠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 着火了:大树们需要互换位置,松鼠不动。 地震了:大树和松鼠都要动,重新组成三人的组合。这个过程中,原本无家可归的人就会趁机抢占位置,最后落单的人为无家可归的人,由他继续发布口令。游戏的规则、轮次和奖励措施可由教师自行决定。5.注意事项:
1.每一轮,都是落单的人,继续发布口令。2.教师提前检查场地器材,学生奔跑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相撞。10

蛇战

1.游戏目的:通过此游戏,发展学生灵敏素质,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观察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团队配合的能力。

2.场地与器材:场地:场地空旷平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之间的间隔。器材:哨子3.分组:根据学生的人数,平均分成几个组,使每组在5-10人之间。4.游戏方法:
(1)游戏正式开始前,每组站成一排,后面的人抱住前面人的腰(或拽住前面同学的衣服后摆)组成一个整体。听到哨声即为游戏开始。(2)游戏开始后,各组之间相互混战,如有一组排头抓到另一组蛇尾时,被抓到的一组立刻淘汰出局。(3)如此重复,直到最后只剩一组没有被抓到尾巴,此小组即为优胜者。5.游戏规则:
(1)游戏过程中,被抓到尾巴的小组必须立即退出游戏。
(2)蛇腰脱节时,排头抓到另一组排尾无效。(3)队员必须站在指定地点进行投篮,未站在指定地点投篮,需抱着“西瓜”返回起始线,排在队伍末端,重新开始。6.注意事项(1)游戏前需要强调游戏过程中安全事项。(2)确保游戏场地没有安全隐患。

来源:屠屠体育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