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月至7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增幅列全省第三、苏南第一。全市新签约落地总投资1000万美元及以上重大外资项目及“小而美”外资项目共34个,涵盖新能源、氢能、机器人、合成生物、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为常州万亿之城的国际化产业版
全球产业链重构浪潮下
常州正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
与长三角区位优势
成为外资布局未来产业的战略支点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1月至7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增幅列全省第三、苏南第一。全市新签约落地总投资1000万美元及以上重大外资项目及“小而美”外资项目共34个,涵盖新能源、氢能、机器人、合成生物、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为常州万亿之城的国际化产业版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去年11月研发中心投运,今年再投3000万美元建亚太总部!”GEO全球人力资源总监李希哲介绍,短短一年间,GEO常州团队从17人扩充至百人,研发中心办公区域已全面启用,电池制备线及关键实验设备也即将投入使用。“我们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号召,力争成为全球信赖的新能源材料及科技创新集成企业。”
氢能赛道上
新加坡铂恩施特同样布局迅速
5月10日,该企业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氢燃料电池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常州。依托这一项目,常州将打造氢能领域专业科创基地及“中国—新加坡(常州)氢能产业科创中心”,构建集科普展示、公共技术服务、联合技术攻关于一体的氢能特色孵化平台。“选择常州,正是看中其新能源产业的深厚底蕴与政府的有力支持。”新加坡铂恩施特氢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赐表示。
与此同时
更多“高精尖”外资项目正加速集聚
法国电普利集团投资3000万欧元,在西太湖设立中国事业部,专注汽车及航空零部件表面处理,推动所在园区企业技术升级与环保转型。
西班牙艾普拉斯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高性能轻量化材料检测检验实验室,依托常州新能源汽车与新材料产业基础,拓展检测服务应用空间。
全球瓦楞包装机械巨头德国BHS集团,瞄准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落地物流机器人及系统集成项目,BHS总裁克里斯蒂安・恩格尔表示:“常州经济实力雄厚、装备制造业基础扎实。从核心零部件生产,到物流业务、印刷业务,相信企业的发展将非常迅速。”
此外,瑞士麦德凯尔医疗器械、德国伊玛谢林高端木工机械设备项目、比利时杜尼迪亚智能物流装备项目、芬兰美卓工程机械项目、瑞典Meson AB流体控制系统项目、英国Surtex医疗器械项目、意大利Main Tech复合材料系统设备项目、日本理研计器株式会社智能气体检测仪项目等一批“小而美”外资企业也纷纷抢滩常州,为常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注入强劲动力。
瞄准“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城市定位
常州正构筑更开放的发展格局
中德、中瑞、中日、中欧等国际合作园区
正迎来外资项目的集中爆发
今年开年仅两个月,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便签约引进德国高精密轴承、新型电磁阀等5个产业项目;3月19日,劳施保施集团持续加码,合并推进总投资6500万欧元的汽车全主动悬架系统(二期)与医疗(三期)项目。
集团董事长罗曼・保施表示:“我们坚持深耕中国战略,未来会有更多产品从常州发出、供给全球客户。”
作为常州对德合作核心载体,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开园5年来,累计引进德语区企业76家,总投资超23亿欧元,其中“隐形冠军”企业占比高达40%,成为德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优选门户。
目前,园区30余家德企深度融入我市新能源产业供应链,拉动相关上下游年产值近800亿元,带动约200家本土配套企业协同发展。
中日(常州)智能制造产业园内
260余家日资企业构筑起
长三角最密集的日企集群
总投资1500万美元的日本株式会社铃木研磨精密制造项目日前签约落户,重点布局航空航天精密部件、人工智能核心组件、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密机床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自2020年与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共建以来,该园区已吸引小松制作所、电装、住友电气工业、SMC、THK、普利司通等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入驻,中日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容。
目前,我市已成功打造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中欧(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国际合作产业园、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中日智能制造(常州)产业园、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6家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总数列全省第一。在近期发布的7个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发展典型案例中,常州独占3席。
“优质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的关键,项目不仅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常州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
制度保障上,持续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务服务上,设立“涉外一站式服务专窗”,发布多语种《外籍人士来常服务指引》,提升办事效率与便利程度;对企服务上,通过外企大走访、外企圆桌会等常态化机制,切实帮助外企解决发展难题、稳定投资预期、提升发展信心。
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则让来常投资的外商更有归属感
我市连续14年举办“我爱常州”境外友人沙龙,累计邀请3000余名在常外籍友人参与,让他们共同感受常州城市发展、品味中华传统文化、参与公益志愿活动,帮助他们更快融入常州。
今年,我市依托“苏超”平台,举办“外企友人看‘苏超’”系列活动,累计邀请20国330余名外企高管参与,持续提升常州投资“引力场”。
从“小而美”优质项目
到跨国巨头的战略布局
从国际园区的蓬勃发展
到营商环境的精心打造
今天的常州,正以更强的“磁场”效应汇聚全球高端要素,加速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开放高地,与全球企业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记者:龚励
通讯员:商轩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