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全球患病率约为2%~3%。在日前结束的2025年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年会上,众多研究者发表了银屑病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性研究。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撰文 | 景胜杰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全球患病率约为2%~3%。在日前结束的2025年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年会上,众多研究者发表了银屑病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性研究。
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减轻了生物制剂的经济负担,而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则为患者提供了注射以外的选择。本文将聚焦AAD 2025会议上展示的四项重要研究,从生物类似药的发展、患者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以及创新性口服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三个方面,探讨银屑病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生物类似药:降低治疗经济负担的重要途径
生物类似药是指与已获批的原研生物制剂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高度相似的生物药品。随着多款抗TNF-α、抗IL-12/23和抗IL-17生物制剂专利到期,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和上市为降低银屑病治疗成本提供了可能。
CT-P17是一款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研究者进行了一项Ⅲ期临床试验,评估其与原研阿达木单抗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中的互换性[1]。该研究招募了367名患者,分为两组:从原研阿达木单抗切换到CT-P17组(172例)和持续使用原研阿达木单抗组(174例)。结果显示,两组在药代动力学参数(AUCtau,25-27和Cmax,25-27)方面具有生物等效性,平均血清浓度直至52周均相当。
图1:阿达木单抗平均(SD)血清浓度
疗效方面,PASI评分平均改善百分比、PASI 50/75/90/100应答率及sPGA评分为清除(0)或几乎清除(1)的患者比例在两组间相似。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相当(切换组55.2%对照组55.5%),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较低(1.7%对3.5%)。此外,研究表明,多次切换药物不会增加免疫原性,更换药物组患者的抗药抗体(ADA)阳性率反而低于持续用药组。
表1:两组PASI 50/75/90/100应答者比例
同样,SYSA1902是一款乌司奴单抗的生物类似药。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Ⅲ期等效性试验,比较SYSA1902与原研乌司奴单抗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2]。该研究共纳入446例患者,分别接受SYSA1902(224例)或乌司奴单抗(222例)治疗。主要终点为12周时PASI评分相对基线的变化百分比。
结果显示[2],在第12周,SYSA1902组和乌司奴单抗组的PASI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86.4%和84.7%,差异为1.68%(95%CI -1.45, 4.81),完全落在预设的等效性区间(±15%)内。两组的PASI 50、75、90应答率和sPGA 0/1达成率在各时间点均表现相似,并且安全性相当,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为轻度至中度,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不良事件。
图2:PASI评分相对基线的百分比变化
这些研究表明,生物类似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与原研生物制剂相当,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治疗选择,有望提高生物制剂的可及性。
未满足的需求:患者对口服治疗的渴望
尽管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展现了卓越的疗效,但患者和医生对口服治疗仍有强烈需求。Spherix Global Insights进行的一项市场调查揭示了这一点[3]。该调查对102名美国社区皮肤科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银屑病领域未满足的需求和对开发口服小分子药物的看法。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医生报告需要口服药物,其中36%的医生强调需要兼顾疗效,29%强调安全性。约49%的医生认为口服治疗可以与注射治疗达到相似的疗效。
图3:调查中,银屑病治疗未满足的前三个需求:服制剂:54%;有效性:18%;安全性/耐受性:13%。
在当前可用的系统性治疗选择中,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中有75%被认为管理良好,而使用氘可来昔替尼(Deucravacitinib)和阿普米司特(Apremilast)这两种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只有50%~55%被认为管理良好,两者之间存在20%~25%的差距。这表明现有口服药物的疗效与生物制剂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医生认为口服IL-17(91%)和IL-23(86%)药物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具有最大潜力。适合口服治疗的患者类型包括晕针患者、中重度疾病患者及之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生物制剂疗效显著,但口服治疗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口服IL-17和IL-23抑制剂可能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创新突破:生成式AI设计的口服IL-17A小分子抑制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药物研发领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有关企业利用生成式AI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口服IL-17A小分子抑制剂,有望为银屑病患者提供具有生物制剂疗效的口服治疗选择[4]。IL-17A是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驱动因子,抗IL-17A抗体疗法在银屑病、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治疗中已被证明有效。有关企业利用AI驱动的超大规模虚拟筛选,结合分子生成算法,开发了一类新型IL-17A小分子拮抗剂。晶体结构分析显示,小分子与IL-17A二聚体结合,改变了IL-17A二聚体的构象,从而破坏IL-17A与其受体的结合功能。
图4:ANEW IL-17A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在生成式AI支持下的优化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高结合亲和力和独特结合动力学的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在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IL-17A诱导的IL-6分泌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效力(IC50
图5:在Hs27细胞中抑制IL17A诱导的CXCL1:曲线图展示了不同化合物对IL-17A诱导的CXCL1分泌的抑制效果,IC50值
在体内药效学实验中,先导化合物AN-1315在小鼠IL-17A诱导CXCL1模型中,与LY3509754和司库奇尤单抗相比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活性与依奇珠单抗(Ixekizumab)相当。此外,AN-1315还能有效抑制IL-23诱导的小鼠耳朵厚度增加,并能将银屑病生物标志物Defb4和S100A7水平降至正常。
更高级的先导化合物AN-1605展现了出色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三种临床前动物(小鼠、大鼠、狗)中均显示良好的半衰期、清除率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人体剂量预测显示,AN-1605预计半衰期为14—16小时,清除率低至中等,分布容积中等。根据预测,每日一次200mg或每日两次75mg的AN-1605给药方案可望达到目标覆盖率,使游离化合物浓度维持在蛋白结合调整后的IC90以上。
表2:AN-1605在三种临床前物种(小鼠、大鼠、犬)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这些结果表明,IL-17A小分子抑制剂在转化为银屑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同类最佳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这些化合物的高效力和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支持其进一步开发,成为下一代银屑病治疗药物。
小结
银屑病治疗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AD 2025年会上,其治疗研究呈现出从注射生物制剂向口服小分子药物转变的趋势。生物类似药如CT-P17和SYSA1902展示了与原研药相当的疗效与安全性,提高了治疗可及性;而市场调研显示患者对口服治疗需求强烈。最令人鼓舞的是,基于生成式AI设计的口服IL-17A小分子抑制剂展现出媲美甚至优于生物制剂的体外活性,为银屑病治疗带来革命性突破。
参考文献:
[1] Lebwohl M, Pariser D, Koo J, et al. Pharmacokinetics, Efficacy and Safety after Multiple Switches from Reference Adalimumab to Adalimumab Biosimilar (CT-P17)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aintenance Group (Reference Ada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Plaque Psoriasis: Week 52 Results from the Phase Ⅲ Interchangeability Study.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nual Meeting 2025.
[2]
[1] Xia L, Miao G, Yang X, et al. Efficacy, safety of SYSA1902,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ustekinumab in moderate-to-severe plaque psoriasi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III equivalence trial.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nual Meeting 2025.
[3]Melendez G, Chen S, Recchilungo S, Hickey J. The Remaining Unmet Needs in Plaque Psoriasis: Oral Therapies.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nual Meeting 2025.
[4]Li C, Tong J, Dai W, et al. Oral IL-17A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Designed by Generative AI with Biologics-Like Potency for Psoriasis Treatment.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nual Meeting 2025.
意犹未尽?没关系!
电子壁报、视频解读、大会资讯、专家带你看这里都有
AAD专区已正式开放,还不快来关注!
责任编辑:大晨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