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1个月的智己LS6,油车用户不后悔,无家充桩用户更满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8:44 3

摘要:老陈开了八年的德系油车,去年年底就琢磨着换车,一边吐槽 “加一箱 95 号油快 700 块,每月油费 1500 多,比房贷还心疼”,一边又犯怵新能源:“纯电冬天续航打五折,我家没装家充桩,总不能天天绕路去充电站;以前坐过朋友的增程车,亏电时发动机吵得像拖拉机,

老陈开了八年的德系油车,去年年底就琢磨着换车,一边吐槽 “加一箱 95 号油快 700 块,每月油费 1500 多,比房贷还心疼”,一边又犯怵新能源:“纯电冬天续航打五折,我家没装家充桩,总不能天天绕路去充电站;以前坐过朋友的增程车,亏电时发动机吵得像拖拉机,动力还肉得不行”。直到 8 月初听说智己要发布「恒星」超级增程技术,8 月 15 日还会亮相新一代 LS6,他抱着 “看看不亏” 的心态去了智己体验中心,试完当天就交了预售定金,现在开了 1 个月,逢人就说:“这哪是增程车?分明是自带超充桩的电车,1500km 都能享受纯电的舒服,以前担心的那些麻烦,在 LS6 这儿全不是事儿”。

我跟着老陈跑了不少日常场景 —— 从工作日早晚高峰通勤,到周末带全家去郊外露营,还跑了趟 300 公里的高速长途,也算把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的 “底细” 摸透了。它不是简单给增程车加个大电池,而是真的开创了 “新能源新品类”:油车用户怕的续航焦虑、安全顾虑、成本太高,无家充桩用户愁的充电麻烦、补能排队,在这辆车上都有实在的解法,甚至有些体验比纯电还省心,比油车还划算。

老陈之前对新能源的抵触,其实是很多油车用户的缩影 —— 怕冬天电池冻住、怕长途没电、怕电池不安全,还怕 “换了新能源,体验不如油车”。但开 LS6 这 1 个月,这些顾虑全被打破了。

先说冬天续航这个 “老大难”,北方车主肯定懂,纯电车到了零下十几度,续航能打五折,充电还得等半天,有时候充到 80% 就停了。但 LS6 的「恒星」超级增程,用了 65.9kWh 的超级骁遥 MAX 电池,还是智己和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针对低温做了专项优化。老陈特意问了体验中心的工程师,就算到零下 25 度,电池也能正常充电,不会出现 “充不上、充不满” 的情况。上周北京降温到零下 5 度,他满电 90% 出门,开着空调 24 度,跑了 280 公里还剩 120 公里续航,折算下来续航达成率快 70%,比他朋友的纯电车(零下 5 度续航打六折)强多了。“以前开油车,冬天油耗也得涨 1 个多,现在开 LS6,冬天用电照样抗造,再也不用盯着续航表慌神了”,老陈说这话时,还指了指仪表盘上的电池健康度,1 个月下来没一点衰减。

电池安全更是老陈的 “心头坎”,他总说 “花几十万买辆车,总不能天天担心电池出事”。LS6 的电池做了七重安全防护 —— 从电芯的热稳定材料,到电池包的隔热、冷却、卸压设计,再到 7×24 小时云端监控,工程师笑称 “相当于给电池穿了七层‘防弹衣’”。老陈还特意看了官方的电池穿刺测试视频:电池包被钢针穿刺后,没出现起火、爆炸,甚至还能正常供电。“以前总刷到电池自燃的新闻,现在开 LS6,夏天暴晒、冬天低温,我都不用揪着心了”,他摸了摸电池舱的位置,语气踏实多了。

更让老陈惊喜的是 “电车体验没打折,反而更智能”。他之前的油车,车机慢得像 “老年机”,导航得连手机,调空调还得低头找按键;但 LS6 的车机是全新 AIOS 系统,配着 27.1 英寸 5K MiniLED 屏,反应快得跟旗舰手机似的。喊一句 “小己,打开空调 24 度”,话音刚落就有响应;导航时手机上的地址能直接 “甩” 到车机,连微信定位都能同步,不用再手动输地址。有次接孙子放学,他喊 “导航去实验小学”,车机不仅规划了最近的路,还提醒 “前面路口有学生,减速慢行”,比他那油车的 “哑巴导航” 贴心多了。“现在开 LS6,连我那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伴,都能喊语音控制车窗、音乐,比以前方便太多了”。

用车成本更是 “暴击” 油车。老陈以前开油车,每月油费 1500 多,保养一次得 1200 块;现在开 LS6,市区通勤只用纯电,小区谷电 0.32 元 / 度,每公里电费才 3 分钱,一个月电费不到 100 块,比油车省了 1400 多。就算跑长途用增程,亏电油耗也才 5.32L/100km,加 92 号油(7.5 元 / L),每公里成本 4 毛,比他油车的 1 块 2 省了三分之二。他算过账:一年跑 1.5 万公里,油车得花 1.8 万油费 + 6000 保养费,LS6 最多花 3000 块(电 + 油)+500 保养费,一年能省 2 万多,“省下来的钱,够给孙子报个钢琴班 + 舞蹈班,这不比烧油香?”

我同事小李跟老陈不一样,她租的房子没固定车位,装不了家充桩,之前看纯电车总犹豫:“白天上班没时间充电,晚上去公共充电桩还得排队,有时候等 1 小时才充上,太折腾了”。试完 LS6 后,她直接说:“这才是没家充桩用户的‘救星’,比纯电还省心”。

最核心的就是 450km 的纯电 CLTC 续航 —— 小李每天上下班往返 30 公里,周末带娃去公园、买个菜,一周下来也就跑 200 公里,450km 的续航够她跑两周,就算偶尔多跑点,一周充一次也完全够。“以前看纯电车,一周得充两三次,还得特意绕 10 公里去充电桩;现在我每周四下班路过超充站,15 分钟就能补 310km,比买杯奶茶还快,根本不耽误事”,小李边说边给我看她的充电记录:最近一次从 30% 充到 80%,只用了 12 分钟,补了 250km 续航,够她跑一周。

说到快充,LS6 的 800V 高压平台是真 “给力”。上周小李带娃去外地外婆家,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排了 20 多辆车,她朋友开纯电,排了 40 分钟才充上电;小李开 LS6,直接进超充区,15 分钟补够 310km,喝完一杯咖啡就走了,不用站在寒风里等。“以前总怕跑高速充电排队,现在才知道,快充快一分钟,体验就差一大截”,小李说,她特意对比过:朋友的增程车 30%-80% 充电得 45 分钟,她的 LS6 只要 12 分钟,快了近 4 倍。

更贴心的是 “油尽电尽,永不亏电”—— 就算纯电续航用完了,切换到增程模式,LS6 也不会像有些增程车那样 “亏电就肉”。有次小李带娃去郊外露营,走了段盘山路,车上坐了 4 个大人 + 1 个小孩,还放了满满一后备箱露营装备,爬上去的时候一点不费劲,“以前坐朋友的增程车,亏电的时候爬坡得‘轰大油门’,发动机噪音大得像拖拉机;LS6 就算用油,也跟纯电一样平顺,没那么大动静,娃在后排睡觉都没被吵醒”。

全场景 AI 能源管理更是 “懒人福音”,不用自己纠结 “什么时候用电、什么时候用油”。比如小李导航去露营地,系统会自动计算 “市区用电、高速用油”,到地方时纯电还剩 50km,既保证了市区用电的经济性,又避免了高速补电排队;跑高速时,还会智能调节油电比例,比如上坡用电、平路用油,既省油又保证动力。“我这种‘数学不好’的人,最适合这个功能,不用自己算来算去,车自己就搞定了”,小李笑着说,上次她忘了看续航,系统还主动提醒 “剩余纯电够跑 20km,建议前方服务区补能”,比她自己还细心。

不管是老陈这样的油车用户,还是小李这样的无家充桩用户,开 LS6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不是 “油电妥协品”,而是能享受 1500km 的纯电体验 —— 从通勤到长途,从舒适到成本,每一点都戳中了用户的需求。

对大多数人来说,通勤是每天的 “固定任务”,充电频率直接影响用车体验。老陈每天通勤 40 公里,一周 5 天 200 公里,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 200 公里,450km 的纯电续航刚好够他跑一周半,“以前开油车,一周得加一次油,还得绕 5 公里去加油站;现在我每周日晚上去超充站,15 分钟充到 80%,够我跑一周,再也不用天天惦记充电的事”。

小李的通勤更轻松,每天 30 公里,一周 150 公里,450km 的续航够她跑两周,“有时候忙忘了,第三周初补一次也来得及,比我之前开的纯电车(一周充三次)省太多时间了”。而且 LS6 的充电兼容性强,不管是国网超充、特来电,还是智己专属超充站,都能快速适配,不用像有些纯电车那样 “挑充电桩”。

老陈之前开油车,跑长途最烦 “盯着油表找加油站”,尤其是节假日,服务区排队加油得等半小时;现在开 LS6,满油满电综合续航 1500km,从北京到济南(400 公里),往返 800 公里,中间不用补能,到地方还剩 700km 续航,“比油车还省心,不用再‘算着公里数找加油站’,长途开车轻松多了”。

上个月小李带娃去上海外婆家,全程 1200 公里,她特意试了 LS6 的长途能力:市区用电跑 50 公里到高速口,高速用油 + 少量电,到外婆家还剩 300km 续航,“中间就进了一次服务区,不是为了补能,是为了给娃换尿布;要是开纯电车,至少得充两次电,光排队就得 1 小时,LS6 根本不用愁”。

高速补能是纯电车用户的 “痛点”,但对 LS6 来说,却是 “优势场景”。老陈有次国庆返程,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排了 30 多辆车,他开 LS6 直接去超充区,15 分钟补了 310km 续航,“喝杯咖啡的功夫,电就充好了,比旁边加油的车还快,不用站在寒风里等”。

小李也有类似经历:春节返程时,她朋友开纯电,排了 40 分钟才充上电;小李开 LS6,12 分钟从 30% 充到 80%,补了 250km 续航,“到家用剩下的电还够跑两天通勤,这补能速度,比我想象中还快”。而且 LS6 的快充功率很稳定,就算在低温环境下,30%-80% 充电也只要 18 分钟,不会像有些纯电车那样 “低温快充功率掉一半”。

很多增程车的痛点是 “增程器介入吵、动力肉”,但 LS6 完全不一样。它用了 ERNC 主动降噪技术,增程器启动时的噪音差小于 0.5dB,实测最低只有 0.01dB,老陈开了半个月才发现:“有时候电用到亏电,增程器启动了我都没察觉,还以为是纯电模式,比我那油车安静多了”。

动力也没让人失望,800V 高压碳化硅飓风电机,就算亏电状态下,轮端扭矩也能稳定输出,老陈爬盘山路时,满员 + 行李,动力也很足,“不用像油车那样‘轰大油门’,轻轻踩就能上,而且动力响应比油车快,超车的时候很有信心”。小李也说:“开 LS6 比开纯电还平顺,没有换挡顿挫,娃在后排睡觉,过减速带都没被颠醒”。

对家庭用户来说,用车成本是 “长期账”,LS6 在这方面的优势太明显了。老陈算过:一年跑 1.5 万公里,油车得花 1.8 万油费 + 6000 保养费,LS6 最多花 3000 块(电 + 油)+500 保养费,一年省 2 万多,“省下来的钱,够给孙子报两个兴趣班,还能剩点钱带全家去旅游,这不比烧油划算?”

小李的成本更低,市区通勤全用电,一年电费才 1200 块,就算偶尔跑长途用油,一年油费也才 1800 块,总费用 3000 块,“比我之前开油车(一年 1.5 万油费)省了 1.2 万,相当于多了两个月工资,太值了”。而且 LS6 的保养很简单,不用换机油、滤芯,每次保养只要检查电池、电机,费用比油车低 80%。

LS6 能有这么好的体验,全靠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的硬核技术 —— 不是简单堆配置,而是每一项技术都针对用户痛点。

首先是超级骁遥 MAX 电池,65.9kWh 的容量增程专属电池,放电功率达 275.5kW,配合 800V 高压平台,快充才能这么快。工程师说,这款电池是智己和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专门针对增程车型优化,低温适应性强,零下 25 度也能稳定工作,比普通增程电池的 “温度韧性” 强太多。

然后是增程专属黄金增程发动机,热效率高达 44.5%,亏电油耗才 5.32L/100km—— 要知道,同级别增程车的亏电油耗大多在 6.5L 以上,就算是日系混动 SUV,油耗也得 5.5L 左右,LS6 能做到 5.32L,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朋友的增程车,亏电的时候百公里得 7 个油,我这车就算全用油,也比他省不少”,老陈说。

ERNC 主动降噪技术更是 “静谧性的关键”,很多增程车的增程器介入时会有明显噪音,但 LS6 通过主动降噪,把噪音控制在 0.01dB,几乎听不见。老陈试的时候,特意把电用到亏电,增程器启动后,他都没察觉,还问 “什么时候开的油?”

还有三电碳化硅飓风电机,800V 高压平台,能量转换效率达 97% 以上,就算亏电,动力也不会衰减。老陈爬盘山路时,满员 + 行李,电机扭矩输出很持续,不用像油车那样 “轰大油门”,而且动力响应比油车快,超车的时候很有信心。

另外,LS6 的灵蜥数字底盘 2.0 也很加分,智慧四轮转向让转弯半径低至 4.79m,比宝马 3 系还小,狭窄地库掉头不用反复打方向;空气悬架能过滤路面颠簸,过减速带的时候很稳,小李的娃在后排睡觉,从来没被颠醒过。

除了「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新一代 LS6 作为 2025 年大五座大电池增程 SUV,在空间和配置上也很贴合家庭用户。

空间方面,LS6 的得房率近 90%,后排空间尤其宽敞,老陈 182cm 的个子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三拳距离,孙子在后排能自由穿梭,不用像以前那样 “蜷着腿”。“上次带爸妈和孙子出门,四个大人 + 儿童座椅也不拥挤,这空间比我表姐家的 SUV 舒服多了”,老陈说。

后备箱也能装,并排放两辆折叠自行车没问题,后排放倒 + 副驾折叠收纳,连皮划艇都能轻松装下,周末带孩子去露营,再也不用 “断舍离”。

配置上,副驾的 “超级右排” 很贴心,零重力座椅能调 121 度,还支持四向腿托,小李试的时候,把座椅调到零重力模式,说 “比家里的沙发还舒服,带娃累了,路上就能歇会儿”。

还有 11L 双开门冰箱,制冷能到 - 6℃,制热到 50℃,夏天放饮料、水果,冬天温牛奶、饭菜,带娃出门太方便了。

智能化方面,27.1 英寸 5K MiniLED 屏有 3000 个独立控光分区,白天阳光直射也看得清;IMAD 3.0 智能辅助驾驶支持城市 NOA 和一键 AI 泊车,老陈这种 “新手” 也能轻松停车,“以前停车得让老伴下车指挥,现在一键就泊进去了,不用再闹笑话”。

现在老陈和小李都成了 LS6 的 “自来水”,逢人就推荐 —— 毕竟对油车用户来说,它解决了续航、安全、成本的顾虑;对无家充桩用户来说,它实现了 “像有桩一样用纯电”;对家庭用户来说,它的空间和配置够贴心。

来源:轩宇车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