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商平台疯狂内卷的当下,河南本土商超品牌胖东来却逆势成为现象级商业地标。这个被消费者称为 "6A 级景区" 的商场,每日开门便上演 "抢购大战",消费者抱着 "抢到即赚到" 的心态蜂拥而入。其成功密码看似简单 —— 坚守 "货真价实" 的商业底线,却在当下商
在电商平台疯狂内卷的当下,河南本土商超品牌胖东来却逆势成为现象级商业地标。这个被消费者称为 "6A 级景区" 的商场,每日开门便上演 "抢购大战",消费者抱着 "抢到即赚到" 的心态蜂拥而入。其成功密码看似简单 —— 坚守 "货真价实" 的商业底线,却在当下商业环境中显得弥足珍贵。
在电商平台的算法逻辑驱动下,整个商贸流通领域陷入 "低价陷阱"。各厂商为迎合平台流量规则,纷纷推出 "电商特供款":有的通过调整包装克数降低成本,有的直接在原料配方上做手脚。19.9 元、9.9 元甚至 0.99 元的引流商品持续拉低市场价格,迫使中小企业为生存突破质量底线。直播电商的兴起更让这一现象雪上加霜,消费者在直播间购买的商品中,假冒伪劣产品占比居高不下,退货率逐年攀升。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实体制造业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停滞,形成 "低工资 - 低消费 - 低质量" 的死循环。
反观胖东来,其经营策略与行业乱象形成鲜明对比:员工薪资水平持续上涨,加班行为被严格禁止,休息日制度得到充分保障。这种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使其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 "品质保障" 的金字招牌。当整个行业将 "货真价实" 视为难以企及的天花板时,胖东来却将其作为最基本的经营准则。这种反差既成就了胖东来的商业传奇,也折射出中国零售业的深层危机。
电商平台若继续沉迷于低价竞争的算法游戏,"胖东来现象" 或将成为商业史上的特殊标本。当本该是商业底线的诚信经营成为稀缺品,当消费者为追求品质不得不付出 "抢购" 成本,这难道不是整个商业社会的集体之殇吗?
来源:金桥商学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