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护士,就是针对疾病的一种社会分工。选择做护士,只能被疾病牵着跑,只能选择牺牲,这是注定的。我相信,任何决定投身护士行业的学生们,对于未来的责无旁贷和相应牺牲,都应早有心理准备。
最快女护士,自己并不清楚,其公开哭求领导的行为,造成了两种破坏。
第一,破坏了护士行业内自觉恪守的默契。具体阐述如下:
疾病,是不遵守时间的。所以,护士工作,必然是连轴转的。去过医院急诊、注射科或护士站的人,都了解,随时去,随时有人。
护士,就是针对疾病的一种社会分工。选择做护士,只能被疾病牵着跑,只能选择牺牲,这是注定的。我相信,任何决定投身护士行业的学生们,对于未来的责无旁贷和相应牺牲,都应早有心理准备。
也就是说,护士的辛苦,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从“立志从事护士工作”开始,就已经心知肚明的。这是一种你知我知大家知,甚至是烂在肚子里的默契。
既然是默契,谁都没必要诉苦,任何无意义的诉苦,不可能改变这个工种的特殊性。尤其是,护士干的是救死扶伤的工作,从人间道义上讲,也不允许他们在救死扶伤面前挑肥拣瘦挑三拣四。因此说,避免向公众诉苦或避免向公众表达个人诉求,应是行业内高度恪守的默契。
可惜,最快女护士破坏了这种默契。她在冲过终点拿到冠军的那一刻,泣不成声,把护士工作无尽的心酸一股脑倒了出来。这种做法,越琢磨,越有点机关算尽的味道……老人有句话,再苦能苦过长征二万五?白求恩在晋察冀的时候,战地医院被炸毁,连个像样的病房都没有,不比谁苦,他叫一声了没有?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白求恩,到头来,最该学习白求恩的女护士,却成了把苦叫得最响亮的人,甚至喊出了悲天恸地的惊世之感。是非常不合适、不恰当、不符合她身份的。
第二,女护士的行为,还破坏了护士形象的神圣感。
护士,也是白衣天使。之所以被叫做天使,因为,她们是要救死扶伤的,是有神圣使命的。
如此神圣的工作,被人们叫做天使,是人们信念的传递。在人们心里,天使是没有私心的,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
当最快女护士公开表达私心,且缺乏应有的理性和正当性,就破坏了人们心中对白衣天使的理想定义。她随之遭致漫天的指责,实际上,是人们对她破坏性的反击。
神圣的,一定是不容冒犯的。卫兵如此,护士亦如此。然而,作为白衣天使的女护士,自己冒犯了自己的身份,却不自知,是缺乏认知高度的。
整个风波中,暂时甭提她背后的商业目的,先从行为表现分析,造成的两种破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波及面很广,影响很不好。
也许,当事人,是个很单纯的人,有口无心也有可能。那就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吧,供大家消遣消遣罢了。
来源:郎当爸与状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