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晚上都梦见被丧尸、怪物追着跑八百回,躺在床上眼睛一闭就开始循环播放恐怖片。”
经常做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每天晚上都梦见被丧尸、怪物追着跑八百回,躺在床上眼睛一闭就开始循环播放恐怖片。”
“经常梦到参加考试没带笔,睁开眼,发现才凌晨三四点。”
“昨晚做了一夜的梦,梦见自己在跳breaking,睡醒后感觉更累了……”
当然啦,也有不少朋友是“梦境绝缘体”,从小到大都很少做梦,「一夜无梦」、「一觉睡到大天亮」是他们的夜晚常态。
为什么有的人从不做梦,有的人睡着就做梦呢?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是大脑在休息时仍然活跃的表现。其实,几乎每个人在睡着之后都会做梦,只不过有的人能记住自己的梦境,有的人则是完全忘记了梦境。
我们的睡眠周期大致分为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
①REM→通常在入睡后9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人的梦境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梦的内容通常都很生动、真实,有时还包含一些不合理或超现实的元素。
由于太生动、太具体,所以在REM阶段做梦的人能记住大部分梦境的内容,尤其是那些突然在梦中惊醒的人,对梦境的记忆会更加清晰;
②NREM→这个周期进一步被分为轻睡眠、深睡眠和重度深睡眠,与REM相比,此阶段做的梦通常更模糊、简短、单调、碎片化,梦境内容很难被记住。
因此,有的人不是“从不做梦”,而是梦境发生在NREM阶段,睡醒后完全忘记了梦的内容,所以才会觉得自己没做梦。
除了做梦的时间段,对梦境的记忆还和性别、年龄及思维特征有关,一般来说,女性、童年晚期和青春期早期的儿童青少年、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记住梦境的内容。
每天晚上都做梦,是不是代表睡眠质量差?
先上结论:经常做梦并不等于睡眠质量差,一夜无梦也不等于睡得香。
首先,梦境也有好坏之分,做发财致富、轻松快乐的好梦能让人心情愉悦,醒来后精神饱满、情绪稳定,这恰好是睡眠质量好的体现;
反过来,如果做的是令人频繁惊醒的噩梦,就会对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话会引起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
其次,评判睡眠质量更应该看白天的状态,假如白天精神萎靡,总是哈欠连天,即使整晚都没有做梦,那也和「睡眠质量好」不沾边。
怎么才能远离噩梦,拥有优秀的睡眠?
请记住这5个好习惯:
1.睡前不吃夜宵、不喝饮料;
2.不要在床上玩手机、打游戏,睡前远离一切电子产品;
3.白天多做一些运动,有利于夜里加深睡眠;
4.营造光线昏暗、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
5.学会放松,不要让压力和焦虑“绑架”我们的梦境。
来源:健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