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 8 月,山东市场上的白菜零售价仅 1.2 元/斤,挑一棵完整的大白菜也不过四五块钱。
韩国人又吃不起泡菜了!
今年夏天韩国的持续高温,让视泡菜为生命的韩国人又一次面临泡菜困境。
韩国白菜今年比去年减产24%,仅8月一棵就卖到31元,局部地区甚至飙到 100 元。
今年 8 月,山东市场上的白菜零售价仅 1.2 元/斤,挑一棵完整的大白菜也不过四五块钱。
果不其然,今年山东再次稳居韩国白菜和泡菜的头号供应地,韩国人的“泡菜胃”彻底被中国白菜牢牢拿捏。
在韩国,泡菜早已不只是一种食物,而是跃升为整个韩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符号。
韩国人不管吃什么都离不开泡菜,吃米饭配泡菜,吃火锅配泡菜,做个汤离不开泡菜。
如果韩国家庭,哪天餐桌上没有泡菜,那这餐饭便吃的没有灵魂。
这种感觉就像陕西关中人离不开油泼辣子、北京人吃面没卤一样,食之无味。
但这几年,韩国普通人已经开始吃不起泡菜了。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泡菜不就是白菜做的么,怎么可能吃不起?
在中国白菜是人人都吃得起的食物,没有什么食材会比白菜还要便宜,但在韩国白菜堪比黄金价。
归根结底,主要原因在于韩国近年来的气候变迁。
优质白菜才能在坛里酿成好泡菜,而好白菜的“黄金生长温度”只在20℃左右。
近两年韩国气温持续升高,白菜品质大受影响,腌出的泡菜口感也明显变差。
再加上韩国的土地资源有限,随着城市化的扩张,许多土地都用来建楼建厂。
据数据显示,2025年夏天韩国用于种植白菜的土地,减少了3400多公顷。
本地白菜数量在减少,白菜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而韩国全民都需要白菜生活。
有韩国网友计算过,他目前的工资不算低,但每个月的收入最多只能买600棵白菜。
即使白菜再贵,泡菜再贵,韩国普通家庭勒紧裤腰带都得买,不然吃得每餐饭都很难下咽。
其实早在2010年前后,韩国的白菜受灾害影响严重,许多人高价都买不到白菜,当时的韩国民众便把气撒在韩国政府身上。
于是,韩国政府开始想办法化解这一危机,把求救的目标投向了中国山东,这个白菜多的可以绕地球好几圈的中国蔬菜大省。
山东这个地方,特别适合种植蔬菜,尤其是大白菜。
山东秋冬季节的气温大多稳定在10-20℃,光照充足、雨水又少,而且土地肥沃,既适合白菜结球,又可以减少虫害。
再加上勤劳的山东人经过数百年的精耕细作,积累了大量白菜种植经验,以及现如今科学种植技术的更新,山东白菜的产量可以达到供应所有中国人需求的同时还能富余许多。
而且白菜在中国的价格非常便宜,有时候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棵,贵一点的情况下也就四五块一棵。
这种白菜价格和韩国比起来,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爱吃泡菜的韩国人自然愿意选择中国山东这种品质又好价格还便宜的白菜来制作泡菜。
而且对于韩国目前所面临的白菜危机,山东仅一个7万人口的小镇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小镇便是青岛的仁兆镇。
仁兆镇不仅向韩国输送制泡菜用的白菜,还深入钻研韩国人对白菜品质的标准与泡菜口味偏好,顺势建起多家泡菜加工厂。
而且仁兆镇的这些泡菜厂做的泡菜比韩国人自己做的还要符合他们自己的口味。
目前仁兆镇泡菜出口的年产值已经达到1.5亿元人民币。
仁兆镇的居民甚至比韩国人更紧盯韩国的天气预报,因为那里的气温高低,直接决定他们的白菜和泡菜卖得好不好。
每到12月,山东气温降至白菜不适宜生长的水平,当地居民便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合适区域,种植当季可生长的白菜,确保韩国民众全年都能吃上“山东产”的新鲜泡菜。
仁兆镇面向韩国的泡菜供应链已高度成熟,从加工完成到端上韩国餐桌,全程仅需4天。
数据表明,韩国市场上约三分之一的泡菜依靠进口,其中近99%来自中国,而八成中国泡菜的原产地正是山东仁兆镇。
然而,这仅是中国山东白菜对外出口的供应情况,其实这个蔬菜大省承包的不仅有韩国的餐桌,有许多国家餐桌上必吃的食物也大都来自山东。
日本这个国家耕地面积有限,自产蔬菜难以满足国民日常所需,绝大多数依赖进口。
而给日本供应蔬菜最多的便是中国山东,日本对于山东的大葱和胡萝卜需求量非常旺盛。
仅山东章丘,每年就有8000吨大葱出口日本;而日本吃的胡萝卜、大蒜九成以上也均产自山东。
马来西亚餐桌上同样离不开中国都蔬菜,当地人喜欢吃甘蓝菜,而其中一半都产自山东青岛即墨的移风店镇。
除了甘蓝菜,马来西亚还从山东进口了大量的豆角和生菜。
因为马来西亚是一个华人聚集比较多的国家,有将近700万华人在此居住,而大多数华人是很喜欢吃这几类蔬菜的。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泰国最近几年从中国山东进口蔬菜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泰国是一个主食吃大米、调味靠酱料的国家,蔬菜吃得少,种植面积也随之缩减,只占全国耕地的 12%。
但随着近些年泰国华人的数量剧增,目前已经有超过500万华人在此常住。
而华人的饮食习惯里都有蔬菜,所以早期山东有少量蔬菜出口泰国。
后来泰国人受华人的影响,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提升,饮食上也开始搭配蔬菜,因此进口量逐渐增长。
山东的大葱、土豆、胡萝卜等在泰国的餐桌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比如2022年山东出口到泰国的葱已经超过1000吨。
其实有不少国家都会从山东进口蔬菜,往往一个国家的蔬菜需求,就能为山东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勤劳的山东人也从不会辜负这些进口国的信任,一直坚持保质保量地完成蔬菜输送。
相信未来随着山东蔬菜种植技术的升级和供应链的完善,山东的蔬菜也会走向全球化,从“中国菜篮”变为“全球菜篮”。
来源:鬼谷子思维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