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AI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的底层逻辑,而以“算力+算法+数据”为核心要素构建的AI体系,仍难以独自支撑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必须要有新的基础设施元素,成为连接AI能力与现实场景的“桥梁”。而“光”,正是这座桥。
每一次技术革命,往往遵循“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再到产业爆发”的演进路径。但AI时代打破了这一线性规律,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态势。
如今,AI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的底层逻辑,而以“算力+算法+数据”为核心要素构建的AI体系,仍难以独自支撑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必须要有新的基础设施元素,成为连接AI能力与现实场景的“桥梁”。而“光”,正是这座桥。
作为推动新技术演进的关键力量,光网络不仅是底层通信架构的升级,更是推动AI普惠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即将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政企光”将作为重点领域亮相,展示“无光,不AI”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实践。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迭代,AI应用加速渗透至金融、医疗、制造等千行万业,引爆了对智能算力的指数级需求。据IDC预测,到2030年,全球智能算力需求将比当前增长上百倍。
然而,传统网络架构在高并发、低时延、稳定性等方面已难以满足AI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太网协议栈在高密度调度下效率下降、时延波动,使得AI算力资源无法高效流通,制约AI能力快速下沉。
面对挑战,全光网络成为破局关键。华为F5G-A全光网方案为AI消费端与供给侧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确定性联接,为AI真正走向大众提供底层保障。
从智慧家庭的“万兆到房间”(FTTR)保障沉浸式3D直播与AI康养体验,到智慧园区中的50G PON+Wi-Fi 7实现高清视频回传与智慧办公,再到智慧城市中政务、电力、交通系统对fgOTN弹性带宽与低时延联接的刚需,全光网络无疑正在成为AI落地的“高速公路”。
在智算中心互联方面,大模型训练对超大规模算力集群连接提出极高要求。传统电交换架构存在功耗高、效率瓶颈等问题,而OXC全光交叉架构正在以极致性能,推动“算力随取随用”成为现实。
传统网络向全光网络的演进,不止是通信技术的更替,更是一场以“光”为核心的生产力革命。
华为提出“无光,不AI:以光强算、以光促算、以光惠算、以光赋算”的理念,全面推动光技术从数据中心延伸至行业通信网、园区网络与感知终端,实现AI能力的全面释放。
以光强算:面对大模型训练的分布式趋势,传统DCI架构频繁丢包影响训练效率。华为全光无损DCI方案采用流控算法与双发双收技术,实现数据中心间0丢包通信,有效提升训练效率。
以光促算:在电力、交通等高可靠行业,AI应用面临数据爆发与连接数激增,fgOTN行业通信网通过10M-100G弹性带宽、千级终端接入与加密能力,匹配行业智能化升级所需。
以光惠算:在园区场景中,F5G-A全光园区方案以50G PON和Wi-Fi 7构建“50G到房间、10G到AP”网络,满足AI教育、AI医疗等业务需求。
以光赋算:AI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数据,华为融合光纤感知与光谱感知等技术,为AI训练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来源。光纤感知技术在油气管道检测中实现99.9%数据采集率,光谱感知则提升城市燃气泄漏检测精准度40%,构筑更安全的数据基础设施。
AI的落地,离不开行业先锋的共同探索。越来越多的“追光者”正在推动AI与光技术深度融合,点亮智能化未来。
据悉,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在“无光不AI,全光网加速AI普惠千行万业”主题峰会和“以光惠算,万兆光网开启AI普惠新时代”主题分论坛及多个行业主题分论坛中,ETSI ISG F5G工作组代表将解读F5G-A最新标准演进和技术发展方向,全球知名研究所将分享F5G Openlab最新成果,华为还将携手全球电力、交通、政府、教育、医疗、制造、酒店等行业客户及伙伴,共同探讨F5G-A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实践。
华为将在大会上重点展示面向AI场景的F5G-A系列解决方案,覆盖互联网、政府/交通、电力、园区、ISP、光感知等关键场景,全面支撑AI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在全球,华为联合行业客户打造了多个F5G-A板点,展示全光网络成功落地实践。在上海电信F5G-A全光万兆智慧家庭样板点,实景展示万兆家庭新业务和生态;在上海练秋湖华为F5G-A万兆全光酒店样板点,展示F5G-A在智慧酒店的典型应用。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50G PON万兆光网样板点,展示F5G-A万兆光网仅需10秒即可完成一次全量影像数据传输,提升AI辅助数字化病理诊断效率;在湖北大学F5G-A万兆全光校园样板点,展示新一代全光校园网如何打造一个高速、融合、绿色、智能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学校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无光,不AI”,不仅是华为对AI时代的深刻洞察,更代表着一种产业使命:以光技术为“桥”,让AI真正走进千行万业,普惠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园区、每一个家庭。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让我们一起,向“光”而行。
来源:科技象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