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天快要结束了,我居住的西北小城迎来了倒春寒,气温骤降,好在供热公司以人为本,加大了供热温度,暖气片又升温到了冬天状态。河西走廊多个地方降下了春雪,银装素裹,仿佛又回到了冬天,这样的天气最适合静下心来读书。
午夜漫笔(wu ye man bi)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张耀宇·文
春天快要结束了,我居住的西北小城迎来了倒春寒,气温骤降,好在供热公司以人为本,加大了供热温度,暖气片又升温到了冬天状态。河西走廊多个地方降下了春雪,银装素裹,仿佛又回到了冬天,这样的天气最适合静下心来读书。
从书架上取下一位文友寄来的那本《孤独 是人生的常态》的书细细阅读,书的封面上的一句话富有哲理: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做自己可能孤独,却能避免庸俗。
这本书的作者名叫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孤独是人生常态》是一本散文,探讨了人类孤独的本质以及如何接受和面对孤独。阿图尔·叔本华认为孤独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事实,人们常常试图通过外界的喧嚣和社交来掩饰内心的孤独,但真正的智慧和成长只能在独处中获得。孤独并非全然负面,它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自我反省的机会。
在书中阿图尔·叔本华写到:只有在孤独中,人们才能深入了解自己,发展内在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他呼吁人们接受孤独,将其视为一种宝贵的经历,而不是逃避的对象。他还提到,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因为孤独而感到痛苦,而是会享受独处的时光,从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迷茫时读书,难过时运动,低谷时沉淀,独处时自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或许就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方式。阿图尔·叔本华的这本书中,有很多经典名句治愈了自己,虽然读书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但至少能够让内心平静。在这个一地鸡毛的世界里,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就已经很好了。
上周末和朋友在小城的街道上行走,碰巧遇见了一位很多年前的熟人,一见面还没有说太多的话,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询问起了谁在干啥,谁在哪里发财,一脸的奴才样儿,还和当初一样唯利是图。让我想起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随即没有了和他交谈的兴趣。回到家里后,想起了许多如烟往事,有些后悔把时间浪费在了毫无意义的社交上。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当经历了一些事以后,才真正看明白了身边人的嘴脸。想想也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有些人心怀鬼胎,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善于伪装,一旦目的达到了,又是一副嘴脸。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存在即合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时间会让人看清一切。古语早就总结出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可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成长。
沙尘遮盖了夜空,万物被黑夜笼罩。台灯的光晕在《孤独是人生的常态》的封面上投下一圈暖黄,将我的影子拉得老长。秒针走动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像心跳般规律。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想:“孤独真是人生的常态。”
孤独,教会了我们独立思考。每个人都有一段被包裹的岁月,苦也罢,乐也罢,终究我们都是时间的过客,当成长的翅膀穿透包裹的蚕蛹,是时候该学会孤独,学会面对孤独,学会拥抱孤独。
孤独,更是人生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在独处的时光里沉淀心灵的力量,就似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总是在最深的黑暗中闪耀。
孤独,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只有在孤独中成长,才能让我们真正的强大,不去依赖他人的陪伴,而是在孤独中依然能够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梦想。
当你理解了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就懂得了了人生的意义。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命运的起起落落,就像变幻莫测的星空,谁也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面对人生的重重困境,你若总是一味地抗拒和抱怨,就如同逆水行舟,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陷入无尽的痛苦深渊。而当你学会了在孤独中成长,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那些曾经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也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失去锋芒。
人一辈子最通透的活法,其实就是从接受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开始。
来源:西域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