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节|以追“星”宇宙之名,开启成长新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5:11 2

摘要:当教育的场域突破教室的四壁,当知识的传递跳出书本的桎梏,开学便不再是简单的 “回归校园”,而是一场充满探索与启迪的成长仪式。



当教育的场域突破教室的四壁,当知识的传递跳出书本的桎梏,开学便不再是简单的 “回归校园”,而是一场充满探索与启迪的成长仪式。



当开学节遇上宇宙探索,会碰撞出怎样的精彩火花?2025 年 8 月 31 日,德阳巴川中学开启 “‘新’星璀璨,向光而行” 为主题的开学节,以 “八大行星” 为载体,将科学探究、创意表达与航天精神熔于一炉,不仅为师生与家长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宇宙文化盛宴,更彰显了学校 “新质教育” 理念下,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与实践探索。


以“星”位主题的教室氛围布置


本次以“新”星为主题的开学节,闯关打卡内容围绕“行星”“航天”“宇宙”等元素内容,让巴川学子们化身为“星际探索者”,去寻找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知识点,去对话这场沉浸式的 “星际之旅”。


开学节活动氛围装饰


活动现场不仅吸引了巴川学子们踊跃参与,更有不少家长为孩子在现场拍下打卡纪念照片,整个校园俨然变成了一片欢乐的宇宙探索乐园,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开学体验。




星空长廊

——在情境建构中激活主动探究意识


步入校园,精心打造的 “星空长廊” 已然成为知识可视化的生动载体。投影星空灯勾勒出太阳系的轮廓,八大行星的布局图出现于长廊两侧,辅以详实的天文知识注解,构建起一个立体的 “宇宙课堂”。



长廊内,学子们或驻足凝视行星介绍,或听取老师讲解关于宇宙中的行星知识点。


这种 “情境化 + 探究式” 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知识传授的被动模式 —— 当学生以 “星际探索者” 的身份主动探寻行星 “密码”,后续串联知识点的闯关环节便成为检验与深化认知的自然延伸,让科学知识在主动建构中内化为认知能力,这正是 “新质教育” 所倡导的 “以学生为中心” 的生动体现。




星球工坊:

——在创意表达中守护个性成长本真


“星球工坊” 的现场,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自由绽放之地。中学部学子以超轻粘土为媒介,将对宇宙的想象具象为形态各异的 “幻想星球”;小学部学生则用画笔在圆形贴纸上勾勒童真世界,线条虽稚嫩,却满含对未知的好奇与对美好的向往。


DIY个人星球进行时


蒲晓蓉校长在巡展时的寄语 “每一颗星球都是孩子内心的投射,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无限可能”,直指教育的核心要义 —— 创意工坊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更在于为其提供一个无拘无束的表达空间,让个性得到尊重,让思维摆脱定式。这种对 “个体差异” 的包容,正是 “新质教育” 培育创新思维的根基所在。


“汇聚星空”墙已贴满巴川娃们绘制的星球



★与航天员对话

——在精神传承中厚植科学人文情怀

“对话航天英雄” 环节,将开学节的育人内涵推向深处。初中部大厅巨大的 LED 屏前,学子们提交的提问卡纸承载着对太空的追问与对英雄的敬仰:


“8 倍重力是怎样的概念?” 背后是对物理原理的好奇

“‘金鱼’理论有多少实现可能?” 彰显着对科学假说的思辨

“对新航天员有何建议?” 则饱含对职业精神的探寻


这个环节用AI 扮演“航天英雄”角色进行智能回答,活动现场的LED大屏轮播着一条条的关于航天的问题内容,展示出航天精神正在巴川学子们心中扎根 —— 从对 “技术原理” 的追问到对 “职业担当” 的思考。


这场对话已然超越了 “趣味互动” 的范畴,成为连接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桥梁,让学生在触摸 “星辰大海” 的过程中,涵养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品格,这正是 “新质教育” 对 “社会责任感” 培育的实践落地。


对话航天员的现场,巴川学子写下对航天的思考提问


学部 “星” 计划

——以目标为引,向未来迈进


开学节的宇宙探索之旅,不仅点燃了学子们对科学的热情,更激发了他们对新学期的规划意识。各学部学子纷纷以 “星” 为名,写下专属的新学期目标,字里行间满是对成长的期待与对未来的笃定。


巴川娃们写的“星”学期目标卡


从小学部的兴趣启蒙到中学部的能力攻坚,学子们的 “星” 计划虽各有侧重,却都紧扣 “向光而行” 的主题,既是对开学节活动的呼应,更是对 “新质教育” 理念的主动践行。



新质教育

——在学段衔接中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本次开学节的每一个环节,都暗合着德阳巴川中学 “新质教育” 的顶层设计逻辑。蒲晓蓉校长所言 “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充容器”,道出了学校的育人哲学:小学阶段聚焦 “兴趣启蒙与习惯养成”,机器人校队训练教室、编程教室、乐高教室的常态化使用,以及校园科创角的逐步打造,让科技元素融入日常,为学生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中学阶段侧重 “能力培养与实践落地”,以 “轻量化、易落地、重体验” 为原则,打破学科壁垒与技术割裂,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人机协作等新质能力培养融入三级课程体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摒弃 “学科教研组孤立研发” 的传统模式,构建 “跨学科协作 + 师生共创 + 校外联动” 的校本研发生态,让课程内容更贴合时代需求,让学习过程更贴近真实情境。


当开学节的星幕缓缓落下,德阳巴川中学的 2025 颗 “新星” 已然在这场 “宇宙探索” 中找准了成长的方向。从 “星空探索” 到 “教育实践”,从 “知识积累” 到 “素养培育”,德阳巴川中学以“新”星开学节的内容形式为契机,展现了 “新质教育” 的温度与深度。



来源:德阳巴川中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