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照文苑》158期||山东作家陈春娥:读先生颂赋,怀梁公风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0:06 2

摘要:于洪文先生的又一大作《翰墨魄摄千军阵,丹青辉生万仞屏 —— 梁益强老师颂赋》,读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和梁老师相识在《百花园》,相逢在美丽的千佛山下笔会现场,荣幸收益过他的墨宝,在他乡收到过他赠的宝画,我们可以说是忘年交。梁益强老师的形象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

读于洪文先生颂赋,怀梁公风骨

文/陈春娥

于洪文先生的又一大作《翰墨魄摄千军阵,丹青辉生万仞屏 —— 梁益强老师颂赋》,读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和梁老师相识在《百花园》,相逢在美丽的千佛山下笔会现场,荣幸收益过他的墨宝,在他乡收到过他赠的宝画,我们可以说是忘年交。梁益强老师的形象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在我心中屹立不倒,他的艺术人生和高尚品格,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天空,也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梁益强老师的艺术成就令人惊叹不已。他出身于胶东农家,却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攀越高。从最初在福山一中时受孙石玉恩师的启蒙,到后来在烟台艺展上以雕塑、水彩、素描、国画四艺崭露头角,17 岁便踏入艺术殿堂,专注舞美工作,他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在追求艺术的征程中,他不畏艰难险阻,写生时遭遇潮水围困,归途中双脚被海蛎子割破,鲜血染红道路,却依然执着于艺术创作;酷暑时节,为了创作,他闭户塞牖,在闷热的环境中赤膊挥汗,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翰墨世界里。正是这种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让他在多个艺术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舞美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在《奇袭白虎团》剧组中,他以长竿缚笔,挥洒如飞,创作出震撼人心的布景,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如潮的赞誉。他的绘画作品更是在国内外展览中屡获大奖,油画《无声》荣获全国美展一等奖,《不倒战旗》在全军美展中脱颖而出,《同龄人》《理解万岁》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珍藏,《南疆长城》《老山石》被上海烈士陵园收藏,壁画《齐鲁大地》入选六届国展…… 这些作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艺术的星空,彰显着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梁益强老师不仅艺术造诣高深,其人品更是令人敬仰。他为人谦逊,始终牢记岳父 “只管耕耘,莫计收获” 的赠言,并将其作为一生的座右铭,身体力行。在面对学习的机会时,他总是如饥似渴,虚心向舞台美术巨匠们求教,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他重情重义,对待朋友真诚相待,即便疏于见面,情谊却铭记于心。同事有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倾心相助。在特殊时期,他挺身而出,帮助挚友义山解决困境。对于启蒙恩师孙石玉,他更是心怀感恩,念念不忘。功成名就之后,他四处寻觅恩师的踪迹,最终得以在恩师面前执弟子之礼,这种知恩图报的品质,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

从梁益强老师的身上,我深刻地领悟到,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的映射。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艺术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他的经历让我明白,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需要天赋、勤奋、毅力和高尚的品德共同铸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梁益强老师为榜样,学习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同时,我也要学习他的谦逊品质和重情重义的为人,在追求艺术梦想的道路上,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身边的人和机会,努力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人。

此赋不仅是对梁公艺术人生的精准勾勒,更是两位先生以文会友、以艺相通的见证。笔墨传情,文字载道,相信这篇佳作定能让更多人领略军旅书画的磅礴气象,感受艺术家的赤子丹心。谨贺洪文先生大作问世,愿此赋如星辉长存,与梁公艺韵共辉!

胶东沃土育奇才,笔阵横开气象来。

四艺初惊烟埠展,千毫久砺虎帐台。

潮围不改丹青志,汗透犹追墨韵回。

舞美惊鸿旗影动,画坛掷地玉声摧。

寸心常记耕耘语,双鬓甘为艺苑摧。

寻得恩师重执礼,援将挚友破尘埃。

高山仰止清风在,星斗垂辉后世裁。

最是忘年交未老,一笺墨宝记情怀。

【作家名片】

陈春娥,女,回族,中共党员,退休干部。 数十年的机关生活。伏案与文字交道多年,曾是山东《领导参考》杂志编辑记者,新华社济南记者站培训部主任,现代散文集《如果爱》编委,济南回族诗社理事,济南《回族诗刊》编辑,作家世界签约作家,山东老干部诗坛会员,济南散曲社编委。

来源:天赐佛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