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父雷振声系义和团大旗手(即大师兄),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被官府逮捕入狱。他为父上诉,由原籍流落太原。初在鼓楼街长茂店当小伙计,后到晋阳报社做临时工,每日沿街叫卖《晋阳》、《山西》、《并州》等报纸。
雷梦麟(1890—1947),字瑞尼,中阳县布施村人。是太原发行外埠报刊的创始者和经售红色书刊的第一人。
其父雷振声系义和团大旗手(即大师兄),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被官府逮捕入狱。他为父上诉,由原籍流落太原。初在鼓楼街长茂店当小伙计,后到晋阳报社做临时工,每日沿街叫卖《晋阳》、《山西》、《并州》等报纸。
1915年(民国四年)天津《大公报》初创时,派员来太原,委托他推销,始租赁楼儿底铺面营业。名为“天津大公报太原分馆”,实际订阅户无几,仍以叫卖为主。
1919年,在革命青年张叔平、贺其颖(即贺昌)、郭爱民等人的帮助下,正式创办觉民派报社,经销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其店铺悬挂对联“觉世觉民鼓吹文化宣言论;民权民生自由平等传真经”。除本省报纸外,还销售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及平、津、汉、香港、新加坡报刊。1931年,觉民派报社改为书报社,增添了平、津、沪、汉、香港、澳门、新加坡各地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科学等新书,直到七七事变前成为太原市经售进步书刊的惟一书社。
1937年日军侵占太原后,书报社辍业两年。1939年春复业。由于出售进步书刊,雷梦麟曾三次被日军宪兵队拘捕。
1944年,中共领导的吕梁八分区城工部敌工组派人与他联系,他表示虽出生入死,也愿为国效劳。从此,觉民书报社即成为共产党在太原的地下工作点,吕梁八分区当即派出负责人与联络人携带黄金7两入股合营。作为掩护经营,当时仅出售中成药与文具纸张和一些陈旧书籍。
抗日战争胜利后,雷梦麟认为复兴觉民书报社的时机来到,即亲赴外埠采选进步书刊。不料竟被阎锡山当局没收,就连日伪统治时期没毁的书籍也被阎锡山当局焚烧一空,损失惨重。幸赖革命人士支援,他又借款,再次赴各地采选书刊。其间,吕梁八分区虽又给黄金13两,却被联络人魏某私吞。被发觉后,魏某竟将觉民书报社出卖。
1946年夏,觉民书报社遭阎锡山当局查封并将伙友一起抓捕,负责人李某死于阎锡山特警处。经多方营救,雷梦麟与魏某于同年秋释放(新中国成立后魏某以叛徒罪伏法)。觉民书报社遭此浩劫再无力复业,并负债累累。后经中阳县旅并乡友王嘉猷等倡议,召集中阳县旅并同乡入股集资,选白云程为协理人,经理仍为雷梦麟,方恢复经营。此时,心怀叵测的阎锡山《阵中日报》总编辑刘剑尘欲夺觉民书报社为己有,造谣雷梦麟有“通敌通共”嫌疑。1947年年元月,雷梦麟又被阎锡山当局抓捕。2月初出狱,12月去世。
雷梦麟从事书报事业多年,曾被上海《新闻报》、天津《益世报》、北平《庸报》聘为驻太原通讯记者。
转载来源:《中阳文史》历史的小溪
来源:云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