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先发现毛泽东的才华,曾预言:这是一个可能改变中国未来的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6 22:27 2

摘要:毛主席悲痛得说道:“先生之逝,是新中国教育领域的一大损失啊,他虽然走了,可是他的精神是永远留存的。”

1958年,毛主席的一位恩师病逝。

得知这个消息,毛主席悲痛得说道:“先生之逝,是新中国教育领域的一大损失啊,他虽然走了,可是他的精神是永远留存的。”

不为人知的是,毛主席的这位恩师,是最早发现毛主席才华之人,也曾在毛主席一次生死危机时刻全力相救。

可以说,对于毛主席来说,他不仅仅是恩师,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他就是近代中国的教育大家符定一。

1912年,毛泽东以第一名成绩,顺利考入湖南省立一中,省立一中的校长正是符定一。此时符定一已经是名满湖南的大教育家,他曾担任岳麓书院山长、湖南省教育总会会长等职。

毛泽东入学文章惊艳到了符定一,于是,他立即找来毛泽东谈话,并现场给他出了一道题,符定一要求毛泽东以“论救国之道”写一篇文章。

不到两个小时,毛泽东就交给了符定一一篇立意深刻,气势磅礴的好文章,符定一看完后连说几个好。

随后二人如朋友一般就当前国家形势进行了交流,毛泽东对国事的独特见解,让符定一内心认定,此子未来必将化为龙。

谈话结束后,符定一郑重得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书籍《御批通鉴辑览》送给了毛主席,符定一拍了拍毛泽东肩膀,郑重得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学生了。”

此后日子里,符定一对毛泽东极尽照顾,教会了毛泽东很多东西,毛泽东能够自由得泡在图书馆里,符定一提供了很大帮助。

半年后,毛泽东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符定一毫不犹豫得资助了毛泽东一笔钱。

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领导6000多工人罢工,和湖南军阀赵恒惕进行了坚决斗争,恼羞成怒的赵恒惕下定决心要抓捕毛泽东。

不久,符定一意外得知了这一消息。符定一一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拖延军阀部队,与此同时,他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在省政府担任要职的表弟。

符定一握紧表弟的手,神情凝重得说道:“毛泽东我们必须要救,他曾经是我的学生,我断定,他未来成就必定在你我之上。”

某种意义上说,符定一的确算是最早发现毛泽东才华之人。

符定一表弟听后,说道:“表哥,赵恒惕可是下定决心要抓毛泽东,如果我们救他,搞不好你我都要进监狱啊!”

符定一眼神坚定地说道:“这是一个可能改变中国未来的人,我们必须要救他。”

正是因为符定一四方协调,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军阀部队的行动,在湖南省府加紧实施抓捕毛泽东计划时,符定一及时找到了毛泽东,并通知毛泽东赶紧离开湖南,毛泽东临走时,符定一还拿出几十块银元给毛泽东做路费。

1948年年底,北平和平解放前夕。

为了北平事宜,符定一不辞辛苦来到了党中央驻地河北西柏坡。

再次见到老师,毛泽东甚为激动,毛泽东紧握住老师的手说道:“先生,能够再次见到你,我很高兴啊,听说你对北平事宜有一些建议,我们洗耳恭听啊!”

符定一一句“武攻天津,文定北平”,让毛泽东眼睛一亮。

第二天,毛泽东专门就符定一这个计策召开了军委会议,符定一特别到场参会。

会议上,有不少同志认为,不对北平采取武力进攻,恐怕无法迫使傅作义投降,为此,符定一一句“北平有多少文明古迹你们知道吗”,让众人顿时沉默了。

某种程度上说,毛泽东之所以最后以和平方式解决北平事宜,符定一的意见起到了很大作用。

建国后,在毛主席极力邀请下,符定一担任中央文史馆第一任馆长,可以说,符定一为抢救我国文化古迹,是有着很大功劳的。

建国后,毛主席对符定一这个恩师非常尊重,他多次邀请老师去中南海做客,并请符定一吃饭。

1958年,符定一临终前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坚定跟着党跟着毛主席走,为新中国多做贡献。

谈到最早发现毛主席才华之人,一些学者还提到,湖南学者柳潜或许同样算得上,最早发现毛泽东有“改天劈地”之能的人。

1912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一中读书时,柳潜是毛泽东的国文老师,对于毛泽东,柳潜非常爱惜之才华,除了课堂上,他对毛泽东悉心教导,课外,柳潜还专门抽出时间,教导毛泽东古文和写作,毛泽东能够写出众多流传后世的佳作,柳潜功不可没。

柳潜曾对友人提到,学生之中,毛泽东是最有才华之人,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对于柳潜这位恩师,毛泽东也非常感激。1936年,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毛泽东曾提到,自己中学时期的国文老师柳潜对他帮助非常之大。

1949年10月,毛主席邀请同学周世钊来中南海做客,他再次提到柳潜对自己帮助很大,并托周世钊打听柳潜下落,后来他得知柳潜已于1930年去世,他特意派人给柳潜夫人和孩子送去一笔稿费。

实际上,除了符定一和柳潜,杨昌济也是很早发现毛泽东才华之人。

1914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杨昌济认识了毛泽东。

在日记中,杨昌济用资质俊秀这个词形容毛泽东,可以说,杨昌济女儿杨开慧后来和毛泽东相爱,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推崇,有着很大关系。

几年后,杨昌济在写给好友章士钊的信中写到,“如若救国,毛泽东和蔡和森二人必先重之”。由此可知,杨昌济对毛泽东才华有多么看重。

毛主席后来回忆杨昌济曾提到,杨昌济是对自己最好,影响最大的恩师之一。

某种意义上说,在毛主席人生路上,杨昌济、符定一、柳潜等人都可谓是他的贵人,而毛主席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建国后,对于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始终抱着感恩戴德之心。

来源:浔阳历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