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在前面:先以24小时耐力测试跑出的距离成绩碾压小米YU7造势,凭借标新立异的造型赢得更高回头率,能不能热销可能还得需要一丝丝运气,全新小鹏P7起码实力很强,定价也算合适,您说呢?另外,当多家车企都搞24小时耐力测试的时候,这说明电池厂商和车厂可能攻克了某些
【写在前面:先以24小时耐力测试跑出的距离成绩碾压小米YU7造势,凭借标新立异的造型赢得更高回头率,能不能热销可能还得需要一丝丝运气,全新小鹏P7起码实力很强,定价也算合适,您说呢?另外,当多家车企都搞24小时耐力测试的时候,这说明电池厂商和车厂可能攻克了某些技术难关,所以这类测试,首家测试的意义更大】
全新小鹏P7上市,21.98起售,702km的续航,定价还算合适;标配前轮245胎宽,后轮275胎宽,起码那些抱怨小米YU7 245轮胎窄的车友应该不会说啥了;
750四驱鸥翼Ultra30.18万元,这就是拉高门槛,上市权益置换礼本品置换1万/他品5千尾款减免也就相当于把价格拉进了30万内;
如果还能搞到报废焕新国补就更好了,他品也无所谓了。
不过今天我们先从全新小鹏P7创造的24小时耐力测试纯电车行驶距离记录3961km说起,您认为“汽车搞这种24小时耐力测试”对消费者用车来说有没有意义呢?
车圈儿也有各种看法,但干过车行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说法,“耐用不耐久”,意思就是说机械这玩意儿利用率高没啥,但如果不怎么用放着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记得近几年有过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之后没用过,电量放完了一段时间,结果造成动力电池损坏的案例,对了,以前汽车启动用铅酸电瓶也这样,如果新电池把电量耗干了又保持了一段时间,大概率会坏掉,补充充电也不行了;
还有比如这台耳放,内置10颗三洋18650电池,买它笔者换了三回还是四回货,卖家发过来之后拆箱发现都开不了机,插电开机充电24小时+,一点电量都没法充进去,就是因为长库龄慢慢放电到电量耗干,而电子产品又没法拆封补充充电,所以带电池的电子产品周转快很重要;
这台机器不是换到第四回,就是换到第五回才收到一台拆箱就能开机,并且还有一半电量以上,开机充电三四小时就充满了,然后又反复测试了100%-20%-100%放电充电,最后才敢确认机器内的电池基本上算是保住了。
所以,无论是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是购买带电池的电子产品,最初几个月您最好想方设法多用用,让电池尽量多过几个充放电循环,避免因为新电池因为电量耗尽影响使用寿命。
从24小时耐力测试视频来看基本上都是高环,即便是极速对于汽车这种机械产品来说都算是“良好路况”,胎压打高点可劲儿搂呗,顶多就是能耗高点,大多数量产车的新电瓶/新电机,或者新发动机/新变速箱一般都能撑过这类测试,至于最终行驶距离,可能主要受充放电时间、加速能力和车辆极速这三项指标的影响较多,所以我认为对于消费者用车来说意义不大,但对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产生认知来说很重要,广泛的传播就能让更多人知道这辆车,最终取得的行驶距离也很容易让人得出“这辆车比那辆车”更强的认知。
大家都说汽车是电子数码产品,ECU的焊点容易受到高温和颠簸的影响,如果您对数码感兴趣,应该听过“低温焊锡”的梗,但新能源汽车上估计不敢耍这种鸡贼,颠簸环境也有可能造成线束插接件,总之各种连接都有可能出现偶发性断联,这种情况才有可能诱发故障,所以这种高环极速测试并不如搞搞24小时颠簸路况测试,或者对消费者用车来说更有意义。
全新小鹏P7车辆造型起码算标新立异,不知道以“颜值论”是不是长在了您的审美上,回头率够高也是“热销”的基础。
还有都是700km+纯电续航可能也是剑有所指,820超长续航Ultra在23.98万这个价位应该是盖帽般存在,四驱版本都是750km,算是打消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
全新小鹏P7有一点特别值得点赞,702长续航Ultra动力电池容量74.9kWh,其余三个高配都是92.2kWh的电池,没超过100,就这点来说站在当前国内车市就算已经技术进阶到又一个高点了,后驱版零百加速5.8秒/5.4秒,四驱版零百加速3.7秒,车长5017mm,轴距3008mm,整备质量2090-2188kg,有点走“减重技术路线”的意思了。
小米SU7四驱超长续航Max车长4997mm,轴距3000mm,整备质量2205kg,101kWh动力电池,车还小,续航才长了50km,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换代真是没辙,一年一个高阶,所以选新能源汽车还谈什么保值率啊!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就对了。
看官方配置表,全新小鹏P7AI智能辅助驾驶一栏,四款车功能基本一致,看来小鹏也打算普及全民辅助驾驶了,挺好。
最后,您觉得全新小鹏P7能不能成为小米SU7之后,国内车市新能源轿车细分市场又一匹黑马,站在您的角度,您觉得它打得过小米SU7吗?
注:文内配图源于网络,侵删!即兴成文未及审校,若有错误疏漏敬请谅解!
来源:汽车鉴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