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六枝特区月亮河乡采用“1+2+5”模式,通过建强服务网络、凝聚多元力量、拓展服务内容,精准对接全龄需求,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精准服务”的民生服务新格局。在整合团委、妇联、志愿服务队等多方力量开展融合式服务的同时,采取扎实的举措夯实服务基础,以
今年以来,六枝特区月亮河乡采用“1+2+5”模式,通过建强服务网络、凝聚多元力量、拓展服务内容,精准对接全龄需求,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精准服务”的民生服务新格局。在整合团委、妇联、志愿服务队等多方力量开展融合式服务的同时,采取扎实的举措夯实服务基础,以温情的关怀提升服务品质,用心用情托稳“一老一小”群体幸福生活,让朝阳更蓬勃,夕阳更绚烂。
建好“一本台账”,做到心中有“数”
坚持数据先行,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对辖区内“一老一小”重点群体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
“一小”台账清。通过排查详细掌握留守未成年人的数量规模、家庭结构、健康状况、学习状况、照料情况、需求项目及存在困难等核心信息,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建立结对关爱机制,志愿者通过微信视频连线等形式,与留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保持“面对面”交流,在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留守未成年人“一对一”的持续关注与精准关爱,为后续开展集中托管和个性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老”档案明。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摸排。详细登记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健康需求等,建立规范化居民健康电子档案。这份翔实的健康“账本”,既能让卫生院下沉服务按需调配医疗资源,也能为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注入精准动能,助力家庭医生根据档案勾勒的健康画像,制定“一人一策”的健康管理方案,真正实现健康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精准供给”的转变,切实守护重点人群的健康福祉。
依托“两个阵地”,做到暖心如“家”
利用现有资源,精心打造温馨服务阵地,保障温暖触手可及。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变身“综合服务站”。聚焦群众多元需求,整合民政、社保等高频服务事项,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专人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材料代办等服务,让村民少跑腿、好办事。立足生活实际,设置“便民服务点”,提供应急药品、免费饮水等基础便利,真正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群众想来、愿来、常来”的“暖心阵地”。
家庭院坝升级“邻里互助点”。月亮河乡深挖乡村“家庭院坝”资源,聚焦行动不便的老人与偏远地区留守未成年人,打造家门口的暖心服务阵地。志愿者和家庭医生将服务送上门,在院坝里为老年人进行基础体检、健康评估;为孩子们提供阅读陪伴、趣味游戏或简短课业辅导。这些熟悉的“家门口”空间,被赋予了“邻里互助点”的新内涵,营造出守望互助的温馨氛围,让关爱服务更接地气、更具温度。
拓展“五类活动”,做到暑期有“趣”健康有“护”
聚焦“一小”暑期需求和“一老”健康关怀,策划开展五类融合式活动。
一场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对未成年人,重点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主题教育,通过动画短片、情景模拟、知识问答等生动形式提升自护能力。对老人,卫生院医护人员在体检现场或讲座中普及慢性病管理、应急自救、合理膳食等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
一个兴趣爱好培养平台。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和捐赠物资,为未成年人开设“创意绘画工坊”及未来计划的音乐、体育等兴趣课堂,激发创造力。同时,鼓励有特长的老人参与村(居)文化活动,促进老有所乐、代际交流。
一次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组织志愿者通过团体游戏、谈心谈话等形式,引导留守未成年人敞开心扉,缓解孤独感,建立友谊。对老年人,家庭医生和志愿者在随访、体检时注重心理慰藉,倾听心声,排解忧虑,传递关怀。
一份爱心礼包派送关怀。积极连接社会爱心资源,为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等群体精心准备爱心礼包。礼包内包含文具、书籍、水杯、书包等物品,既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又传递出社会的关怀与温暖。通过这份小小的礼包,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让这个暑期充满温情。同时,在健康宣传、体检时为有需要的老人发放健康手册、简易药盒或爱心小礼品,体现关爱。
一堂学习辅导健康陪伴。针对留守未成年人开展精准课业辅导,采用“共性问题集中讲、个性问题一对一”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巩固所学知识。针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关怀与文化陪伴活动,组织医护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养生知识科普,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设计健步走等适宜的运动,助力老人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自“一老一小”融合服务模式运行以来,成效初显。在“一小”方面,“青春伴读·暑趣童盟”项目在两个试点村(折溪村、大坝村)正式开展,已惠及6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10余名志愿者通过精准有效的课业辅导,生动有趣的知识科普,为1到6年级学生提供精准化、多元化的暑期关怀服务。在“一老”方面,通过下沉服务,2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不仅为1200余名老年人在家门口进行了专业体检和健康指导,还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建立了定期随访机制,健康档案不断完善,老年人健康意识逐步提升。
未来,月亮河乡将继续深化“一老一小”服务内涵,在服务体系上,计划构建“1+N”服务网络,以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阵地,联动辖区内学校、卫生院、社会组织等N个服务主体,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联动,让“一老一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全面的服务。在服务内容上,针对“一小”群体,将升级兴趣培养平台,引入科技体验、文化等特色课程,同时扩大“青春伴读・暑趣童盟”项目覆盖面,从试点村向全乡推广,让更多留守未成年人受益;针对“一老”群体,将在现有健康服务基础上,增加中医理疗、康复护理等特色服务,定期组织银龄学堂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收获更多乐趣。在服务精准度上,将进一步完善“一老一小”信息台账,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动态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为他们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同时,建立服务反馈机制,及时收集“一老一小”及其家属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托起全乡“朝阳”的希望与“夕阳”的幸福,让“朝夕美好”成为月亮河乡最温暖的底色。
通讯员 陈虹燕
编辑 顾冰洁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