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65岁老人3天被拒20次,中介:他们说宁愿空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6 20:45 1

摘要:2024年秋,一则#租不到房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话题引爆微博——为给患病的母亲和88岁外婆租房,刘阿姨的女儿三天内跑遍上海浦东20多家中介,得到的回应出奇一致:“房东一听老人年龄,直接说房子宁愿空着。”

01

“阿姨,真不是钱的问题,您这年纪……我们担不起责任啊。”

中介小哥第21次说出这句话时,65岁的刘阿姨终于没忍住眼泪。

2024年秋,一则#租不到房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话题引爆微博——为给患病的母亲和88岁外婆租房,刘阿姨的女儿三天内跑遍上海浦东20多家中介,得到的回应出奇一致:“房东一听老人年龄,直接说房子宁愿空着。”

这不是孤例。

北京朝阳区某中介透露:“超过60岁的租客,80%的房东会直接拒绝,剩下的要求押金翻倍、子女担保,甚至要医院开健康证明。”而根据《2023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报告》,60岁以上老年人中,23.5%有租房需求,但实际成交率不足5%。

02

在2.7亿次阅读的热搜词条下,4万多条评论撕开了老龄化社会的隐痛。

@退休教师老周 晒出聊天记录:杭州房东得知他68岁后,把6500元的月租涨到1.2万,“说是风险保证金”。

北京网友@北漂奶奶 哭诉:“我和老伴养老金加起来9000,中介却说‘这钱够住养老院了’,可我们只想有个家。”

一条高赞评论揭开房东的隐秘焦虑:“去年邻居把房子租给独居老人,结果老人突发心梗去世,房子半年没租出去,最后降价30%才卖掉。”

某房产论坛调查显示,73%的房东担心老人健康风险,61%忌讳房屋变“凶宅”。

“到底是谁在逼老人‘流浪’?”

——一线城市房租暴涨,养老金追赶不上房价:上海单间均价已突破3000元,但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仅4800元;

——家庭结构变迁下的无奈:随子女迁居的老人、失独老人、异地看病的“候鸟老人”形成新租房刚需群体;

——保障房“够不着”:公租房普遍要求申请人低于60岁,养老公寓月租动辄过万。

03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仅规定“不得歧视老年人”,却无具体追责条款。

当老人在出租屋发生意外,房东往往面临家属索赔、房屋贬值双重压力。上海某区法院数据显示,近三年房东因租客意外被起诉的案件中,75%涉及60岁以上老人。

资本驱动的租房市场正在加速“抛弃”弱势群体:长租公寓瞄准年轻白领,城中村改造清退低端租户,二手房主抱着“快进快出”心态规避风险。

某中介平台负责人直言:“带老人看房成交周期比年轻人长3倍,中介费却一样,我们当然优先推‘优质客户’。”

“老人=麻烦”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电视剧里“孤寡老人病死无人知”的剧情、社交媒体上“老人讹诈房东”的谣言,都在加深恐慌。

殊不知,杭州曾有位72岁租客主动安装智能报警器,广州更有退休医生组建“银发互助租房联盟”,但这些积极案例却被淹没在偏见中。

成都“70岁网红爷爷”王德胜的故事值得思考:他通过直播展示自己爬山、做饭的活力日常,成功打消房东顾虑,还在小区组建老人巡逻队。“不是老人需要社会,而是社会需要老人。”正如网友@时光雕刻师 所说:“我们对抗的不是衰老,而是对衰老的恐惧。”

04

人人都会老,但社会不能老!

当刘阿姨蹲在中介门口啃冷包子时,不远处商场正循环播放“适老化改造”宣传片。这种割裂感提醒我们:老龄化不是某个群体的危机,而是整个社会的考题。

或许某天,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房东李姐在合同里写:“王阿姨,您教孩子书法的课时费可以抵部分租金。”

社区公告栏贴着:“招募年轻租客,每天陪张爷爷散步半小时可减租200元。”

租房APP弹窗提示:“该房源配备跌倒监测仪,适合60岁以上租客。”

到那时,“银发租房难”热搜下的4万条评论,才能真正变成4万盏照亮晚年的灯。

来源:如梦如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