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琦死了以后啊,他的子孙效仿唐代的郭子仪,撰写了十卷《家传》,详细记载了韩琦的丰功伟业。
01
译文
韩琦死了以后啊,他的子孙效仿唐代的郭子仪,撰写了十卷《家传》,详细记载了韩琦的丰功伟业。
书中记载了英宗继位之初的一些事情,竟然说光献太后听信谗言,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
韩琦就说对光献太后说一些话:“如果英宗皇帝有什么不好的,恐怕您这个太后也当不安稳。”
书中记载了:太后曾经问起汉代昌邑王的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
还记载了:光献太后说:“昨天做了一个怪梦,梦到英宗还在宁庆宫。”
韩琦回答道:“梦见英宗皇帝在宁庆宫,这是皇帝身体就要康健的吉兆,是个好梦。”
还记载了:英宗病得很重,韩琦上奏说:“太子已经长大了,请让他来处理政务吧。”
光献太后说:“你还想在老窝里找兔子么!”
还记载了:太后对大臣们哭诉英宗的所作所为:“富弼支持太后。”太后想要去前殿处理政务,因为韩琦的劝阻,放弃了。
还记载了:御史台有谏章,希望太后早日还政。太后哭泣地说:“我要是还政了,以后还能活下去么!”
这样的故事非常多,都是荒诞虚妄不恭敬的,不应该被记录下来的内容。
韩氏子孙便携这些就像是贩卖松木梗,夸大先祖的功劳,以求取官职。却不知道他们已经陷韩琦于不义的境地。
有一个叫王岩叟的,他们父子都是韩琦的宾客,也编写了《魏公遗事》,详细记录了韩琦的言行。但是在记载光献皇后这块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扯淡。
王岩叟记载的是:太后还政以后,韩琦劝英宗增加太后的一账户为。英宗对韩琦说:“相公您不要纵容太后。”
还记载了:韩琦对太后说:“你没儿子,不得不认英宗当儿子。”
他们记载这些的意图就是想表示如果没有韩琦的画,英宗当不了皇帝。就算英宗当了皇帝,没有韩琦也当不安稳。
实际上,英宗是仁宗皇帝亲选的继承人,是皇帝,他一定是尽可能的想办法报答太后,又怎么会吝啬仪仗护卫呢?怎么会说出什么 “不要纵容太后”这样的屁话呢?
这不是在说英宗这个人不孝顺么!
太后是天下人的太后,哪能因为她没有孩子就说出那样的话啊。当臣子的,哪能狂被傲慢到飞扬跋扈的这种程度呢!
以前的奸臣都自称是“定策国老”,把天子当做门生,才会有这种行径。像韩琦这么贤明的人,如果泉下有知,怎么敢承受这种记载呢?所以神宗皇帝曾经说过:“这些话怕不是韩琦的本意吧?”
邵伯温(我)研究过英宗皇帝登基这个事。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是范镇,跟在后面的是司马光。顺应宋仁宗,光献皇后心意的才是韩琦。
富弼写的《辞户部尚书章》,吕诲写的《魏公以下迁官疏》都是至公之言。我都列举出来,等待史官甄别选择。
02
原文
韩魏公薨,其子孙仿郭汾阳,著《家传》十卷,具载魏公功业。至英宗即位之初,乃云光献信谗,屡有不平之语。
魏公以危言感动曰:“若官家失照管,太后亦未得安稳。”又言:“太后曾问汉昌邑王事如何。”
又云:太后言:“昨夕梦甚异,见这孩儿却在庆宁宫。”
魏公曰:“却在庆宁宫,乃是圣躬复旧之兆,此是好梦。”
又言:英宗不豫,魏公奏曰:“大王长立,且与照管。”
后怒曰:“尚欲旧窠中求兔耶?”
又言:太后对大臣泣诉英宗语曰:“富弼意主太后。”
又云:太后欲御前殿,魏公论奏云云,乃止。
又云:台谏有章,乞早还政,太后泣曰:“若放下,更岂见眼道耶!”如此等事尚多,皆诞妄不恭,非所宜言。
韩氏子孙,贩卖松梗,张大勋业,以希进用,不知陷其父祖于不义也。
王岩叟者,父子为魏公之客,亦著《魏公遗事》一编。其记魏公言行甚详;至论光献权同听政事,亦为期诞。
谓太后还政之后,魏公劝英宗加仪卫,帝曰:“相公休奖纵母后。”
又谓魏公对太后曰:“自家无子,不得不认。”察其意,以谓英宗非魏公不得立;既立,非魏公不得安也。
英宗受仁宗天下,贵为天子,思所以报光献之德者,何以为称反惜仪卫末礼,有“无奖纵母后”之语?于英宗孝德,不无累乎!恭惟太皇太后,天下之母也,以其无子而令认。业为臣子者,悖慢至此,不几于跋扈者乎!
前代奸人自称定策国老,以天子为门生,皆由此。
以魏公之贤,使死者有知,其敢当也?故神宗尝曰:“如此恐非韩琦之意。”
伯温尝论英宗之立,首建议者,范蜀公也;继之者,司马温公也;顺成仁宗、光献意者,韩魏公也。富公《辞户部尚书章》、吕诲中丞《魏公以下迁官疏》,乃天下之公言也,具书之,以俟史官采择。
03
补
韩魏公:即韩琦,封魏国公。不多赘述了。
郭汾阳:唐朝名将,封汾阳郡王,谥号忠武。他是历史上最被推崇的武将,被称为“功盖天下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疾,穷奢极欲人不非”。
汉昌邑王:即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这位爷顺位继承皇位,然后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废了。这个例子放在这里就是说明光献后想要废掉英宗皇帝。
庆宁宫:宋英宗未继承皇位以前居住的宫殿。
大王:即宋神宗赵顼。赵顼在继位以前被称为大王。
王岩叟:北宋官员,“连中三元”荣誉获得者。他是韩琦非常看重的人。
范蜀公:即范镇,封蜀郡公。以前提到过了。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封温国公。以前提到过了。
04
感
这一篇和上一篇好像是放在一起的。
不过这一篇主要是为了给韩琦叫屈。
实际上,宋英宗在位的那几年差不多应该是北宋朝局最乱的几年了。
有一说一,宋英宗的皇位确实不是那么稳当的。甚至于,富弼都说出“伊霍之事,臣能为之”这样的话了。
这主要还是宋英宗的小脑袋瓜不太灵光,他把对赵祯的不满都发泄出来了。这就很尴尬了。
至于宋英宗和光献后的矛盾,确实是非常大。至于那些事那些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就不好说了。
来源:那一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