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2日至24日,2025年CCF计算经济学学术年会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此次年会汇集了政府、企业、学术界的一百余位计算经济学专家学者,从政府政策推动、企业平台优化、学术拓展创新等不同的视角出发,就计算经济学上的多个话题展开深刻的共同讨论,促进产学
8月22日至24日,2025年CCF计算经济学学术年会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此次年会汇集了政府、企业、学术界的一百余位计算经济学专家学者,从政府政策推动、企业平台优化、学术拓展创新等不同的视角出发,就计算经济学上的多个话题展开深刻的共同讨论,促进产学研政一体化在计算经济学上的落地。
8月2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会议中心紫金厅进行。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现彩教授发表致辞。陆教授首先表达了对与会嘉宾到来的热切欢迎。他提到,在数字经济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计算经济学作为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正持续推动经济与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为计算经济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最后,他表达了对此次会议圆满召开的衷心祝愿。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现彩教授致辞】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俞红海教授主持开幕式】
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邓小铁教授回顾了专委会去年一年来的历程,并指出,专委会一直致力于将顶尖的科学技术与实际落地应用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并研究计算经济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在国内广阔的土壤发展计算经济学。他提到,计算经济学作为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数字经济、智能决策、平台治理等方向的创新与发展,并在政府工作、学术研究和经济发展中,展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他相信在此次会议上,专家学者能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学术合作,推动计算经济学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最后,邓教授表达了对南京大学承办会议的感谢,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邓小铁教授致辞】
【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祁琦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共邀请了三场大会报告,分别就数据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布式高效求解市场均衡、多源和流式数据交易的实现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勇进行了题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提到,近年来,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强调要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公平、开放、有序、诚信的数据要素市场,建立资产评估、登记清算、交易撮合、争议解决等市场运营体系,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市静安区积极对接国家和上海市战略,加快建设相关的“五大创新平台”,并推出可信数据“十大标杆项目工程”,构建一批高质量平台。本报告由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邓小铁教授主持。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勇作大会报告】
胡区长就数据要素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话题介绍了静安区的三项具体实践。静安区依靠“三医”数据建立居民“健康画像”系统,帮助居民主动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为医生提供患者整体健康的动态历史和数据;“中药安心达”项目汇聚中药饮片的全环节数据,推动中药行业标准化与规范化;药品需求预测模型实现药品精准库存管理,提升药品供应效率。同时,静安区通过商圈数据的精准分析带动客流量、提升商圈营业额;并帮助企业智能规避产品供应风险。最后,静安区将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融合,促进企业创新升级、助力市北高新园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胡区长继续介绍了静安区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包括数据产业布局、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数据与众多应用场景的“数据要素×”融合应用、制度创新、“数通链谷”的数字智能园区实践等方面。
最后,胡区长就宏观视角与计算经济学微观分析的互补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开放问题:首先是如何在数据要素配置的制度安排和算法规则中,同时兼顾公平、效率、创新和安全?其次,在数据驱动的生产网络中,如何量化产业链的韧性并评估经济波动?最后,如何探索宏观政策与微观经济模型协同试验?
斯坦福大学李国鼎讲座教授叶荫宇介绍了在市场均衡计算问题上的重要进展,其团队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求解市场均衡价格的高效算法。叶教授指出,传统的中心化求解方法虽然实现了多项式的时间复杂性,但计算成本对于智能体数量的依赖为高次多项式,且需要全部智能体的效用函数作为输入,难以应用于在线购物网站等大型平台。本报告由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财经大学陆品燕教授主持。
【斯坦福大学叶荫宇教授作大会报告】
叶教授及其团队从传统的tâtonnement方法中汲取灵感,观察到市场均衡的效用最大化形式形成隐式的屏障,使得基于市场需求的更新将市场价格引导向可行域内部。叶教授的团队基于对数效用最大化问题和对偶问题展开分析,设计了基于内点法(IPM)的方法LogBar和PathFol。这两种方法利用二阶信息实现线性甚至超线性的收敛速度,显著优于现有的一阶方法。同时,这些方法仅需查询需求响应而不需要得知完整效用函数,将智能体数量对计算代价的影响降低到线性,非常适合现实世界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
针对算法单次迭代的计算代价,叶教授进一步提出轻量化技术,利用随机线性代数和预处理共轭梯度法进行近似,在保证算法收敛速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代价。叶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了如何利用市场均衡问题的良好性质实现高精度、低开销的求解算法设计,为大规模市场均衡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极具实用性的算法工具。
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常务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协理副校长黄建伟教授发表了题为“Data Trading: From Multi-source to Streaming”的主题报告。黄教授指出,数据交易正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引擎,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全球数据交易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210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的4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9%。这一增长由AWS Data Exchange、Snowflake Marketplace等平台驱动,提供超3,500个数据集,覆盖金融、交通、医疗等多领域。数据交易的核心价值在于赋能AI模型优化。黄教授强调,高质量数据通过平衡偏差与方差,显著提升AI的泛化能力。例如,在智慧城市应用中,交通与天气数据的融合可减少决策误差;在医疗领域,多源数据集成能识别罕见病例模式。这一过程不仅降低模型风险,更解锁了传统方法无法获取的信号。本报告由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副主任、江南大学程郁琨教授主持。
【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常务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黄建伟教授作大会报告】
面对“数据孤岛”问题,黄教授团队提出COTRA框架,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实现卖家协同与动态定价。该框架将数据交易分为卖家协同阶段和买家决策阶段。第一阶段中,数据提供者(如区域、产品、交易记录所有者)通过Nash议价(Nash Bargaining)制定价格与收益分配规则,确保公平性。在第二阶段,企业基于效用模型优化采购策略。黄教授团队验证,COTRA能提升卖家收入达46%,并解决了传统交易中“高价值数据反致亏损”的悖论。这一模型已在电商平台上测试,为智慧城市数据共享提供了可扩展路径。
针对流式数据场景(如实时交通或金融交易),黄教授介绍了专注于连续查询(Continuous Queries,CQs)交易的OSTOR框架。OSTOR通过分支定价算法(Branch-and-Price)将查询分解为可复用模块,减少冗余计算。在数据波动场景下,OSTOR结合在线原对偶算法(Online Primal-Dual)动态调整策略,确保高吞吐与低延迟,并显著提升社会福利。这一框架已应用在联邦学习系统之上。
黄教授最后总结道,下一代数据交易需聚焦开放协作、在线处理、协调共享等方面。
23日下午的圆桌论坛以“AI与数字经济”为主题,由CCF计算经济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李博副教授主持。五位专家就AI在数字经济中的角色与场景革新、技术挑战与社会治理的双重影响、大模型时代的技术哲学反思等多方面展开了探讨。
【圆桌论坛由CCF计算经济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李博副教授主持】
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邓小铁教授谈到,现实场景中的大规模真实数据可以创造无限的价值。现在的AI基于大数据进行训练,那么如何生成高质量数据将会是决定AI能否良性发展进步的关键。在优质数据之上,AI将会完全重塑数字经济的形态。
斯坦福大学叶荫宇教授以电力市场中的电力调度问题及其求解器为例,谈到了人与机器的互动方式。叶教授表达了AI算法的可解释性对于业界的,尤其是如电力这样敏感、关系到国民生活领域的重要性。他提到,计算经济学不等于大语言模型,前者中有很多问题是不能简单地用大模型进行解决的。
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常务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协理副校长黄建伟教授提到了多模态数据在赈灾场景下电力调度问题中的作用,借此提到人工智能与能源相结合方向的重要性,并指出,特定领域的高质量数据对于人工智能发展而言有重大的作用。黄教授进一步谈到,在AI中建立可解释性的成本很高,科研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选择的研究特色。
CCF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财经大学陆品燕教授谈到,技术的发展往往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创新驱动,其次是成本驱动。目前的大模型正在从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在表现效果之上,控制成本逐渐变得重要。而对于大模型的可控制性和可解释性,相对于其存在的幻觉与偏见,其被商业植入、资本操纵才会对大众带来更为恶劣的影响。由此,如何保证大模型的客观性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最后,淘天集团推荐算法负责人姜宇宁提到,对于大模型而言,规模非常重要;但对于大模型的决策而言,公平更加重要。这里的公平是指企业平台和产品用户之间的,以及用户互相之间的公平。建立这一平衡才能让企业有持续发展、盈利的空间,而非因竭泽而渔导致失去市场青睐。此外,他提到,AI的出现使得大众的创新成本降低,因为AI可以帮助大众便捷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对于AI在公司中的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他提到,AI往往无法解决现实中问题的全部,而更多是在人类的干预下进行决策。
在以上环节之外,此次CCF计算经济学学术年会还邀请了16场论坛报告,并举行了博士生论坛和墙报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在此次会议上就计算经济学的多方面展开交流,收获满满。
来源:CCF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