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端丨新越剧接连火爆出圈 王滨梅:青春化表达与创新传承是百年越剧的破圈密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6 18:12 2

摘要:这两天,一张张照片在各个戏迷群里传播: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门口,热情的观众拿着越剧《我的大观园》的介绍手册和周边,以大幅海报为背景,露出灿烂笑容。这部戏开演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用这样的方式打卡,定格与越剧相遇这一刻的欢喜。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彬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思想有观点,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滨梅

《我的大观园》剧照 图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微信公号

这两天,一张张照片在各个戏迷群里传播: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门口,热情的观众拿着越剧《我的大观园》的介绍手册和周边,以大幅海报为背景,露出灿烂笑容。这部戏开演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用这样的方式打卡,定格与越剧相遇这一刻的欢喜。

从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出圈到《我的大观园》的开票秒空,越剧正为传统戏曲赢得漂亮的流量。越来越多年轻人被古老戏曲圈粉,成为“追戏人”。网络平台上,到处可见他们的观后感:“看戏看出了大片的感觉”“这唱腔太有韵味了”……

年轻人爱上戏曲看似“难以预料”,细究起来却在情理之中。

当越剧《我的大观园》等火爆出圈 :传统戏曲,如何更青春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滨梅:

青春化表达与创新传承:百年越剧的破圈密码

百年越剧何以不缺“追戏人”,“小百花”何以每个时代都有破圈佳作?我觉得答案是在青春呈现和创新传承的密钥里。近期现象级作品越剧《我的大观园》以86%的45岁以下观众占比、39%的30岁以下受众结构,证明其以新舞台、新生代,赢得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喝彩与追逐。

首先,创新打造是青春化转型的根基。越剧《我的大观园》尝试“非线性叙事”的诗化越剧,以立体感的空间架构,解决了镜框式舞台的平面化,拓展了舞台维度;更以秉持越剧精髓基础上展现艺术融合、各美其美的青春越剧,展现了充满活力的“小百花”青春群像。

其次,创新传播是破圈突围的关键。越剧《我的大观园》的新生代演员以流量矩阵推动着年轻化传播。比如领衔主演陈丽君,其抖音粉丝超400万,单条《我的大观园》演出预告最高播放量破1975万,同时“陈丽君的宝玉自带英气”等词条相继登上多平台热搜榜,其中“陈丽君也抢不到我的大观园”这一词条进入微博热搜榜前十,社交媒体平台“人剧合一”的营销绑定,使“抢票难”的观演体验成为文化事件,实现了从观剧消费到社交参与的传播升维。

最后,人才培养是持续创新的保障。越剧《我的大观园》定位“青春群像”戏,建立了“以演代训”模式,实行AB角轮换制,加大了青年演员参演比例,给予了他们更多展示机会,有利于构建合理的新生代人才生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