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在社区医院排队打疫苗,听见俩宝妈吵起来了。一个拍着胸脯说:“我家娃从出生就吃AD,现在7个月身高72cm,肯定不缺!”另一个急得直搓手:“可我家邻居说DHA才是‘脑黄金’,我家娃刚满月就开始补,咋还总揉眼睛?”
昨天在社区医院排队打疫苗,听见俩宝妈吵起来了。一个拍着胸脯说:“我家娃从出生就吃AD,现在7个月身高72cm,肯定不缺!”另一个急得直搓手:“可我家邻居说DHA才是‘脑黄金’,我家娃刚满月就开始补,咋还总揉眼睛?”
你发现没?现在当妈像在闯关——AD和DHA到底该不该补?什么时候吃?吃错了会不会坑娃?我当全职宝妈3年,翻烂了3本儿科指南,蹲过5次儿保科,今天就把压箱底的干货掏出来,看完你能少花1万块冤枉钱!
上周带小宝去体检,医生说:“你家娃维生素A刚好达标,多亏一直吃AD合剂。”这话让我想起刚生完老大的时候——当时婆婆说“维生素D补多了中毒”,硬是只给娃吃单一D,结果3个月体检时,医生拿着报告直叹气:“维生素A偏低,夜醒频繁、爱揉眼睛都跟这有关。”
为啥AD必须一起补?
很多家长觉得“能晒太阳就不用补D”,大错特错!母乳里维生素D含量少得可怜(每100ml仅0.3-1.0μg),配方奶虽然加了,但按每天喝800ml算,最多也就8μg,离每天需要的10μg还差2μg。更别说小月龄娃根本没法暴晒——6个月前要防晒伤,冬天穿得像粽子,胳膊腿儿裹得严严实实,晒半小时太阳转化的维生素D可能还不够塞牙缝。
至于维生素A,更隐蔽!它藏在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里,可娃能吃的东西就那么点:6个月加辅食,先吃米粉、南瓜,再是胡萝卜、菠菜,但这些食物里的维生素A都是“前体”(β-胡萝卜素),得转化成维生素A才能吸收,转化率不到1/10。我表姐家娃就是挑食,不爱吃胡萝卜,结果1岁体检时维生素A轻度缺乏,夜里总哭醒,医生说再晚发现可能影响视力发育。
现在儿保科医生的共识很明确:AD合剂(伊可新、星鲨这些)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不用分开买A和D,每天1粒就能同时补够两种营养。
什么时候开始吃?吃多久?
我家老大是出生第16天开始吃的,医生说“出生15天后就可以吃,越早补越能打基础”。至于吃多久?至少吃到2岁! 2岁后如果娃饮食均衡(每天能吃够半斤蔬菜、1个鸡蛋、2两肉),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别隔着玻璃晒,紫外线穿透不了玻璃),可以去医院查个维生素D水平,听医生建议减量或停;但如果娃挑食、不爱吃菜,或者冬天户外活动少,建议吃到3岁。
最容易踩的3个坑:
和奶/辅食混着喂:我之前图省事,把AD滴在奶粉里,结果娃喝了就吐——医生说,油脂类的AD和奶里的蛋白质会凝结,吸收率直接打对折!正确做法是固定时间(比如早上喂奶后半小时),用剪刀剪开胶囊尖,把油挤到娃嘴里,胶囊壳别扔,大人吃了补维生素(我老公当保健品吃了半年)。漏吃一天补两粒:有次我出差,娃他爸记错了,直接给娃吃了两粒,急得我连夜打电话问医生。医生说,AD是脂溶性维生素,过量会中毒,但每天1粒是安全剂量,漏吃别补,第二天正常吃就行。觉得“吃了就万事大吉”:AD只是辅助,娃的免疫力、视力发育还得靠均衡饮食。我家老二现在1岁半,每天吃猕猴桃、西蓝花,比同龄娃少生病,医生说“AD补够了,再加上食物的营养,才是双保险”。去年参加宝妈群团购,我差点花200块买了一瓶DHA。幸亏邻居是营养师,拦住我说:“你家娃母乳够,你每周吃两次三文鱼,娃根本不缺DHA!”
哪些娃需要补?哪些不用?
简单说就三点:
纯母乳喂养的娃:妈妈每天吃够DHA(每周2-3次深海鱼,比如三文鱼、鳕鱼,或者每天吃1粒藻油DHA补充剂),母乳里的DHA就够娃用了,不用额外补。配方奶喂养的娃:看配方奶成分表——现在大部分国产、进口配方奶都添加了DHA(每100ml约含5-10mg),如果娃每天喝够600-800ml,DHA完全够,不用额外补。吃辅食后的娃:如果6个月后娃不爱吃鱼(尤其是深海鱼),或者妈妈本身挑食、不吃深海鱼,配方奶喝得少(每天<500ml),这时候才需要补。我家老二6个月添加辅食时,我先给他吃了两周三文鱼泥,结果娃闻着味就扭头。去儿保科一查,DHA水平刚好在正常范围下限,医生说:“可以先试试海苔,把无盐海苔剪碎拌在米粉里,比吃药剂强。”现在娃1岁半,每天吃半片海苔,DHA已经达标了。
什么时候开始吃?吃多少?
如果娃确实需要补DHA,6个月后开始就行(小月龄娃主要靠奶获取)。1岁前每天需要100mg,1-3岁每天100-150mg。别听商家忽悠“每天补200mg聪明”,过量会增加肠胃负担,娃可能便秘、腹泻。
补DHA的2个原则:食补>药补
优先给娃吃深海鱼(蒸熟后去刺打成泥)、海苔(选无盐的,剪碎加辅食)、蛋黄(每天1个,蛋黄里有少量DHA)。我家老二现在最爱吃鳕鱼南瓜粥,每周吃3次,DHA完全够。
如果必须吃补充剂,选藻油DHA(比鱼油DHA更纯净,腥味小,娃容易接受)。千万别买成人款——成人DHA里的EPA含量高,娃吃了可能影响凝血功能。
这些年见过太多家长:
有的娃明明不缺DHA,却被商家“吃了变聪明”的广告忽悠,买了一堆补充剂;有的娃维生素A缺乏,家长却只补D,结果娃反复感冒、视力发育慢;还有的家长跟风囤货,AD和DHA一起喂,娃吃了直吐舌头……记住:补充剂是“配角”,不是“主角”。娃的发育靠的是均衡的饮食(每天吃够肉蛋菜奶)、充足的睡眠(1岁前每天12-14小时,2岁后10-12小时)、还有爸妈的陪伴(多互动、多说话)。
你家娃现在在补AD还是DHA?有没有踩过坑?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避坑!
来源:蘇彦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