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超,能让湖南足球“枯木逢春”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02:30 1

摘要:因为球迷们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就位了。市业观这几天潜水在娄底的一个热血球迷联盟群里,群成员每天增长,目前已超420人;湘潭球迷协会组建的两个球迷群,也有800多人。

湘超比想象中火热

距离湘超正式开赛只剩7天,光是大麦平台上标记“想看”的人数已经超过45000人。

可以想象,9月7日晚的贺龙体育馆,一定会锣鼓喧天、战旗飞舞、加油声震天。

因为球迷们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就位了。市业观这几天潜水在娄底的一个热血球迷联盟群里,群成员每天增长,目前已超420人;湘潭球迷协会组建的两个球迷群,也有800多人。

目前全省14市州都已自行组建球迷联盟,就等着为城欢呼。大家不仅制作了专属球迷的文化衫、围巾,编写了球迷助威歌,还一再强调《看台球迷文明观赛公约》;被围攻的长沙队,也有自己的后背,长沙球迷助威团覆盖老中青童,“誓死要把贺龙体育中心打造成魔鬼主场。”

一支穿云箭,千万球迷来相见。中国的足球球迷从来都是全世界最宽容、最热情的球迷。

哪怕国足年年让人失望,哪怕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30多年,还在初级阶段,但球迷的热情永不停歇。

湖南的球迷群体,更是球迷中的球迷。

与湖南足球同甘共苦,一起走上过巅峰——1983年,湖南队战胜湖北队取得“贺龙杯”冠军,当晚的贺龙体育馆上座率达到了10万人,创作了当时全国最好的球市;也在湖南足球职业化陷入“成立—保级—解散”的死亡循环中热情不灭,喊出“若要湘军亡,除非湖南人都死光”的口号。

正如湖南抢抓机遇,力促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携手,让“湘超”成为全省足球人才培育生态的起点,加速完善青训体系。

湖南的足球爱好者、球迷们,也在热切期待,湖南足球能雄起。

湖南足球队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足球队之一,和广东省、江苏省足球队都成立在1958年。

实力在全国也属前列。湖南第一代足球运动员竺义功曾自豪表示:“我们那一代球员堪称湖南足球史上的黄金一代,经常打进全国前十名,北京队、上海队、八一队,都曾是湖南队的手下败将。

在湖南足球第一个三十年(1958—1988年),湖南足球队培养了超200名青年运动员。虽说做不到常胜将军,但大赛成绩一直在刷新纪录:

1964年,在中南区足球协作赛中夺冠;

1966年,在广州公开赛中,2:2战平国家队;

1972年,在全国四个赛区联赛中,1:0击败湖北队夺冠,水平相当于全国第四;

1973年,在全国足球联赛中获得第六名;

1975年,一脚淘汰上海队,冲进全运会决赛,获得第八名。

1985年,成功冲入全国甲A战队行列,成为全国12支甲级队的一份子。

无论是湖南足球队队员,还是湖南的球迷,都认为,那是湖南足球的黄金时代。运动员踢得意气风发,球迷也都看爽了。

至今有球迷记得,1983年首届“贺龙杯”足球赛举办时的“火爆”场面,满座5万人的赛场,挤进10万多人观赛。湖南队战胜湖北队夺冠后,现场响起山呼海啸的欢呼声,赛后体育场门口,数不清的球迷们放起鞭炮来庆祝。

贺龙体育场是湖南足球发展史的见证者

但,时代滚滚向前,球迷的热情依旧,但湖南足球的巅峰似乎停在了80年代。

中国足球至今让人扼腕,足球职业化转型失利可能是最大的原因。自1994年启动足球职业化改革至今,中国男足的世界排名从37位一路跌落到第94位,与同属亚洲足球圈的日本(第17)、韩国(第23)差距越拉越远。

今年苏超赛场上,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南通珂缔缘职业足球俱乐部老板李太镇,在接受央视《足球之夜》采访中,被问到:如果回到14年前,还会选择足球么?

李太镇的回答斩钉截铁:不会。不确定性太高了。

李太镇算是苦尽甘来,成为南通足球“教父”啦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国内不缺热爱足球的人,不缺愿意为足球事业贡献力量的人,但鲜少有人,能收获到幸福成果。

或许以2025年为转折点,各省足球联赛普及,能让国内足球生态稍有好转。但此前30年,国内足球职业俱乐部赛道,可以说是“遍地尸骸”。

湖南作为国内最早进行足球职业化探索的省份之一,结局也是惨烈的。今年年初,省内坚持时间最久,也是唯一一个职业俱乐部湘涛,也宣告解散了。

2003年,从湖南足球队退休后的竺义功,曾受邀担任“湖南五强虹道足球俱乐部”的总教练,当时竺义功满怀激情,要带领俱乐部在2006年进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从根本上改变足球“湘不成军”的状况。

“湘不成军”的背后,是当时湖南足球在职业联赛上,10年“溃不成军”。当然,后20年,也没好到哪里去。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元年,全国甲级联赛成为职业联赛,湖南省汽贸公司注资300万,以原来的湖南足球队为班底,组建出湖南省首个职业足球俱乐部——湖南金象足球俱乐部(简称“金象”)。

湖南职业足球队的起点,是甲B队伍。

很多球迷记忆里,湖南足球职业化的巅峰战也在1994年,即金象出征的首届甲B联赛。

1994年金象出征甲B联赛,图源于红网

那一年,金象的保级之战磕磕绊绊,到最后一轮,五万多名湖南球迷涌进贺龙体育场,为金象助威。

最终,金象3:1击败火车头队(1989年升入中甲,1998年、2016年两度退出职业联赛),以第八名成绩惊险保级。

据湖南足球名宿程坚回忆,当晚,湖南球迷跳进场内疯狂庆祝,很多队友的球衣都被球迷扒走了,最后,好多球员只剩一条内裤跑回更衣室。

此后,湖南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无一例外在资金周转不畅、管理层内讧、球队阵容青黄不接的问题中打转,成绩一路下滑。

1995年金象征战甲B联赛,打完3轮保级战,遭遇投资方撤资,湖南队只能弃权。

虽说暂时得到了怀化首富、广州莱孚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申路扬的资金支持,但军心已经涣散,加上保级关键赛遭遇球迷冲下看台找裁判理论的客观因素影响,队伍降入乙级,在乙级联赛挣扎3年,入不敷出,1998年赛季结束后宣告解散。

球迷保留的湖南莱孚征战乙级联赛的票

2001年12月,湖南第二家职业足球俱乐部——湖南金果实业足球俱乐部(简称金果)成立。

金果实业是一家集电缆、水业于一身的上市公司(创立于1993年8月,1997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1年1月更名为湖南发展集团),金果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沈小龙曾说,之所以投资足球,是想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足球湘军,培养湖南人自己的球星,为湖南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2002年的全国乙级联赛,金果升甲失利,俱乐部存活堪堪一年,就宣告解散。

职业化赛道屡战屡败,很长一段时间内,湖南只能发挥钞能力,“买”成熟的球队来激活球市。

先是湘潭买来甲A战队“八一振邦队”。

八一振邦的前身是八一足球队,2000年开启市场化运作。2002年,湘潭买断球队3年主场经营权。

如今湘潭队球迷能短期内整出如此大声势,都是当年练出的本事。

八一振邦队的到来,让整个湘潭城沸腾,湘潭一下子涌现十几家球迷协会,球迷自发组建湘军啦啦队,“八一振邦,湘潭雄起”的口号响彻大街小巷。

主场湘潭市体育中心场均能吸引超2万名观众,总政歌舞团都来湘潭演出助力,热闹程度不亚于现在的苏超,创造了当年湖南地级市足球市场的奇迹。

八一振邦队在湘潭体育中心比赛,球迷欢呼

但,八一振邦队在湘潭的成绩并不出彩。

八一队在全国甲级联赛、全运会、优胜者杯、足协杯等比赛中,获得过7次冠军、8次亚军和6次季军。征战甲A联赛,曾拿过第三名的好成绩。

但落地湘潭的两年,八一振邦队在2002赛季甲A联赛是13名,2003年赛季甲A联赛第14名,成绩在降级,又有资金困局,无法满足中超准入要求等问题,赛季结束后,依然逃不开解散的结局。

然后,就是总部位于益阳的湖南科力远集团买来了中甲足球队“重庆力帆”,并取名“湖南湘军俱乐部”,目标直指“中超”。

依然可惜,湘军俱乐部内部内讧不断,半年时间换了四位主教练,还爆出过“假球”危机,不仅难以冲击中超,保住中甲席位都勉强。

此外,科力远作为民营企业,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所以,力帆入湘不过一年,科力远就实质性放弃了湘军俱乐部。

虽说后有湖南隆回人、百龙集团董事长孙寅贵搭救,声称要三年投入1500万元,只出钱不要权。“如果球队能够冲上中超,那么钱绝对不是问题。”

但百龙的实际出资大缩水。据中国足球报报道,百龙的全部投入是六十万。以至于湘军俱乐部因为拖欠场租,队员只能在住地走廊里训练。

孙寅贵曾说,他之所以投资湘军俱乐部,是看到了球员和湖南球迷对足球的热爱打动了百龙集团董事会。

湖南球迷对俱乐部确实是真爱。

比赛每场都有2万多人观战。2004年5月1日中韩国奥队的预选赛,贺龙体育馆坐满4万多球迷,每一个进球,都能吸引万人喝彩。

但在商言商,百龙不愿意担负俱乐部,球迷也无能为力。

当年,湘军俱乐部球员领不到薪水等消息传出后,长沙球迷曾自发为湘军捐款,有老球迷从每月600块的退休工资中拿出500元。5岁的小球迷,抱着八斤重、装满自己零花钱的奶粉罐来给钱。有球迷团在训练场边打出横幅:若要湘军亡,除非湖南人都死光。

但,球迷再热情,也挡不住2006年湘军俱乐部解散的结局。

回望湖南足球职业化30年,可能只有湘涛的成绩拿得出手了——成立3年即拿到湖南足球历史上首个乙级联赛冠军,成功冲甲;2010年获得中甲第六,2011年获得了中甲第四,距离中超只剩一步之遥。

但2016年赛季降级中乙后,湘涛再没回到巅峰。2022年5月湘涛将主场迁到娄底,2025年初,因200万债务,以及无法通过准入资格审核等问题宣告解散。

湘涛的娄底首秀,现场超1.8万名观众助威,图源华声在线

但不管有多少遗憾,湘涛也用18年的征程,扛起了湖南足球职业化的半壁江山了。不仅为此次湘超长沙队,贡献了周琛崴 、邓子豪、陈琪等专业球员;娄底也以2年多的湘涛主场积累,培育了一座“足球之城”,在湘超前就打响的娄超(娄底市“材料谷杯”足球对抗赛),16场球赛吸引来超50万人次现场观赛,直接带动消费约1.5亿元。

湘涛解散后,湖南职业足球跌入谷底,不到半年时间,苏超爆火,顺道点燃了全国各省市发展城市足球的热情。

湘超联赛自7月中旬启动开始,湖南各地球迷协会迎来“春天”。

过去30年,湖南足球偶有成绩,但大多数时候是失落的,球迷的热情无处释放,球迷协会的会员也流失了不少。如今,伴随湘超一声哨响,14个城市的球迷协会不仅回来了,而且队伍变得更加庞大。

球迷们期待已久的青训建设、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也迎来良性发展阶段。

复盘湖南足球职业化的“死亡循环”,我们能发现三大问题:

一是投资不稳定。以短线投资居多,一旦成绩不佳,就迅速撤资。

二是俱乐部自身造血能力差。这是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普遍困境,需要依赖投资方输血和地方政府支持,在门票、周边产品开发、转播分成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三是青训基础薄弱。这是湖南足球职业化难发展的结构性难题,缺乏培养平台和输送人才的渠道,导致后备人才“供血不足”。长沙的“国脚”黄博文,早年也是在省外培训的,因为本土实在缺乏优秀的足球培训学校。

青训生态建设、职业俱乐部自身造血、和政企支持三大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青训,就是足球职业化最重要的地基。

足球名宿竺义功曾表示,青少年足球培养,需要各级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重视和紧密合作。

如今,湘超不负期待将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拉到一起,开启湖南青训体系的全面升级。

作为青训的出口,也是青训的关键一环,湖南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新局面,也就不远了吧。

大家对湖南足球有什么期待?欢迎评论区交流。

来源:aaa体育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