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最初的理想L9到仰望U9,再到问界M9,这国产的“9字辈”全尺寸SUV,正在尝试着把高端市场从BBA的手里夺回来。而现在,“9字辈”国产旗舰里又多一个选项,即38.98-44.98万元上市的腾势N9。作为比亚迪技术体系下的又一重要产品,它能否在理想L9、问界
从最初的理想L9到仰望U9,再到问界M9,这国产的“9字辈”全尺寸SUV,正在尝试着把高端市场从BBA的手里夺回来。而现在,“9字辈”国产旗舰里又多一个选项,即38.98-44.98万元上市的腾势N9。作为比亚迪技术体系下的又一重要产品,它能否在理想L9、问界M9的夹击下开辟出一条路来呢?然而,比起已有品牌力的竞品,腾势N9能否真正打动消费者?我们通过多维度的测评,来探讨其真实竞争力。
外观设计上,腾势N9的车身尺寸达到5258/2030/1830mm,配上3125mm轴距,整体看上去是比较庞大的,而实际体量也使其在同级中占据着一定优势。同时,车辆在线条与边框结构上融合了一些来自游艇的元素,包括它的悬浮车顶也有一种较为稳重庄严的感觉。
同时呢,车身上也引入了不少传统豪华SUV的设计,但又在通过电子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等细节来强调新世代车型的智能科技属性。底盘附近,22英寸多辐式轮毂通过与特殊车漆的撞色,能够在视觉上产生一些力量感。相比之下,理想L9、问界M9虽然都在强调旗舰豪华,但它们的设计依旧更偏向简约科技风,这倒是给腾势N9的差异化路线留下了出路,能以个性能化吸引到更多用户。
至于说车尾,最醒目的就是长条状尾灯。它既没有使用贯穿式布局,也没有完全在两端各自独立,通过拉长横宽实现了跨区域连贯,还是给了车尾更多层次。此外,后保险杠上产生的大角度倾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视觉硬度。
内饰设计上,我们能在中控台上见到,双13.2英寸液晶屏与门板上的电子后视镜显示屏分居左右,中央为17.3英寸触控屏,方向盘覆盖有大面积金属装饰并采用更易掌控的四辐式造型设计。同时,车辆采用了电子怀档,而无线充电板下则进行了分层储物打造,包括扶手箱、门板等区域在内的软包与软填充面积都比较大,豪华档次感都是很高的。
装饰布局上,腾势N9的6.41㎡乘员舱面积确实是较为突出的。2+2+2的六座布局中,第二排独立零重力座椅支持14向电动调节与腿托功能,配合一键切换的影院模式或露营大床,空间灵活性超过了传统SUV;而三排座椅厚度与MPV相当,头部空间得益于1990mm的车高设计,也接近于行政级轿车表现。同时,3.2㎡全景天幕,也能营造出不错的通透感。不过,相比于问界M9的鸿蒙座舱、理想L9的移动客厅,腾势N9在整体氛围上似乎有一些行政化,不知道能否得到家庭用户的青睐。
智舱方面,DiLink系统搭载4nm芯片,六音区语音交互覆盖全车乘客,也支持声纹识别等功能,娱乐上有二排17.3英寸吸顶屏、26扬帝瓦雷音响支持;同时,车辆还加入了“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支持动态起降、智能跟拍、一键成片等功能,与户外场景的融合度会更高。
智驾方面,车辆全系标配的DiPilot 300“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系统激光版,其包含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在英伟达Orin-X芯片支持下,可以支持高速NOA、无图城市NOA以及APA全场景自动泊车等功能。不过,比起问界M9的ADS 3.0在城区领航的流畅度,腾势N9的在智能辅助方面的优势其实更多体现在爆胎稳控这些优势技术上。
动力方面,易三方技术平台整合了2.0T插混发动机与三电机四驱系统,车辆的综合功率达到了710kW、综合扭矩为1035N·m,零百加速为3.9秒、NEDC馈电油耗为6.3L/100km,而CLTC纯电续航200km、CLTC综合续航则达到了1302km。在全系性能更出色的情况下,其续航会略逊色于1402km的问界M9、1412km的理想L9。此外,车辆通过后轮双电机布局,实现了后轮转向技术,能把转弯半径控制在4.62米、支持蟹行模式与圆规掉头。
底盘方面,除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外,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中还包含了双腔空悬,支持75mm行程调节,除了能优化操控,也能在铺装路面中表现出更彻底的滤震效果。同时,222mm的离地间隙与三电机扭矩分配,也能让它在复杂路况环境中优于理想L9等车。
写在最后
腾势N9无疑是一款充满野心的产品,其在空间、智能、性能等方面的突破,让车辆在40-50万级SUV市场树立起了高大形象。而在问界M9、理想L9的夹击下,通过比预期大幅下调至38.98万元的起售价,车辆还能够通过易三方技术平台,在更多场景的驾驶与应用中凸显出关键优势。这样的“全能型”腾势N9能否在理想、问界面前夺取销售优势?反正价格优势有了,接下来就看消费者们怎么做决定了。
来源:老鲁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