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法院 “跨界合作”让解纷事半功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10:05 2

摘要:营商环境好,则市场信心强;民营经济好,则发展活力强。法院如何发挥司法职能优势、法治人才优势,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进一步探访,记者看到了福建省福州市两级法院交出的“跨界合作”新答卷。

“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媒体一线观察”采访团一行走进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 供图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文| 本刊记者 朱雅萌

汽车行驶在福州的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郁郁葱葱、高大苍劲的榕树。一抹抹绿色更为这座万亿GDP之城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营商环境好,则市场信心强;民营经济好,则发展活力强。法院如何发挥司法职能优势、法治人才优势,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进一步探访,记者看到了福建省福州市两级法院交出的“跨界合作”新答卷。

01

一栋楼的聚合

在福州市闽江北岸的金融核心区,高楼林立,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就坐落其中。

作为省会城市,福州金融资源高度集聚。然而,随着金融纠纷数量的增长,司法机关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已难以高效应对。2024年7月,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福州市台江区政府、数字福州集团,共建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该中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构建“数字赋能+金融司法”生态圈,组建专业化的“调立审执”团队,集中管辖福州市六城区金融案件,致力于推动金融纠纷“一栋楼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

据福州中院清破庭副庭长郑鋆介绍,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通过实体化运行的一栋楼办公的“物理聚合”、数字化建设的“云端串联”和司法工具靠前激发的“化学反应”,形成了自主调解、辅助调解、审判调解三链贯穿、漏斗布局的数字金融治理新生态。

谈起不久前调解成功的一起案涉标的额高达3000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黄昌杰颇有感触。被告福州某大型商业集团下属的两家公司因3000万元贷款逾期被某银行诉至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立案当天,黄昌杰团队便立即审查原告提交的财产保全材料,并在第一时间完成保全,维护原告利益。

“我们经分析后发现,因案涉被告系某大型商业集团,若不能妥善处理,轻则影响其正常经营,重则会使其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金融机构也会因此产生不良债权而难以回收,不利于其良性发展。”黄昌杰说。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的困境和意向后,黄昌杰采用“背靠背”方式释法明理,积极搭建双方当事人沟通的桥梁,最终双方通过远程调解的方式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某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协议目前正在履约中。

据了解,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成立以来,已为商管企业化债3000万余元、为医药高新企业化债5900万余元、为房地产企业化债9500万余元、为信息技术产业化债3.8亿余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融资环境。

02

调解联盟的“商和”

背靠烟台山,面临闽江,福建省浙江商会安澜会馆便坐落于此。董加余是该浙江商会会长,同时也是福州中院聘任的一名商会纠纷调解联盟调解员,擅长解决商业纠纷。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我不这样认为。”董加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如我们商会展示墙上的标语所言,‘商场非战场、共创能共赢’。我常沏上一壶茶,与当事人品茗谈心,争取不仅解开当事人心结,还能促推各方合作。”

商事交易具有复杂性、专业性,需要更专业的调解服务。2024年11月,福州中院倡议设立“商和榕城”商会纠纷调解联盟,截至目前,已吸纳福建省民营企业商会、福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等9家商会为成员单位。调解联盟依托浙江商会的“亲清法企会商厅”,同步聘请了20余名商会调解员,创新“法官指导+商会调解+民事调解书”模式,为商事纠纷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实惠、灵活的解纷路径,力促涉企纠纷不出企业、不出商会。数据显示,“商和榕城”调解联盟运行9个月以来,福州中院累计委派案件两百余件,调解成功率超60%,涉案金额逾1.2亿元。其中,调解成功的首案——一起持续8年多的纠纷入选2024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

采访当日,该案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再次来到“亲清法企会商厅”,两人相邻而坐,气氛和谐融洽。福建某建设有限公司代理人余素娴表示:“律师大多关注案件争议本身,商会则会引导当事人从商道角度考虑问题、解决矛盾。”这一看法也得到了在场人员的一致认可。

03

共绘涉侨同心圆

“法仲联侨”协同机制是福州中院、福州市侨联、福州仲裁委共同创建的机制。2025年2月19日,三方代表郑重签署《关于建立“法仲联侨”协同机制的若干意见》。三家合作单位通过聘请特邀调解员,全过程实时加入案件纠纷的处理,形成“一纷共解”新格局,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福州中院民四庭庭长林智远介绍,该机制整合了法院的司法权威、侨联的桥梁纽带和仲裁委的专业优势,精准融合“法治保障”“仲裁服务”“侨务资源”三大核心要素,将矛盾纠纷化解贯穿于涉外涉港澳台侨、涉自贸区商事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全流程,为当事人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和一体化服务,形成“侨情联络+法律调解+仲裁裁决”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比利时某公司与福清某股份公司跨国合同纠纷案”是首个依托“法仲联侨”协同解纷机制化解的跨国贸易纠纷案件。通过该机制,这场争议标的额达520余万元的“跨国拉锯战”从移送市侨联调解到达成调解协议仅用时15天,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法院运用多元解纷机制妥善处理跨境纠纷的能力。

福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茂和表示,下一步,福州法院将继续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持之以恒优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激扬创业热情、激荡创造热潮,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15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73期

编辑/孙敏

来源:中国审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