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展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7)| 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09:49 1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

编者按: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范,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丽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章: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强环境资源审判 服务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济南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强新优富美高”的“美”字上下功夫,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保障济南“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生态更优美”。2024年3月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038件,其中刑事案件55件、民事案件1636件、行政案件347件,交出一份守护绿水青山的司法答卷。

一、聚焦主责主业,护航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制定落实《司法服务保障济南起步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16条意见》,着力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一是依法严惩破坏生态行为。坚决服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惩非法倾倒危险废液、非法采矿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行为。审理某防水材料公司等将化工污水非法倾倒至农田及河道、危害周边用水安全案,注重全环节、全链条追责,分别判处9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同时适用从业禁止规定,斩断倾倒危险废物产业链条,有力震慑潜在污染者。二是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贯彻绿色发展原则,妥善审理土地、水、电等资源案件,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审理某村委会诉李某某土地租赁案,该案中李某某未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反而在案涉土地上倾倒建筑垃圾,造成土地荒废,依法判令返还土地,交由村委会复垦复耕。妥善化解某科技公司与某塔公司因供用电合同履行产生纠纷,针对一旦判令解除合同必然会导致案涉基站微电设备废弃,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周边环境污染,积极开展调解、纠正违约行为,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妥善化解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相关纠纷,助推绿色低碳项目顺利落地。其中,某公司与某区政府土地征收纠纷案,案涉土地最新规划为比亚迪公司使用,法院积极与政府、村委会、公司协调会商,促使某公司让出依法占用的土地,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支持监督依法行政。支持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河务等部门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责,积极参与南部山区违建别墅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依法纠正黄河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审理某公司在黄河河道内私搭建筑物,影响行洪、泄洪案,遵循生态优先和兼顾企业经营原则,支持黄河河务局依法履职,敦促涉案企业主动履行整改义务,清除违章建筑,恢复河道原貌,依法保障企业项目发展不失范逾矩。

二、强化协同共治,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一是健全执法司法联动机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9个部门建立重大案件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深入推进执法司法协作。与公安、检察机关就行政执法证据收集、刑事侦查取证、证据采信等开展同堂培训,依法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形成问题共治、举措共商的环境资源保护新格局。二是落实生态修复和损害赔偿制度。坚持“生态修复优先”,与市检察院、市财政局等10个部门共同研究推进生态修复和损害赔偿资金合理有效使用,设立司法修复基地,探索适用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多种方式,努力让“环境破坏者”变成“生态修复者”。全市司法修复基地已栽植苗木2290株,既绿化了山体,又起到水土保持、防尘固沙等作用,实现了群众权益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双赢、共赢。三是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就规范村委会土地承包合同、排水排污设施改造等问题发出司法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积极采纳。设立黄河迁建新区法官工作室,致力保障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已妥善化解相关纠纷400余件。设立“幸福河无讼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法治驿站”,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妥善化解“三农”纠纷。

三、坚持守正创新,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

深化环资审判改革,扎实推进专业化建设,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司法保障体系。一是健全专业审判组织体系。在黄河沿岸、南部山区等地设立环境资源法庭、黄河审判法庭、法官工作室,配齐专业化审判队伍,推行重点生态区域内案件就地受理、相关案件集中审理和跨区域集中管辖,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覆盖全域、层次分明的环境资源审判体系。二是优化案件审理机制。完善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机制,实行环境资源类案件归口管辖,促进刑事追诉与民事赔偿、行政履职依法协同办理。依托数字法院网上办案系统,强化审判权监督制约,从立案环节开始,统一标注环境资源类案件,全流程审判质效监管。三是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加强实务研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评选发布典型案例,5篇案例和文书在全省评比中获奖。

来源:山东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