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86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这腰围,再胖下去可不是美丑的问题,是命的问题了。”很多人以为,身材只是外表。但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有些看似无害的体型特征,其实暗藏健康杀机。尤其是“肚子大”和“个子高”,竟然可能和癌症风险挂钩。
这不是危言耸听,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追踪了超30万名志愿者,揭示了一个令人警醒的健康信号:身高越高、腰围越粗,某些癌症的风险也越高。
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件事说清楚。
先说“肚子大”。
在医学上,更准确的说法是腹型肥胖。也就是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形成“大肚腩”,而不是均匀分布在身体各处。
看似只是胖一点,其实问题不小。腹部脂肪大多是内脏脂肪,它不像皮下脂肪那样“安分守己”,而是代谢活跃,会不断释放炎症因子和激素,干扰身体正常的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
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指出,内脏脂肪过多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2022年《中华肿瘤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腹型肥胖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高于体型正常者,且风险随着腰围的增加而线性上升。
更要命的是,即便体重正常,只要腰围超标,风险依然升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瘦人”也会得癌——不是瘦,是“假瘦”。
再来说说“个子高”。
听起来是不是很反直觉?身高不是健康的象征吗?但科学家发现,身高与某些癌症的风险呈正相关。
2019年,《英国癌症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增加10厘米的身高,患癌风险平均上升10%左右,其中乳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卵巢癌等与身高关系更密切。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背后逻辑很简单:
人越高,体细胞数量越多,细胞分裂的总次数就越多,发生突变的概率也随之升高。
就像买彩票,买得多,中奖的概率也高。身高本身并不致癌,但细胞数量的增加,给了癌变更多机会。不过,这种风险不是绝对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暴露等仍是更主导的因素。身高只是“潜在变量”之一。
很多人以为,胖点没事。但医学上对“危险腰围”有明确标准:
男性腰围 ≥ 90cm
女性腰围 ≥ 85cm
超过这个数,不仅仅是“形象问题”,更是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病并发的高危信号。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而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种(如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增长尤为明显。
其中一个关键推手,就是腹型肥胖。
慢性炎症状态内脏脂肪会释放各种炎症因子,导致身体长期处于低度炎症状态,为癌变提供“温床”。激素紊乱
脂肪组织不仅储存能量,还能分泌雌激素等激素。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胰岛素抵抗
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升高,促进细胞生长与分裂,增加癌变概率。
管住嘴、迈开腿,听起来老生常谈,但的确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
但注意,不是一味追求减体重,而是重点减少内脏脂肪。很多人减肥成功了,但腰围没变,说明脂肪分布没改善,健康风险仍然存在。
饮食方面: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
运动方面: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配合腹部核心训练,有助于减少内脏脂肪。
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减少久坐时间,调整工作节奏,缓解精神压力。
身材,或许真的“藏着命运”。不是说每个高个子都一定会得癌,也不是每个胖子都注定不健康。但如果你发现自己腰粗、腹大、久坐少动,那就该警惕了。癌症不是突然降临,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防癌,从管理身材开始。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2020年版)》
[2] BMC Medicine. "Adiposity and cancer at major anatomical sites: umbrell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2017
[3] Cancer Research UK. "Taller people have a higher risk of cancer."
[4] 《中华肿瘤杂志》. 腹型肥胖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联研究. 2022年
[5]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2024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艾中医健康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