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春利是象山区平山街道净瓶社区的居民。21年前,下岗后的他主动成为净瓶社区的志愿者。义务巡逻、义务站岗、义务宣传……李春利活跃在志愿者工作的各个岗位上一直持续至今。他也因此成了净瓶社区服务资历最老的志愿者。
李春利是象山区平山街道净瓶社区的居民。21年前,下岗后的他主动成为净瓶社区的志愿者。义务巡逻、义务站岗、义务宣传……李春利活跃在志愿者工作的各个岗位上一直持续至今。他也因此成了净瓶社区服务资历最老的志愿者。
投身志愿服务21年
60岁的李春利个子不高。他身材精瘦,留着简单的寸头,看上去很普通。
21年前,下岗后的李春利主动找到净瓶社区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我下岗了有很多时间,想要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李春利这样告诉社区工作人员。
经过初期的考核,李春利顺利“上岗”,并一直坚持了下来。
李春利干过各种各样的志愿工作。每一样他都能娓娓道来。“每年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汛期到瓦窑口红绿灯下面和原银海医院门口这两处容易涨水的地方值班。”李春利比划着涨水位置,“水深的时候没过大腿,我就要站在水里提醒路过的市民绕道走,因为附近的窨井盖是打开的,在排水。”
平常的日子,李春利每天都要在净瓶社区的辖区里巡逻,有时候还要带着小喇叭,播放一些宣传语。提醒居民防止电信诈骗、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等。
记者和李春利一起从净瓶社区出发,一路沿着瓦窑路、桂花园和好几个叫不出名字的小区走了一圈,一晃半个小时就过去了。但这还不到李春利平常走的一半。
李春利巡山。记者刘净伶 摄
“有时候还要巡山。”李春利说完又带着记者绕到了一座山脚下。山下搭着好几处雨棚,里面坐着的是打牌的老人,大家熟稔的和李春利打招呼。
“你看,是不是都是很平常的小事,没有什么报道的价值?”再次回到净瓶社区的时候,李春利问净瓶社区的工作人员。
“这样的小事,你干了21年,就很有价值。”社区工作人员回答他。
他想一直干下去
巡逻中,李春利遇到很多事。有居民向他抱怨,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李春利会立刻将单车推到停放车辆的位置。有人向李春利投诉邻居不讲卫生、乱丢垃圾,李春利会把这个消息告诉社区,请社区出面帮忙调解。这样的“小事”,让李春利做起来都得心应手。
李春利在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时,也碰到过居民的不理解。
“我们社区的国家山上早就挂了牌子,提醒群众不要聚集在山下,因为有可能会有落石。”李春利说,但那一片是社区里老人常聚会打牌的地方,每一次他巡逻看到有人聚集,都会上前劝说,提醒他们换个位置,“但听我劝说的人不多”。
这一点,也让李春利颇为沮丧。好在他性格较为豁达,转而又说:“只能每天提醒,希望早一点唤醒大家的安全意识。”
李春利的坚持也并非没有成效。居民李奶奶就是曾经爱到国家山脚下打牌的老人之一,在被李春利劝说提醒了两个多月后,她把牌桌搬到了居民区的门口。
李奶奶曾经问过李春利:“老李啊,你这样为社区当志愿者有没有工资?”李春利回答她:“没有,是义务的,我就想一直干下去,为大家做点事情。”
“他这一点就让我很服气。”李奶奶竖起了大拇指,“不拿一分钱,做了这么多年,不容易。”
李春利将共享单车摆放好。记者刘净伶 摄
“老李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社区工作人员说,“每次社区组织活动,维护现场秩序、帮忙搬桌子、搬椅子的志愿者里,总有李春利。他为净瓶社区做了很多事,也给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