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很多结核病人在患病期间都会处于一种营养失衡状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康复。专家建议,增强营养可以改善结核病患者的营养水平,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有利于身体受损组织的修复。因此,此类患者在治疗疾病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很多结核病人在患病期间都会处于一种营养失衡状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康复。专家建议,增强营养可以改善结核病患者的营养水平,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有利于身体受损组织的修复。因此,此类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需要合理的补充营养。
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在公众认知中仍存在诸多误区。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终结结核”,旨在动员全社会全面行动、全力投入,营造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全民共享结核病防治成果的良好氛围。
结核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呼吸衰竭、死亡等严重后果。而且,结核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 2024 年发布的报告,全球 2023年新发结核病患者达 1080 万人,结核病已重新成为全球单一传染病死因的首位。《结核病重症患者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指出,在结核病的防治中,营养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结核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双向关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结核病可以导致营养风险发生,易出现营养相关性疾病,如营养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电解质紊乱等;反之,营养状况差可导致机体淋巴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患结核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内科主任医师戈启萍指出,瘦弱的人更容易患结核病,瘦弱的人营养摄入不足,免疫功能可能偏低,特别是有基础疾病如慢性胃肠道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其慢性消耗会影响免疫功能,这部分人感染结核病的风险可能会高一些。
营养不良状态是影响成人结核病重症患者预后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营养不良的结核病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是营养良好患者的 2—3 倍。营养不良的患者身体修复能力差,结核病灶难以愈合,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这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结核病的防治过程中,精准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精准的营养筛查与评估能够准确地识别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后续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表明,约 50%—70%的结核病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这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还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结核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确诊结核病的住院患者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是指借助具有循证基础的量表化筛查工具判断患者是否具有营养风险,通过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2002)发现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同时借助营养评定制定基于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治疗处方,是临床营养管理的基础流程。
营养筛查是营养诊疗的第一步 ,NRS2002经过128篇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回顾性的有效性验证,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和有效性。对住院患者进行 NRS2002 筛查结果显示,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通过营养治疗可改善临床结局,包括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活动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 再住院率等。我国学者也多次使用NRS2002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营养筛查,认为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和临床结局的指标。专家指出,结核病患者属于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是营养干预的重点关注人群,所以做好营养风险筛查是至关重要的。
专家表示,结核病作为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治疗是其治疗的基础,合理的营养供给不仅是一种支持手段,也是控制疾病进程和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此外,结核病患者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食欲不振也可能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因此,药物治疗和营养治疗相互配合,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住院医师张文倩指出,结核病患者的能量需求较普通患者明显增加,建议摄入能量为35—50 千 卡/( 千 克·天),蛋白质1.2—2.0克/(千克·天)。有助于支持人体的细胞生成和免疫反应,对受损和病变组织进行修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常引起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同时由于结核病患者本身胃肠功能易发生紊乱、食欲减退,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因此饮食上应强调种类多样化,避免单调重复,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让患者有一个好胃口。
张文倩介绍,随着结核病疾病进展,常伴随有肠结核等肺外结核的情况,严重者会导致肠梗阻不能够进食饮水,此时肠外营养将成为患者的“生命线”。临床营养师会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制定个体化的肠外营养方案。结核病重症患者应根据其营养状态提供合理的营养咨询,制定营养支持治疗处方,并贯穿整个疗程。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