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生盖地膜的做法是怎么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08:46 2

摘要: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增产的现代农业技术,尤其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广泛。以下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覆膜、田间管理到收获贮藏,系统介绍花生地膜覆盖的完整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一、选地与整地1. 土壤选择花生适宜在土层深厚(30cm以上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增产的现代农业技术,尤其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广泛。以下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覆膜、田间管理到收获贮藏,系统介绍花生地膜覆盖的完整操作流程与技术要点。

一、选地与整地
1. 土壤选择
花生适宜在土层深厚(30cm以上)、疏松透气的沙壤土或轻黏壤土种植,pH值6.0-7.5为佳。避免连作,建议与玉米、小麦等作物轮作2-3年,减少土传病害。

2.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25-30cm,播种前15天旋耕碎土,清除残茬、石块等杂物。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配合复合肥(N-P₂O₅-K₂O=15-15-15)40-50kg作基肥。注意起垄规格:垄宽80-90cm,垄高10-15cm,垄沟宽30cm,确保垄面平整无坷垃。


二、品种与地膜选择
1. 品种筛选
优先选用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中早熟品种,如"鲁花9号"、"豫花22"等。播种前需晒种2-3天,剔除霉变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拌种防治根腐病。

2. 地膜标准
选用厚度0.004-0.008mm、宽度90-95cm的黑色或银灰色降解膜。黑色膜抑草效果显著,银灰膜可驱避蚜虫。每亩用量约4-5kg。

三、播种与覆膜技术
1. 适期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黄淮海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采用机械播种时,按垄距50cm×穴距15-18cm双行播种,每穴2粒,播种深度3-4cm,亩保苗1.8-2万株。

2. 覆膜操作要点
- 先播种后覆膜:适用于人工播种,播后立即覆膜,膜边用土压实,膜面每间隔2-3m压土防风。
- 先覆膜后播种:机械化作业常用,覆膜后使用打孔器按株距打孔播种,孔径3-4cm,播后孔口覆细土。
- 关键参数:膜土紧贴无空隙,采光面≥60cm,膜边入土深度≥5cm。


四、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
播种后7-10天检查出苗情况,及时人工辅助破膜放苗,避免高温灼伤。对缺苗处可用催芽种子补种。苗期注意防治蚜虫(吡虫啉2000倍液)和地下害虫(辛硫磷颗粒剂沟施)。

2. 水分调控
开花下针期(播种后40-50天)是需水临界期,遇旱应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结荚期保持土壤含水量60-65%,成熟前15天停止浇水。

3. 追肥与化学控制
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10kg+硫酸钾15kg。植株高度超过35cm时,用15%多效唑30g/亩兑水喷雾控旺。同时叶面喷施0.2%硼砂+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1. 主要病害
-叶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连续2-3次。
- 白绢病:轮作倒茬基础上,播种前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

2. 虫害防治
- 蛴螬:播种时沟施3%辛硫磷颗粒剂3kg/亩。
- 棉铃虫:卵孵化盛期选用5%甲维盐3000倍液喷雾。

六、收获与残膜处理
1. 适时收获
当70%荚果网纹清晰、种皮呈品种固有颜色时收获,华北地区一般在9月上中旬。收获前7-10天揭膜晾墒,采用花生收获机或人工挖掘,避免落果。

2. 残膜回收
使用残膜回收机或人工捡拾,残留量控制在3kg/亩以下。回收的残膜应集中处理,禁止焚烧污染环境。

七、增产效益分析
实践表明,地膜覆盖可比露地栽培实现"三增":
- 增产幅度30-50%,亩产可达400-500kg
- 提早成熟7-10天,抢占市场先机
- 节水30%以上,水分利用率提高40%

注意事项:覆膜栽培需特别注意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过浅易造成种子"吊死",过深影响出苗。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调整揭膜时间,防止后期高温导致早衰。

来源:付付的小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