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马拉松让大家看见鲜活的乌鲁木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08:00 3

摘要:当1.4万名跑者的脚步唤醒乌鲁木齐的清晨,当赛道旁的欢呼声漫过耳畔、远处博格达峰的轮廓映入眼帘,当非遗展演的旋律与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节奏交相辉映,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这座城市精神气质的全景展现。从国际选手的热情参与到市民自发的助威呐喊,

当1.4万名跑者的脚步唤醒乌鲁木齐的清晨,当赛道旁的欢呼声漫过耳畔、远处博格达峰的轮廓映入眼帘,当非遗展演的旋律与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节奏交相辉映,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这座城市精神气质的全景展现。从国际选手的热情参与到市民自发的助威呐喊,从现代科技的智慧赋能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乌鲁木齐以奔跑为笔,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书写出“热烈、开放、现代、温暖、包容”的生动注脚。

8月31日,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开跑。记者边兰兰摄

“百闻不如一见,歌里的故事终于有了鲜活的模样。”兰州跑友梁晓娣的感慨,道出来自8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跑者的共同心声。在市民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他们挥洒汗水、挑战极限,也让乌鲁木齐这座城市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无论雪道追光还是绿荫蝉鸣,乌鲁木齐的赛道总让人惊喜。从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出发,跑者们途经新疆图书馆的书香氤氲、新疆博物馆的历史厚重,路过承载城市记忆的“八楼”地标,凝望彰显现代美学的乌鲁木齐文化中心,沿途风景成了最佳“补给”。“乌鲁木齐越来越美了,跑马拉松还能一路看风景。”选手王春玲语气里满是自豪。这条贯穿乌鲁木齐六城区的路线,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流动城市画卷”,从新城的繁华到老街的烟火,每一步都能邂逅大美新疆。

8月31日7时30分,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开跑。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天山北麓,四通八达,人文荟萃。早在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乌鲁木齐便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东西方的“咽喉之地”。近年来,乌鲁木齐不断加快开放步伐,昔日边城如今已成为方圆1500公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大中心”的主要承载地。

赛道之上,不仅有速度与激情,更有文化与温情。沿线38处文艺展演及主题氛围点成为独特风景:从激情呐喊到特色歌舞表演,从非遗展示到主题补给站,全城共同营造出热情好客、积极向上的赛事氛围,让奔跑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场展现城市活力的盛大狂欢。

8月31日,在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终点,参赛选手马朝霞抵达终点。记者陈岩摄

赛事关门时间已到,六旬选手马朝霞仍朝着终点坚持前行,皱纹里的汗水折射出“生命不息,奔跑不止”的执着;丈夫推着轮椅上的妻子并肩向前,轮辙与脚印共同谱写出“爱与陪伴”的动人乐章;“60后”奶奶牵着“10后”孙子的手跑完欢乐跑,祖孙两代的笑容里蕴藏着城市最柔软的传承。这些平凡的身影,为城市气质作出了最鲜活的注解——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对彼此的守望。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跑者,在赛道上书写着各自的故事,却共同呼应着乌鲁木齐的“生长节奏”。这种节奏,藏在城市发展的细节里。从“找地方跑”到“随处可跑”,从零星晨跑者到成百上千的跑团,奔跑的身影与城市绿道的延伸、健身设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同频共振。

2025年8月31日10时许,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终点,女子全马选手冲线,她叫菲利斯·杰普科斯盖伊·基罗普(PHILISJEPKOSGEI KIROP)。在女子队伍中,这位肯尼亚选手以绝对优势率先冲过终点线,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欢呼。记者陈岩摄

一场马拉松的魅力,从来不只是跑者的独角戏,更是全城总动员的“热情派对”。赛道旁早早守候的市民啦啦队、2600余名志愿者的微笑服务……这些看似零散的画面,实则是乌鲁木齐“主客相融”城市品格的生动体现——它让外来跑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本地市民在参与中增强了对城市的认同。女子全程马拉松亚军敖苹平的经历便是最好证明:长上坡的乏力被乌鲁木齐人民的呐喊驱散,赛后对美食的称赞与“明年再来”的约定,恰恰说明这场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连接人与城的情感纽带。

8月31日,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赛事开赛前夕,25号医疗站点位上医护人员正在整理医疗设备。记者石磊摄

专业的赛事服务,是这场“热情派对”的坚实保障。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通过组建综合协调、安全、交通、医疗保障等9个专项工作组,构建起覆盖“赛前—赛中—赛后”的全流程闭环服务。这种系统化的服务能力,不仅是对国际赛事专业标准的践行,更体现了乌鲁木齐承办大型活动的成熟与从容。

赛事与城市旅游的深度结合,更让“奔跑”有了更长的延伸线。上午在赛道上激情冲线,下午便能畅游巴扎,从赛道向“旅游地图”的无缝切换,参赛选手凭号码布和身份证可享受“食住行游购”专属优惠,以及“乐购乌鲁木齐”推出的畅游路线,不仅为跑者提供了便利,更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增量。

“在乌鲁木齐跑马,跑的是赛道,读的是城市。”这是跑友圈对乌鲁木齐马拉松的评价。社交媒体上,“乌马太燃了”“被乌鲁木齐的热情暖到”“赛道像穿越城市的画卷”等话题持续发酵,跑友们纷纷分享着赛道风景、美食和暖心瞬间。

从体育赛事到城市IP,马拉松的意义早已超越跑步本身。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了解乌鲁木齐的新视角——这是一座现代化的人民城市,这场用汗水与笑容铸就的赛事,终将成为更多人“想来、想留、想再来”的理由。(王媛媛)

来源:乌鲁木齐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