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先:信仰如炬 照亮征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06:59 1

摘要:荣耀先,1896年出生于土默特旗察素齐普通的蒙古族农家。年少时,村里菜园有棵被村民奉为“神树”的大榆树,因树下积水被认作“圣水”,村民常舀水治病。他深知这是迷信,劝说无果后,毅然挥斧砍树——这份对愚昧的果敢宣战,早早彰显出他追求独立、崇尚科学的勇气。

踏入荣耀先烈士故居,院落中央矗立着的烈士雕像,目光坚毅望向远方,仿佛要将理想洒遍山河大地。

荣耀先,1896年出生于土默特旗察素齐普通的蒙古族农家。年少时,村里菜园有棵被村民奉为“神树”的大榆树,因树下积水被认作“圣水”,村民常舀水治病。他深知这是迷信,劝说无果后,毅然挥斧砍树——这份对愚昧的果敢宣战,早早彰显出他追求独立、崇尚科学的勇气。

1918年,荣耀先怀揣着对理想的憧憬,只身前往北京求学。在北京蒙藏学校,新思潮如春雨润苗,滋养着他的理想。“五四运动”爆发,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与同学并肩走上街头呐喊、宣传,激昂的口号声,是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面对校长达寿的极力阻挠,荣耀先毫不退缩,联合同学们展开斗争,最终将校长驱逐,以青春热血捍卫了新思想阵地,以无畏的勇气捍卫了追求真理的权利。

此后,荣耀先在革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他受到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指引,他于192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像忠诚的播火者,返乡宣传、招生,引领乌兰夫等一大批蒙古族青年奔赴革命之路,创办学校、工读社,把革命思想化作种子,埋进草原的土壤。展柜里,他读过的书籍、用过的文具与眼镜静静陈列,陈旧的书页、磨损的文具,仿佛还留存着他伏案钻研、为革命筹划的温度,见证着他以知识为武器,以唤醒同胞为己任的奋斗日夜。

考入黄埔军校后,荣耀先更是将热血与忠诚献给了革命事业。他参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毕业后在教导团历任要职,参与讨伐陈炯明、征剿杨希闵等战斗,每一场战斗,他都冲锋在前,毫不畏惧。1928年春,二次北伐中,荣耀先任突击团团长,山东运河战役中,他带队勇猛作战,突破阵线,陷敌重围,鏖战竟日,弹尽援绝,身中数弹,仍突出重围,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32岁。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荣耀先烈士的事迹鲜为人知。“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一切的英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79年奎壁、佛鼎等人为荣耀先烈士写的佐证材料。”讲解员吕莉莉说,“这些泛黄的书信历经波折,终于重现在世人面前。1982年,荣耀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人们看着墙上陈列的佐证材料,那一行行文字,仿佛是时光的密码,解开了那段沉寂的历史。它们见证了荣耀先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的伟大与崇高。他从草原走出,将个人命运融入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大业,用生命诠释对党的忠贞、对信仰的坚守。

如今,墙上的照片、展柜里的文献,静静诉说着往昔。我们缅怀荣耀先,不仅是铭记一代革命者的热血牺牲,更是汲取那一份信仰之力。在新时代传承先烈精神,让红色基因永续相传、熠熠生辉。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