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项目占地860亩、总投资16.2亿元,建设一个7万总吨汽车滚装泊位和一个5万总吨客货滚装泊位,将填补黄骅港汽车滚装、客货滚装运输功能的空白。”沧州港口集团海翔公司总经理霍庆瑜说。
转自:河北日报
上半年,沧州418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1.6亿元
重点项目支撑有力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本报记者 戴绍志
渤海湾畔,黄骅港综合港区滚装码头一期工程项目现场,71台真空抽气设备全速运转,24小时不间断进行抽气排水作业。
“这个项目占地860亩、总投资16.2亿元,建设一个7万总吨汽车滚装泊位和一个5万总吨客货滚装泊位,将填补黄骅港汽车滚装、客货滚装运输功能的空白。”沧州港口集团海翔公司总经理霍庆瑜说。
据统计,1至6月,沧州市418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1.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68.8%,重点项目支撑有力,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大项目引领
促进主导产业发展
8月29日,在位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储罐作业区等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是省重点项目,正在建设的一期总投资254亿元,去年5月正式开工,预计2026年投产。
沧州是河北3个沿海城市之一,临港土地资源丰富,境内的黄骅港正在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拥有建设大项目的得天独厚条件。
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坚持向海发展,围绕市域主导产业长远发展,建设了一批以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为代表的多个百亿级项目。
“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企业由传统炼油企业向绿色化工企业转型,而布局新材料基地项目建设,正是企业实现转型的重要抓手。”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柴刚说。
新材料基地在绿色发展上的心思很多:项目投产后,这里计划使用更先进的燃烧器,提高燃烧效率;收集废热,用于海水淡化;厂区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生产绿电。
柴刚表示,该项目不仅在企业内部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还同步吸引10个上下游绿色化工项目落户,总投资21.7亿元。
今年,沧州市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国能黄骅港煤炭港区五期工程、信联10GW/年超级电容器项目、东化产业升级综合利用项目、曲港二期、邯港二期5个单体投资超30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开工入统。
总投资约65亿元的黄骅港30万吨原油码头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降低腹地石化企业的原料物流成本,预计每年可减少临港炼厂物流成本7.8亿元。
为加快提升港口辐射带动力、产业集聚力和开放竞争力,沧州正以港口项目建设激活向海图强“蓝色引擎”。如今,在黄骅港,30个重点港口及配套项目正在全力推进。
沧州市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沧州市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6.3亿元,投资完成率72.7%;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5.3亿元,投资完成率65.8%。
要素保障有力
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8月28日,在沧州市沧东经济开发区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远景动力沧州电池超级工厂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灵巧挥舞,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块块大容量储能电芯正快速列队下线,即将奔赴海外。
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是沧州新能源产业代表性项目。近年来,沧州市精准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布局建设了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项目。
今年2月底,总投资101亿元、占地面积628亩的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建设,生产高品质动力、储能零碳电池产品,覆盖电极、电芯、模组、电池包等电池核心产业链环节,为沧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自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二期项目签约起,我们就成立专班跟进,围绕联动审批、技术帮扶、安全指导、融资支持等进行全方位服务。”专班负责人黄彪说,现在,他们原班人马投入该项目二期建设工程,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今年1至7月,沧州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达320个,投资总规模突破千亿元,达到1212.6亿元。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沧州市全力做好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开工后,面对企业融资需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与企业对接。这些银行为企业开通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向企业发放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贷款,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着眼强化服务保障,沧州实行“全程盯办、专班推进、领导包联、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开辟重点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即来即办、快审快批,全面提升用地审批服务效能,有力保障重点项目快落地。
为强化用地保障,沧州市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集中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倾斜。该市提前掌握项目进展和用地需求,积极将适宜项目申报纳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清单。
上半年,沧州市曲港二期项目、省道S564青县东马桥至沧州市渤海路段建设工程等10个项目纳入申请国家建设用地保障省重大项目名单,直接配置国家保障用地计划指标。
以高端项目为平台
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8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任丘市的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站在三层楼高的安全观察台,老厂区、千万吨炼油装置群和整齐排列的千万吨罐区尽收眼底。
在不远处的华北石化氢气装车场,随着一辆氢燃料管束式集装箱车缓缓倒进装车位,氢能装置岗位员工开始对车辆进行检查、加注氢气。不久后,满载氢燃料的管束车驶出厂区。
2023年4月,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时顺苑油氢合建站投用,华北石化由此打通了向北京市场长期供氢通道。目前,每天约有1.3吨高纯氢从这里运往北京。
“作为中国石油在华北区域唯一一家千万吨级炼化企业,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正从传统的原油加工向新材料、新能源方向发展,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华北石化副总经理邢冬强说。
该公司多次为首都供应京IV、京V、京VIA等高标号油品,助力油品清洁化提升。目前,该公司产品包括各种标号汽柴油、航空煤油、聚丙烯、芳烃、液化气、船燃等30余种,销往全国16个省市。其中,航空煤油稳定保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累计供应量突破450万吨。
2022年,该公司为北京冬奥会供应高纯氢;2025年3月,成为中国石油首家通过国家清洁氢认证的企业。目前,高纯氢气正持续保供雄安新区及京津市场。
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今年3月,华北石化开工建设了2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项目。该项目是中国石油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二氧化碳捕集减碳的示范项目,以制氢装置中变气为原料,捕集、压缩并液化二氧化碳,产品供华北油田用于注井采油。项目投产后,将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在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现场,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在精制装置、异构装置、脱氢装置等联合反应下,生产出用于汽油添加剂、化工中间体的甲基叔丁基醚新材料产品。
“以前,我们是以生产重交沥青为主的传统石化企业,通过建设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积极向绿色化工企业转型。”该公司董事长刘全利说,为开辟新赛道,今年,他们又投资12.4亿元建设了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投产后,生产的针状焦产品将用于新能源电池和高功率电极制造。
今年,围绕做强做大绿色化工产业,沧州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1+2+3+N”的发展战略。“1”即打造京津冀化工新材料基地;“2”即2个动力引擎,一个是以成果转化为方向的燕赵绿色化工实验室,一个是以产业研究为方向的沧州绿色化工产业研究院;“3”即3个大项目,也是3个产业链条,包括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旭阳化工己内酰胺项目、沧州大化MDI项目;“N”即实施一批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化工项目,推动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上半年,沧州市绿色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总投资90亿元的旭阳化工40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完成省级备案,总投资102亿元的凯意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这些优质项目的集中落地,将有力推动沧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