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第一船中队第3任中队那些事(3)——写日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06:30 3

摘要:开学以后,我的一个举动在班级里引起了轩然大波,那就是我要求每个同学每天记日记,这且不用去说它了,但每周要像作业一样上交,并且我要给每个同学的日记打批语,这样的事只有我们班级有,其他班级根本不需要。这一下惹恼了大伙一窝的翻,我凭借着刚刚建立起来的威信和大队辅导员

开学以后,我的一个举动在班级里引起了轩然大波,那就是我要求每个同学每天记日记,这且不用去说它了,但每周要像作业一样上交,并且我要给每个同学的日记打批语,这样的事只有我们班级有,其他班级根本不需要。这一下惹恼了大伙一窝的翻,我凭借着刚刚建立起来的威信和大队辅导员的光环,死死地守住了这个要求,没有被“政变”了。反对的无非是两类人,一是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的恨是根本不高兴写,有得写不好玩玩的?每天记日记无疑是一个紧箍咒哇,但他们不敢公开反对的,真正反对的就是比较好的同学,特别是成绩好的女同学,他们拿出了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黄老师侵犯了她们的隐私权,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怎么要交给老师?我呢,其实在开始就已经有了对付这些同学的主意了,因为我早就料到会有这样两种声音的,第一种好办的,第二种有点麻烦的,但我打出的牌是,你们可以不写隐私的交给老师,但一定要写班级里的事情。

写班级日记

在我的近乎无理的“镇压”下,同学们唉声叹气地无奈接受了我的观点。第一周,小组长收回来了日记本,我打开簇簇新的日记本,各式各样的都有:有写标准的流水账的,有一看就是周末急补起来的,有第一个字非常漂亮,写到第3篇时已经是龙飞凤舞的;有胡编乱造出来的;还有是明显应付我的;所有的日记基本反映了各自同学的性格和态度。于是就这个问题,我在中队队会上专门就日记的问题开队会。我告诉同学们,写日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养成同学们全面观察问题和了解事物的能力,是锻炼自己文字能力的非常好的方法,而且还有一个好是,在若干年以后,当你们做了父母亲的时候,你们回头去看看这些日记,更会发现其中的无限奥妙。

当年真实稚嫩的班级日记流水账

同学们嘁嘁喳喳起来,显然有许多同学是被我的话打动的了,然后我再一次施压高压,我说:同学们感觉在我们班吃亏了,其他3个班级没有一个班级要写日记的,偏偏我们班有,你们有没有看看,他们班有每周一次的星期同乐会?有可能每学期出去玩一次?每年出去住一次的待遇?我的这一句话倒真的是有点镇住大家的,最后我说,我非常好说话的啊(其实我根本就是难说话的),如果有哪个同学不想写日记的,我非常“开明”,你们喜欢其他三个班的,你告诉我,你想去哪个班,我明天就给你去换,别忘记我是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我可是有这个决定权的,他们班的同学眼巴巴地等着我们班的空位了。我的这一番话以后,可是再没有一个同学响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评价大家的日记了,我列举了同学们的林林总总的问题以后 ,提出了整改措施:一,写日记必须真情实感,写真实的东西;二、绝对禁止写流水账,一件事情一个人物你给我写写完整;三、根据同学们作业多的反应,每周可以写三篇上交,多多益善;最后,我提出了警告,如果违背我的规定的,下一周的日记写6篇。从那时候起,同学们的日记就开始变得生动了,日记成了我了解同学心理,掌握班级动态,观察同学们离开我以后的各种举动的绝好的第一手材料,当然,也是我和同学进行单独互动的最好的一个平台了,因为我知道,没有一个同学会把他(她)的日记给同学观摩的。同学们毕竟还是孩子,他们在日记里反映出来的天真活泼、烂漫可爱、调皮捣蛋应有尽有,每天下班以后都是我在办公室批改同学日记的最佳时间,几乎每一个同学我都有一段针对日记的批语,每天都是学校最后一个回家的老师,当我批完最后一个同学日记的时候,我就仿佛已经掌握了全班所有同学的心态和事态的人了,心里就特别的开心和舒泰。

日记确实就如同同学的个性,汤冬燕、董涛,杨涛涛,许晖和夏维的天真和可爱,徐恒、奚大江,朱伟华的顽皮,何昊翔,谢澄晖、周文明、黄萍的狡黠,张钰、沈勇的认真,戚文秀、沈洁、徐澄的厚道,单芸、蔡建霞、金丽萍的善解人意,一切都跃然纸上,我特别记得张子钰的日记,她的日记写在一本纸质封面的日记本上的,日记比一般人写得长,描述的事情也比较细腻,明显地可以感觉她是个比一般女同学成熟的孩子,她的描述里过多地流露出人情冷暖,多愁善感是张的日记的主题,每次她交来的日记,人家写了一页,两页,她是一篇日记就要写两页的,且可以明显看出她在写日记时的心情,不是有被撕掉以后重新写的痕迹,就是那日记上花里胡哨的,一看就是被泪水侵淫过的。所以,每每此时,我不仅在日记的后面有许多的批语,我还会单独找她聊天,了解情况,甚至家访。

我还记得李琛的事情,那是进初一没有多久,李琛是小队长兼一个课代表,她在日记里显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觉得自己的表现还不突出,说自己主要是学习还不认真,还经常不定心,所以成绩还不冒尖, 还管不住自己,看看其他好的同学非常羡慕,一定要赶上去,争取做个班干部,那怕是个劳动委员也好。我很开心李琛的表现,专门在日记上写了评语,鼓励她,果然第2学期,李琛就真的以她的实际行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成了班干部。这篇日记我一直记得非常的牢,在李琛病重的时候,我经常反复回忆这篇日记,它表达的是李琛追求上进的决心和信心。每天我会把最好的几篇日记带回家,仔细地去揣摩,然后记录在我的笔记本上,学期结束的时候,当同学们重新打开满满当当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记载他们愉快的活动和纯洁的同学友情的时候,我能够从他们的喜悦中分享到相同的快乐。

二十六年后的第一次聚会

初二少先队生涯结束前,我做了一个举动,把所有同学的日记交上来,然后选择了有意义的日记,让班级几个字迹端正的同学摘抄,装订成一本《班级日记》,我要完成我的承诺,有一天他们成为父母时,重新让他们看看几十年前自己写的日记。结果,26年以后的第一次班级聚会,这一本日记成为轰动一时的珍品,同学们相互传递,看着自己稚嫩的字迹和稚嫩的文字,一下子飞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时候,许多同学惊叹我的有心和保存能力,有的同学告诉我,她甚至至今还保留着她视为珍贵财富的日记本,经常看看当年老师甚至也长篇大论的评语。

一直保留在我身边的《班级日记》

1985年11月16日的同学日记选辑

本文部分图片由豆包AI图画制作,特表谢意。

来源:读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