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些情况,说明狗狗已经生病了,你却还不知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4 14:11 2

摘要:小区张叔家的泰迪最近总把狗粮扒到碗外,原本十分钟解决的饭,现在能拖半小时。直到有天发现它吃两口就抬头甩嘴,带去医院才知道后槽牙长了溃疡。相反,朋友家的柯基突然像饿鬼投胎,每天多吃一倍粮食却越来越瘦,最终确诊甲亢。当狗狗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

周末帮邻居照看狗狗,发现平时见肉就扑的金毛大福,对着碗里的鸡胸肉只闻了闻,下午还躲在沙发底不肯出来。

邻居回来赶紧送医,竟是早期胰腺炎 —— 原来狗狗早就用食欲减退发出了求救信号。

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细微变化,其实是毛孩子在说 "我不舒服",可惜很多主人都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一、吃饭像变了个人:突然挑食或狂吃都是警讯

小区张叔家的泰迪最近总把狗粮扒到碗外,原本十分钟解决的饭,现在能拖半小时。直到有天发现它吃两口就抬头甩嘴,带去医院才知道后槽牙长了溃疡。相反,朋友家的柯基突然像饿鬼投胎,每天多吃一倍粮食却越来越瘦,最终确诊甲亢。当狗狗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

食欲骤减:连续两天吃得比平时少 1/3,闻闻就走开(排除换牙期幼犬)

异食癖:啃墙皮、吃纸巾、舔地板,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或肠胃不适

吞咽困难:反复咀嚼却咽不下,或吃着吃着突然甩头,可能喉咙卡异物或口腔炎症

就像人感冒会没胃口,狗狗身体不舒服时最先反应在吃上。观察进食状态时,记得同步记录饮水情况:突然狂喝水(比如平时一天喝 500ml,现在涨到 1000ml),可能是肾脏或糖尿病前兆。

二、精神头不对劲儿:从 "小皮猴" 变 "懒羊羊"

楼下奶茶店的博美糖糖,平时听到开门声就蹦跶着迎接,最近却总缩在窝里,喊名字也只是抬抬眼皮。店主摸它肚子发现发烫,连夜送急诊查出子宫蓄脓。健康狗狗的精神状态有规律:幼犬每天睡 15 小时但醒着时活力充沛,成犬醒着时对周围环境保持关注。如果出现这些变化要当心:

持续萎靡:连续 24 小时不爱动,玩具丢面前也不感兴趣

异常兴奋:无理由疯狂乱跑、撞家具,可能是脑部异常或中毒反应

躲避接触:平时爱抱抱的突然不让碰,摸背部或腹部就低吼,可能有疼痛部位

我家常备一个 "精神状态记录表",每天遛弯时观察狗狗奔跑速度、对召唤的反应,就像给孩子记成长日记,细微的变化都能及时捕捉。

三、排便 "出卖" 健康:形状颜色藏着大病线索

带自家柴犬去体检时,兽医总说 "先看便便"。正常狗便应该是成型的圆柱状,硬度像橡皮泥,颜色因食物不同呈深棕或黄色。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腹泻带血:稀便中混有鲜红色血丝(可能是寄生虫或结肠炎),暗红血便需立刻就医(可能肠道出血)

便秘难解:超过 48 小时不排便,排便时痛苦哼唧,可能是肛门腺堵塞或肠梗阻

颜色异常:灰白色便便(肝胆问题)、黑色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

朋友曾因忽视狗狗持续软便,直到发现粪便里有白色米粒状虫体,才知道感染了绦虫。建议每周固定观察 3 次排便,用手机拍照记录(别觉得恶心,这是最直接的健康指标)。

四、身体发出 "异常信号":这些部位要每天检查

每天梳毛时,其实是给狗狗做 "全身检查" 的好时机:

鼻子状态:健康鼻头湿润微凉,若干燥脱皮(可能发烧)、有分泌物(清鼻涕可能感冒,黄绿色脓涕警惕犬瘟)

眼睛变化:眼角有少量褐色眼屎正常,若分泌物增多糊住眼睛、眼球发白(角膜溃疡)、第三眼睑突出(肝肾问题)

皮肤问题:拨开毛发看皮肤,红点瘙痒可能过敏,硬块结节需警惕肿瘤,皮屑异常增多可能是真菌感染

最容易忽视的是耳朵和脚垫:同事家的比熊总甩头,后来发现耳道发黑有臭味,确诊马拉色菌感染;我家边牧曾因脚垫开裂出血,才意识到夏天柏油路烫伤了脚掌。

五、行为反常藏隐患:突然变 "懂事" 可能是撑不住了

很多主人觉得 "狗狗突然不拆家了是变乖了",其实可能是身体吃不消。小区李阿姨的哈士奇不再撕沙发,反而整天趴在阳台,结果查出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些 "懂事" 背后的危险信号要注意:

减少互动:以前爱玩接球,现在丢出去也不追,可能关节疼痛或视力下降

睡眠颠倒:幼犬半夜哼唧正常,成犬突然凌晨频繁走动,可能是老年犬认知障碍或内脏疼痛

过度舔舐:反复舔爪子、腹部某个部位,可能是局部受伤或焦虑引发的强迫症

去年冬天,我家柴犬突然总用后腿挠耳朵,甚至把皮肤挠破,及时发现是耳螨感染。从那以后,每天睡前花五分钟 "摸摸检查":摸摸耳朵是否发热、捏捏爪子是否有异物、按按腹部是否有硬块,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上个月在宠物医院看到位主人抱着脱水的狗狗痛哭,说 "以为它只是天热没精神"。其实狗狗不会说话,只能用行为和身体变化传递信号。

当我们把每天的互动变成 "健康巡检"—— 梳毛时多摸两下皮肤,喂食时留意进食速度,散步时观察步态是否平稳,就能在病情恶化前抓住蛛丝马迹。就像照顾家里的老人,毛孩子的健康需要我们用耐心去解码。那些看似平常的 "小动作",都是它们努力向我们求助的 "密码"。

记住:及时发现异常,比任何昂贵的治疗都更重要,因为在狗狗的世界里,主人就是它的全部依靠。

来源:丁小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