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远水”解“近渴” “云端”授课助春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14:31 1

摘要:“我们邀请省内农业领域专家,组织开展政策技术‘双下乡’活动。采用‘云端授课+实地答疑’的创新模式,组织农业专家团队兵分三路,通过省、市、县、村四级联动直播,将政策与技术送达千家万户。”中心负责人介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

春回黑土地,龙江备耕忙。

随着天气的逐渐回暖,黑土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近日,在黑龙江省党员教育中心,一场直播授课正在进行中。

“我们邀请省内农业领域专家,组织开展政策技术‘双下乡’活动。采用‘云端授课+实地答疑’的创新模式,组织农业专家团队兵分三路,通过省、市、县、村四级联动直播,将政策与技术送达千家万户。”中心负责人介绍。

在牡丹江市党群服务中心首场直播现场,高清大屏幕上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解读的画面实时显示着。来自黑龙江省委农办的政策专家包宁,围绕牢牢把握粮食生产的要求及如何把握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等内容,结合黑龙江省实际逐条拆解:“对于文件中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要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我最关注的就是土地承包的问题,刚听到专家对中央一号文件中土地承包到期方面的详细解读,我这心终于放下来了。”远在绥化市庆安县的庆安镇祥安村党总支书记李纯贵,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直播听到政策讲解,心头敞亮了许多。

展开剩余62%

在牡丹江宁安响水国际稻米公园,政策宣讲与水稻春耕准备技术答疑实现“无缝对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陈雨佳将乡亲们召集到一起,共同聆听专家的权威讲解。面对稻农抛出的种植技术难题,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董国忠研究员现场开出“科技处方”。“今年春季气温波动较大,我们该如何做好水稻育苗工作?”来自宁安市渤海镇的种植大户周长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董国忠详细讲解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技术要点,指导农户做好春耕备耕等工作。

与周长生有同样困惑的佳木斯富锦市向阳川镇友谊村种粮大户付驰野,在手机上看到直播讲解感慨道:“省里的专家通过直播把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讲,手把手教技术,这样的‘远水’真解了我们的‘近渴’!”

再看牡丹江海林市蔬菜村直播现场“大棚里的答疑会”。省农业技术推广站蔬菜专家赵勇走进蔬菜大棚,针对温室大棚栽培难题开出“药方”,实地讲解示范蔬菜的种植技巧。直播期间,赵勇从蔬菜育苗期的管理和防治,到菜苗移栽需要注意的环节要点,再到蔬菜套种的科学管理方法,每个解答都直击痛点。“菜苗移栽时,要走出传统误区,不能缺水移栽,应该适当补水才能更好地提高成活率和壮苗率……”专家详细解答,现场种植户争相提问,浓浓的求知热情不仅让棚内暖意融融,也通过直播信号传递到了全省各地。“专家在大棚里现场讲解,这种实打实的指导最有效。”病虫害问题得到解决的哈尔滨市呼兰区石人镇石人村蔬菜种植大户宋瑞喜笑颜开。

省党员教育中心组织的这次活动,创新采用“省级导播+市县联动”直播矩阵,3场直播吸引线上线下3.6万余人次参与。这次政策解读与技术辅导“双下乡”活动,为“三农”政策落地提供了鲜活样本。

正如省党员教育中心负责人在总结时所言:“我们不仅要当政策的‘翻译官’,更要做宣传的‘播种机’、落实的‘助推器’,努力让政策‘红包’人人受益、精准落袋,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下一步,黑龙江省党员教育中心将继续用好“龙江先锋”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紧紧围绕黑龙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重大使命责任,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开展政策解读、适用技术培训等专题网络直播培训,不断丰富“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线上教育课程体系,做优做强边疆特色党建品牌。

“牡丹江发布”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