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急刹车!销量涨不动利润狂跌,魏建军的“生死劫”来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23:33 1

摘要:当比亚迪半年狂赚200亿、吉利研发投入超70亿时,长城汽车正抱着28亿政府补助瑟瑟发抖。营收停滞、利润跳水,新能源渗透率被行业甩开16个百分点,海外市场靠俄罗斯"单吊",魏建军喊了三年的"生死之战",现在真刀真枪干起来了——结果发现自己手里没子弹。这哪是转型滞

当比亚迪半年狂赚200亿、吉利研发投入超70亿时,长城汽车正抱着28亿政府补助瑟瑟发抖。营收停滞、利润跳水,新能源渗透率被行业甩开16个百分点,海外市场靠俄罗斯"单吊",魏建军喊了三年的"生死之战",现在真刀真枪干起来了——结果发现自己手里没子弹。这哪是转型滞后?分明是老司机把车开沟里了!



一、 财报炸雷:卖56万辆车赚的钱,不如政府发的红包厚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车市,活脱脱一场新能源竞速赛。比亚迪、吉利踩着电门往前冲,长城却在路边换轮胎——还是个漏气的备胎。最新财报数据扔出三颗炸弹:营收923亿同比微增0.99%,几乎原地踏步;归母净利润63亿同比降10%,扣非净利润更惨,暴跌36%只剩35亿。最扎心的是,这35亿里,有28亿是政府爸爸给的"零花钱",相当于每卖一辆车,政府要倒贴5000块才能让长城不亏。

这哪是造车企业?分明是"扶贫对象"!对比一下邻居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308亿,是长城的7倍;吉利研发73亿,是长城的1.7倍。长城倒好,销售费用50亿同比暴涨63%,平均每辆车砸8852元做营销,比去年多花3295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先掏出半年工资给网红打赏,再指望政府发低保过日子。魏建军要是去开直播,估计比造车还赚钱——毕竟营销费花得比研发费还狠,这操作连李佳琦看了都得喊"OMG"。

更魔幻的是销量和营收的"倒挂":上半年卖了56.89万辆车,同比增长2.5%,营收却只涨了0.99%。这意味着每辆车均价跌了1.5%,相当于加量不加价还打折。燃油车降价清库存,新能源车卖不动,两头不靠岸。长城汽车现在的状态,就像中年男人突然发现:工资没涨,啤酒肚大了,头发还掉了——表面风光,内里早虚了。

二、 新能源瘸腿:别人在高速上飙车,长城还在考科目二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飙到44.3%,相当于每卖10辆车就有4辆是新能源。长城呢?28.2%!这是什么概念?行业在跑马拉松,长城在竞走;别人用5G,长城还在2G冲浪。上半年新能源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23.6%看似还行,但行业增速是40%,这就好比全班考90分,你考60分还觉得自己进步了。

问题出在哪?技术落地比乌龟爬还慢。喊了一年的Hi4智能电混四驱技术,搭载的魏牌高山卖28万,比比亚迪腾势D9贵5万,智能驾驶还没人家好用。消费者又不傻,谁会花冤枉钱买个"智商税"?欧拉更绝,放着10-20万主流市场不做,非要搞"女性专属",结果成了"小众专属",上半年销量暴跌53%,从"国民闺蜜"变成"过气网红"。

最致命的是没爆款。比亚迪有秦PLUS、元PLUS,吉利有银河L7、极氪001,长城呢?哈弗H6燃油车还在撑场面,新能源版月销不过万;坦克品牌靠燃油车越野当卖点,结果新能源化进度滞后,上半年销量跌了10%。这就像开餐厅,别人都在推新菜,你还在卖三年前的鱼香肉丝,顾客不跑才怪。

三、 品牌大杂烩:四个儿子打架,老爹管不了还添乱

长城汽车的品牌矩阵,简直是"葫芦娃救爷爷——一个比一个菜"。哈弗卖燃油车,坦克卖越野,欧拉卖女性车,魏牌冲高——看似各司其职,实则各自为战。上半年哈弗卖了32万辆,但新能源占比不到5%,相当于抱着燃油车"等死";坦克卖10万辆,同比跌10%,全球70万辆里程碑吹得震天响,结果增速跑不过行业;魏牌卖3万辆,同比增60%但基数太低,相当于乞丐涨工资,从每天10块涨到16块,还是穷。

更搞笑的是渠道转型。放着好好的4S店不用,非要学新势力搞直营,半年砸钱开了360家零售中心,结果销售费用涨63%,新能源销量只涨23%。这就像你花10万办健身卡,结果只去了3次,每次还只敢在跑步机上走5分钟。管理层还搞"大换血",四大品牌各换CEO,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没烧起来,先把自己烧懵了——毕竟以前卖燃油车靠忽悠,现在卖新能源得靠真本事,这能一样吗?

四、 海外市场单吊:俄罗斯凉了,巴西能当"救命稻草"吗?

以前说起长城海外市场,还能吹吹俄罗斯。2024年在俄销量22万辆,占海外总销量一半,结果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市场整体跌27.6%,长城跟着跌21.5%。这就好比你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结果篮子漏了——傻眼了吧?

现在又想押宝巴西,投了个5万辆产能的工厂,号称要覆盖南美市场。但巴西一年汽车销量才3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不到5%,这就像在沙漠里卖泳衣,不是不行,就是得等下辈子。上半年海外总销量19.87万辆,同比跌0.58%,离52万目标差了十万八千里。魏建军要是去算命,估计大师会说:"你这命,犯小人(比亚迪),还缺贵人(海外市场)"。

五、 魏建军的生死劫:是"狼性文化"还是"羊性操作"?

魏建军三年前喊"未来三年是生死之战",现在看来,这哪是"战"?分明是"挨揍"。问题出在骨子里:传统车企的傲慢和互联网思维的缺失。比亚迪王传福亲自下场搞技术,李书福满世界找资源,魏建军呢?还在搞"品牌矩阵"那套老黄历,结果资源分散,个个都不强。

研发投入舍不得花钱,营销费用大把撒币,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上半年研发费42亿,还不够比亚迪一个月花的;销售费50亿,够造10万辆车了。这就像学生考试前不复习,整天请客吃饭拉关系,以为能抄到答案,结果考场严查,只能交白卷。

更要命的是决策摇摆。一会儿学新势力搞直营,一会儿又舍不得经销商;一会儿说要全面新能源化,一会儿燃油车还在拼命产。这就像开车时同时踩油门和刹车,不死才怪。35年的老车企,骨子里还是"燃油车思维",以为换个电动外壳就能混过去,结果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在新能源赛道,资历没用,技术才是硬道理。

六、 还有救吗?除非长城敢对自己下狠手

现在的长城,就像一个得了"三高"的中年人:燃油车依赖症(高血压)、新能源滞后症(高血脂)、海外市场单恋症(高血糖)。要救自己,得下猛药:

第一,砍营销,加研发。 把那50亿销售费用砍一半,投到研发上。别再请网红代言了,消费者要的是续航、智能、价格,不是花里胡哨的广告。学学比亚迪,把钱砸在刀片电池、DM-i技术上,自然有人买单。

第二,品牌整合,别再内耗。 哈弗、魏牌、欧拉、坦克,四个品牌恨不得互相掐架,不如合并成"长城新能源"一个拳头,集中资源搞爆款。就像华为一样,不管手机还是汽车,都叫华为,简单直接。

第三,海外市场别赌单。 俄罗斯、巴西、东南亚一起抓,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学学吉利收购沃尔沃、极氪出海欧洲,用技术换市场,而不是靠低价倾销。

第四,魏建军亲自下场。 别再躲在幕后喊口号了,学学马斯克天天直播带货,讲讲Hi4技术有多牛,让消费者看到诚意。毕竟老板都不拼,员工怎么可能拼命?

结语:35年车企,别死在黎明前

长城汽车35年的历史,比很多90后年纪都大。但在新能源赛道上,资历不值钱,创新才值钱。比亚迪从电池厂逆袭成全球老大,用了10年;特斯拉从濒临破产到市值万亿,用了15年。长城要是再这么"佛系"下去,别说三年生死之战,一年可能就被甩出赛道了。

现在的中国车市,就像一个大浪淘沙的筛子,能活下来的一定是技术硬、产品强、脑子活的企业。长城手里不是没牌,Hi4技术、Coffee OS系统都是好东西,就是不会打。与其花钱请明星代言,不如把价格降下来;与其搞"女性专属",不如做"国民车"。

最后送魏建军一句话:别再喊"生死之战"了,消费者不听口号,只看行动。现在踩油门还来得及,再晚点,就只能看着比亚迪、吉利的尾灯,在后视镜里越来越小了。毕竟,汽车圈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而实力,是用钱砸出来的,用命拼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来源:倪卫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