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策”施妙手 宝坻区针对10株一级古树名木4月启动保护复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13:19 1

摘要:“这棵1171岁的国槐树是宝坻区的‘树王’,如今它‘病了’,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延年益寿。”昨天,宝坻区大口屯镇西堼村村委会院内,党支部书记刘东升站在一棵千年国槐树下向记者介绍。

编号为12011500012的“树王”,高14米、胸径156厘米、冠幅14米,需四人才能合抱。

“这棵1171岁的国槐树是宝坻区的‘树王’,如今它‘病了’,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延年益寿。”昨天,宝坻区大口屯镇西堼村村委会院内,党支部书记刘东升站在一棵千年国槐树下向记者介绍。

这棵编号为12011500012的“树王”,高14米、胸径156厘米、冠幅14米,需四人才能合抱。树干中空,朝天洞、落地洞、侧洞遍布,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树洞中可容纳五六位成年人站立,宛如一个“天然树屋”。“这棵古树可追溯至唐朝宣宗年间,如今树腹虽空,虬枝依旧苍劲挺拔,春芽萌动,如返老还童。”63岁的村民刘东升说。如今,这里成了村民议事、传承乡愁的重要地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棵古树面临诸多生长难题。树穴外为水泥地面、硬砖铺装,土壤透气性较差,导致根系呼吸受阻。树干约6平方米的裸露木质部已现腐朽,伴有蛀干害虫活动迹象,若不及时修复,将危及树体结构和安全。

据介绍,宝坻区将对包括“树王”在内的10株一级古树名木实施“一树一策”的复壮保护,工程预计4月启动。具体措施包括使用环保型弹性材料进行开放式树洞修复,也就是用环保材料堵住树洞,并用环保漆进行涂染与树木融为一体;同时,为增加古树根系透水、透气性,将挖设透气井改善地下环境;春季萌叶期修剪病枯枝以减轻树冠负重。此外,在树穴周边设置防撞反光设施,确保古树生长环境安全有序。

“编号12011500015国槐树龄1027年,为一级古树。作为宝坻区第二古树,此树高12.4米、胸径152厘米、冠幅14米。这棵古树可追溯至北宋年间。”宝坻区朝霞街道丁家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白连栋带记者来到该村村委会院内,站在这棵大槐树下,向记者介绍着这棵屹立千年的古树。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树位于围墙边,树池狭小,立地环境较差。主干中空严重,腐烂木质部裸露,面积达7平方米。根系被水泥硬地压制,生长空间狭小,通气透水条件差。更特殊的是,树的一根粗大枝条竟从围墙中穿出,墙孔紧贴枝干,枝条已出现开裂、干枯迹象。

“这种结构若不处理,会导致枝干负重不均,存在断裂风险。”宝坻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推广部负责人滕建新表示,针对这棵古树将采用“一树一策”复壮方案,包括使用环保弹性材料修复树洞,进行枝体加固,并开挖透气井改善地下生长环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扩墙让树”。工作人员将在不影响古树健康的前提下,小心扩大围墙孔径,为穿墙枝条“让道”,同时在接触部位加装橡胶缓冲垫,减少摩擦伤害。在对树冠进行春季修剪的同时,还将清除硬质铺装,避免根系损伤,并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和有机物回填,确保根系生长恢复。

“古树不是普通植物,它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生态意义。”滕建新说,“通过‘一树一策’这种科学合理的定制化养护措施,不仅能让古树延寿,也为后人留住一份活着的乡土文化遗产。”

2024年初冬,宝坻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通过对宝坻区一级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发现10株一级古树名木需保护复壮。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及专家,专程赴宝坻区召开技术方案评审会。经过细致研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宝坻区10株古树“一树一策”保护复壮技术方案》,相关部门也将划拨专项资金,计划于今年4月启动复壮工程,为这批古树实施“绿色手术”。

来源:海河钟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