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河南师范大学及其现任校领导基本情况_706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09:38 2

摘要:新乡本地人都懂,河南师大再不出圈,就要被隔壁郑大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了。偏偏就在去年9月,学校把新校区直接插进了平原示范区,名字起得挺唬人——科技创新港。揭牌那天,朋友圈全是航拍视频,红绸子一剪,底下学生齐刷刷鼓掌,场面像给老校办婚礼。我当时站在后排,心里就一句

一起了解河南师范大学及其现任校领导基本情况

新乡本地人都懂,河南师大再不出圈,就要被隔壁郑大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了。偏偏就在去年9月,学校把新校区直接插进了平原示范区,名字起得挺唬人——科技创新港。揭牌那天,朋友圈全是航拍视频,红绸子一剪,底下学生齐刷刷鼓掌,场面像给老校办婚礼。我当时站在后排,心里就一句话:这到底是翻身仗,还是又一轮画饼?

先说老底。1923年中州大学理科是它的祖宗,中间折腾到1985年才定名河南师大,听起来像爷爷辈才稳定户口。可稳定不代表有钱,几十年里,图书馆的书年年买,宿舍的墙皮年年掉,学生自嘲“书比床新”。直到2023年,新校区一口气占掉139万平方米,等于把过去的老校区直接复制粘贴两遍。地有了,楼新了,可老师还是那拨人,学生还是那拨分,真能脱胎换骨?

我扒了扒数据,现在78个本科专业、30个硕士一级学科、13个博士一级学科,听着挺唬人,可细想,博士点里一半跟化学、数学、教育学绑死,说白了就是传统师范老三宝。想搞人工智能、大数据?对不起,得蹭别的学院课。领导们口号喊得响:产学研融合。现实是,科技园里空厂房一排,企业挂牌拍照后跑得比兔子快。唯一热闹的是门口小吃摊,烤冷面加肠卖到8块,学生边排队边吐槽“科研没转化,先把我们转化成顾客”。

书记冯淑霞,数学出身,开会三句话不离“基础学科要坐冷板凳”;校长郭海明,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头衔长到念完得喝口水。俩人搭班子,一个稳,一个冲,听起来像天作之合。可青年教师私下抱怨:论文指标年年涨,课时费十年没动,冷板凳快坐出痔疮。去年引进的海归博士,安家费拖了八个月,人家直接跳槽去深圳,临走留句话:“不是不爱新乡,是房贷不等人。”

再说学生。5万在校生,考研率快成校歌了,图书馆凌晨排队抢座能上热搜。可考上研又怎样?本校博士点有限,想留本校得先卷成麻花。辅导员天天转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奖金5000,还不够买实验耗材。隔壁寝室兄弟做了个校园二手APP,路演PPT被评委问“盈利模式”问到哑口,回来把APP改名“校内闲鱼”,干脆赚广告费,现在月入两千,比奖学金香多了。

国际交流?官网挂的合作院校二十多所,真去交换的没几个。雅思6.5的门槛卡死一片,剩下能去的多是“自费旁听”,回来学分还得自己跑教务处磨嘴皮子。倒是留学生越来越多,食堂专门开了清真窗口,麻辣烫窗口的大姐学会用英语说“spicy or not”,听着像段子,细想全是生意。

可你说它没前途?也不至于。去年化学学院江智勇团队拿了个国家杰青项目,经费上千万,实验室连夜换设备,学生发朋友圈“终于不用用2008年的离心机了”。平原示范区新校区旁边,政府划了块地给附属中学,小学到高中一条龙,老师孩子直接解决学区房。这招狠,留人先留娃,比涨工资管用。

说到底,河南师大像一辆老绿皮火车,车头刚换了个高铁壳,轮子还是旧的。想提速,要么换轨,要么换发动机。换轨靠政策,发动机得靠人——那些熬夜改论文的青椒、排队抢座的考研狗、门口卖烤冷面的大姐,都是燃料。新校区揭牌那天,我在现场拍了一张照片:老校区的梧桐叶飘到新校区的玻璃幕墙上,像在说“别忘了我”。能不能翻身,就看这阵风是吹走叶子,还是吹活整棵树。

来源:泉水边静享水叮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