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年的NBA选秀大会,30支NBA球队毫不意外地略过了林书豪。毕竟他不是2米26的姚明,只是个1米93的亚洲后卫。
“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我一直清楚退役的时刻就在不远处”。
随时会被淘汰出局的林书豪,没曾想自己的职业生涯居然维持了15年。
2010年的NBA选秀大会,30支NBA球队毫不意外地略过了林书豪。毕竟他不是2米26的姚明,只是个1米93的亚洲后卫。
而在篮球世界的鄙视链里,黑人后卫大于白人后卫,白人后卫又大于来自亚洲的黄种人后卫。
但并非所有人都看不上林书豪,名帅老尼尔森的儿子唐尼-尼尔森在选秀结束后向林书豪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打夏季联赛,当时还叫小牛的独行侠成为唯一接纳林书豪的球队。
勇士队老板乔-拉科布也看出来林书豪的潜力,他和林都是加州人,拉科布的儿子柯克和林在帕罗阿托交手过很多次,而林书豪给拉科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用“最棒的”来形容儿子的对手。
“人们根本不了解林书豪,很多人以为他只是个投手,什么也不会,但事实上恰恰相反,他身材高大、勇敢、运动能力强,他完全可以打NBA”。
“如果你看过他在拉斯维加斯和约翰-沃尔对位的比赛,你会发现林比沃尔表现出色”。
而沃尔可是2010年的选秀状元。
所以,金州勇士会给林书豪机会,并不只是因为湾区有巨大的亚裔群众基础,更是因为林书豪的确有能力。
2011年夏天的劳资协议停摆而延长的休赛期,让球员的去留问题变得更具不确定性,而林书豪就在这不确定性中离开了湾区。为了腾出薪资空间报价跳出合同的小乔丹,勇士管理层不得不裁掉林书豪。
不过,风水轮流转,这也成为改变林书豪职业生涯的时刻。
同样的事情在纽约上演,尼克斯为了腾出空间签下中锋泰森-钱德勒,裁掉了比卢普斯,这让他们失去了一位能够梳理进攻的控卫。随后伤病潮来袭让主教练德安东尼无人可用,13战11负的压力让德安东尼穷则思变,把目光落在了第四控卫林书豪身上。
而在湾区的历练已经让林书豪为这一刻做好准备。坐冷板凳不意味着躺平,反而林书豪通过日常的训练课让自己更接近NBA的审美,他能承载的深蹲重量翻了一倍;通过训练和饮食增加了接近7公斤的肌肉。他的横移和跑跳能力也都比刚进联盟时提升了整整一档。
与此同时,林还大幅度修正了自己的投篮姿势,这是他从初二开始第一次改变自己的投篮。而改变一个维持了10年的习惯并不是件易事,可是为了生存,林书豪照做了。
然后,“林疯狂”于2012年春天在纽约上演。
我们似乎不用再花费篇幅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一个原本只能睡在队友和弟弟家公寓沙发上的落选秀,突然摇身一变成为超级英雄,一周内打出场均27+8的表现,把半个脑袋都淹到水里的尼克斯救了出来。
在此之前,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的保安看到林书豪,都误以为他只是替球员打杂的训练师,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不久后,林的面孔被《纽约时报》放在头条,把他称作“尼克斯选中帕特里克-尤因之后,最大的幸运”。
“林疯狂”让林书豪成为世界的宠儿,华人的骄傲。在他成为纽约尼克斯首发的不到一个月里,有至少7本关于林书豪的书籍出版。他身穿的尼克斯17号成为当时NBA最畅销的球衣,关于林书豪的周边占据了球迷商店目力所及的柜台,甚至把安东尼和小斯的商品都挤到了打折柜台里。
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想看到林书豪成为新的巨星,他当时的成长,不是每个人都想看到”。这是小斯塔德迈尔的原话。
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林疯狂”。
当林书豪在科比-布莱恩特头上狂砍38分的几个小时前,后者对着记者的长枪短炮说,“我不认识林书豪,这家伙是谁”?
很显然,科比认识林书豪,除非你是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桃源,否则就算你再怎么不关心篮球,在那个全世界都为林书豪疯狂的时期,你也一定听说过林书豪这三个字。
科比只是不愿意承认林书豪的成就。他打心底里不喜欢这个亚洲小子。
2014年,林书豪和科比成了队友。而两人的关系并没有缓和。
科比会在内部训练中不断用脏话嘲讽林书豪,但林觉得这还可以接受,因为每个人都清楚科比在篮球这件事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压力怪。
起初他们还会单独发信息聊天,在深夜里一起讨论比赛录像和战术设计,但两人在这件事情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林书豪觉得应该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比赛中。
而科比,你知道的,那时候钻牛角尖的科比满脑子就只有一件事,证明自己大伤后还是从前那个科比。
因此,这让科比无法用理智的态度对待林书豪。而林的个性和经历又让他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两人的关系完全破裂,直到赛季结束时的4个月时间里,他们没有任何沟通和交流。
林书豪不仅无法忍受科比居高临下的傲慢,湖人队当时处理事情的方式也触碰到了他敏感的神经——在那次科比不断朝着林书豪喷垃圾话的内部训练赛结束后,林书豪恳请当时的主教练拜伦-斯科特再打一场,但斯科特断然回绝了林书豪的请求,因为他觉得球队应该休息一下。
还有一次比赛里,林书豪因为最后时刻没有及时犯规成为被集火的对象。可是,林书豪从斯科特那接到的指令是“别犯规”,而科比则主张赶紧犯规,但斯科特说到底也只是科比的发言人,那林书豪到底该听谁的呢?
在湖人当时那怪异的氛围里,林书豪如坐针毡,那段时间里球队内部的鸡飞狗跳很难不触动到他一直以来的伤口:
“每个人都可以拿亚裔开玩笑,觉得我们是好人,不会反击。他们看着我,说在我身上看不到强硬的一面,但你又该如何定义强硬呢?”
至少,在林书豪的价值观里,嘲讽他人和喷一些不合时宜的垃圾话并不是强硬,而是对于黄种人发自内心的看低和歧视。
这是林书豪心底里最反感的记忆,自从他记事开始,种族歧视的梦魇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亚裔基数颇大的湾区成长没有让歧视变少,即便进入齐聚高级知识分子的常春藤校之后,周遭的敌意也没有因此减轻。
在哈佛大学打球的4年里,场边总会有朝着林书豪大喊chink这种恶劣词汇的人出现,也有人把林书豪叫做“糖醋里脊”、“馄炖汤”,让他滚回亚洲。
就算是林疯狂的风暴席卷全球之后,你仍然能在林书豪视频底下的评论区看到恶毒的种族主义言论。
直到2021年林书豪回美国打G联赛,还是有人当面不怀好意地叫他“新冠病毒”.......
林书豪不喜欢把“林疯狂”挂在嘴边,他在2012年早早注册这个商标也只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用他的形象牟利。林书豪不希望自己一路走来的苦楚和努力被光鲜靓丽的包装所覆盖,让这一出励志故事失去从一而终的完整性,变成如同奶头乐般的一集爽剧。
但林书豪最近有了新的思考,虽然他仍然不希望沉溺于过去的荣耀,但一些事实——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讨论林书豪在纽约的奇迹,这让他重新看待“林疯狂”的故事所存在的意义。
这也许,是篮球世界食物链产生松动的痕迹。
回想一下,在林书豪出现前,好像没有人认可亚洲后卫吧?
即便是原本看不上林书豪的科比,也在一系列的事件后对这位亚洲小子有所改观。他说自己尊重强硬的球员,而林书豪敢于发声得到了他的认可,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小老弟敢顶撞他,所有人都说着科比想听的话。
但林书豪对着科比直言不讳,“你是科比,我来是和你学习的,如果你能够像男人一样平等地尊重我,那么你无论说什么,我都没意见”。
在林书豪加盟夏洛特黄蜂,在一次和湖人的比赛后,已经很久没有和林书豪说过话的科比主动破冰,给了林书豪一些篮球上的建议,自此之后两人和好,重新开始交流。
林书豪后来回想,虽然两人吵架后,科比一整个赛季都对他冷眼相待,但这或许就是科比式的认可。
“我恨你,但你得到了我的尊重”。
林书豪说过他有三个目标,“成为首发”、“入选全明星”、“拿到总冠军”。
如今,他走过了无比艰苦的过程,实现了其中的两个目标。
他没有可以效仿的对象,也没有可以结交的同路人,因为他就是NBA第一个美籍华裔球员。
虽然姚明已经是先行者,但2米26的姚明所趟出来的路,身高1米91的林书豪没法走。
大多数亚洲球员也没法走。
“我的成长过程中,其实身边没有一个黄皮肤、能理解我、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同样是常春藤校出来的兰德里-菲尔茨,也许是和林书豪最多相同标签的球员了。
但他是个黑白混血儿。
林书豪一直在思考“林疯狂”的意义,因为在这条独特的道路上,他是开拓者。
“我看到亚洲的篮球有巨大的进步欲望,也有很多热情的球迷。而我也会倾注心血,与下一代亚洲球员分享我走过的路”。
林书豪不喜欢提及“林疯狂”,但他希望在更多亚洲球员身上看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林疯狂”。
今年在CBA选秀大会第9顺位被选中的香港球员徐远征,林书豪正是他的榜样。
富二代,抖音网红,终于打进CBA
刚刚过去的8月份,林书豪在从小成长的帕罗阿托召集了包括赵维伦在内的12名亚裔美国大学球员,举办了名为 JLin NextGen 训练营,这个名字也寄托了林书豪的理想,他希望能帮助这些“下一代”绕过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
虽然林书豪也说,短短三天的训练营并不能让人实现蜕变,但能够为这些孩子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那些曾经没人给自己提及的视角和方向。
而在这三天里,林书豪想清楚了自己退役后的“新角色”。他第一次没有以球员的身份下场和大家合练,而是全程以训练师的角色参与其中。
“这是我从球员向教练转型的一部份,希望我能为他们带来一些智慧”。
在林书豪退役的那一天,林妈妈对他说,“每场用生命打球的你,激励后代勇敢追梦”。
这大概就是“林疯狂”仍会继续的原因吧?
来源:篮球范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