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圈,“中美 AI 差距究竟有多大” 一直是热门话题。如今,李开复的一句话,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外掀起惊涛骇浪 —— 他宣称,DeepSeek 已将中美 AI 领域某些方面的差距,缩小至短短 3 个月。这一言论到底是噱头,还是确有其事?今天,咱们就深入
在科技圈,“中美 AI 差距究竟有多大” 一直是热门话题。如今,李开复的一句话,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外掀起惊涛骇浪 —— 他宣称,DeepSeek 已将中美 AI 领域某些方面的差距,缩小至短短 3 个月。这一言论到底是噱头,还是确有其事?今天,咱们就深入剖析一下。
李开复抛出 “3 个月差距论”
3 月 25 日,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在 AI 领域的追赶速度惊人,凭借 DeepSeek 等初创公司在芯片利用和算法应用上的创新,已将与美国在部分领域的差距,缩短至 3 个月。李开复何许人也?他在 AI 行业深耕多年,曾任谷歌中国区负责人,其言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番话自然迅速引发各界关注。
DeepSeek 凭什么脱颖而出?
DeepSeek 于 2024 年 12 月 26 日推出的 V3 模型,堪称一鸣惊人。从性能参数看,V3 模型生成速度相比 V2.5 实现了 3 倍的提升,达到每秒吞吐量 60 token 。在数学和代码领域,DeepSeek V3 的表现十分亮眼,MATH500 正确率 90.2%,SWE-bench 正确率 42.0%,Codeforces 得分 51.6,超越所有非 o 系列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 V3 的训练成本极低。它仅使用 2048 个 H800 GPU,总训练 GPU 卡时为 2788 千小时,平均每个 GPU 训练 56.7 天。与之相比,GPT-4 MoE 使用 8000 个 H100 训练 90 天,合计约为 17280 千卡时,是 DeepSeek V3 的 6.2 倍。不仅如此,2025 年 1 月,DeepSeek 推出的 AI 推理模型,采用相对落后的芯片技术,开发成本也低于西方竞争对手,这直接挑战了美国制裁会阻碍中国 AI 行业发展的论断。
多方认可:DeepSeek 正在改变竞争格局
OpenAI 向美国政府提交的报告,也侧面印证了
的影响力。报告指出,DeepSeek 发布的 R1 模型在美国 AI 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中国集中调动数据、能源和技术人才的能力,为 DeepSeek 发展提供强大支持,进一步缩小了中美 AI 竞争差距。在市场层面,DeepSeek V3 上线后热度飙升,2025 年 1 月 27 日,登顶苹果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 APP 下载排行榜,在美区下载量超越 ChatGPT。
中国 AI 崛起,缩小差距但挑战犹存
尽管 DeepSeek 的出色表现,让中国在 AI 领域取得显著进步,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2023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美国以 74.71 的总分大幅领先,中国总分为 52.69 分,排名第二。在高质量数据资源方面,中文数据集仅占 Hugging Face 开源训练数据集的 5.1%,不到英文数据集的十分之一。从 2019 - 2023 年全球发布的 387 个重要机器学习模型来看,美国机构主导开发的有 262 个,中国占 68 个。
不过,中国 AI 行业发展势头迅猛。DeepSeek V3 已完成海光 DCU 中国化适配,并陆续上架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等。2025 年 3 月 24 日深夜,DeepSeek 发布更新版 V3 - 0324,进一步加强编程能力,可直接在消费级硬件上运行,部署和运营门槛大大降低。
AI 未来:竞争与合作并存
DeepSeek 的成功,无疑为中国 AI 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它证明中国企业在 AI 领域的创新能力不容小觑。李开复的 “3 个月差距论”,虽然有些大胆,但并非毫无依据。未来,中美 AI 竞争将愈发激烈,我们既要看到自身取得的成绩,也要正视存在的差距。只有不断创新,持续加大在 AI 领域的投入,才能在全球 AI 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实现超越。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 AI 企业会带来更多惊喜,推动全球 AI 行业迈向新高度。
来源:商业家观察